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艺术具有现实美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审美价值.艺术美能怡情养心,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欲,使人受到感化和教育.现实生活中对青少年的艺术美教育容易被忽略,应积极培养青少年对艺术美的审美兴趣、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唤起和发展青少年潜在的审美需求,树立青少年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从而促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再认识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对立统一、客观规定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对立统一。艺术美既是不朽的,又是变异的。  相似文献   

3.
论版面艺术     
版面设计要从艺术原则出发,探讨设计的艺术规律,把握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才能在不断创新中提高设计的艺术水平,进入艺术美的殿堂。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融思想性与艺术美于一体的优秀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5.
《双城记》的人道主义思想与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的《双城记》不仅抨击封建贵族的残暴统治、批判人性的罪恶,而且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小说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以突出主题、揭示人物性格,使读者在体会作品主题思想的同时,享受到作品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高校美育教学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美育是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生教育方式,德、智、体、美各方面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高校应运用不同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教育和培养,使其了解美、懂得美,从而奠定感受美、创造美的良好知识基础和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音乐中的美育因素是得天独厚的,音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过程,就是感知和领会音乐艺术美的过程.本文从听觉感受、审美素材、营造美的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集科学美、劳动美、艺术美、创造美、道德美于一身,蕴蓄着巨大的审美潜能和美学效应,其美学内涵理应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编辑审美目标和编辑审美观,即把审美作为编辑的一种境界去追求,使编辑美学的研究在理论思维和观念形态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9.
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祭祀后土圣母,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20多位帝王,长达几千年朝拜后土圣母。后土文化有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崇高美、阳刚美、壮丽美,有宏伟庄严、华丽精巧的建筑美,有大气刚健、秀丽生动的艺术美。后土文化就是审美积淀深厚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10.
陆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位著名美学家,其名篇《文赋》对艺术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就艺术美学的许多重要方面,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他的艺术美学思想是丰富的、多维度的,几乎涵盖艺术的所有范畴,具有多元性和广泛的艺术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文本的“意义”?——对一种文本意义观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解释学理论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文本“意义”观:文本的意义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存在于读者的头脑中;文本的意义不是作品的原意而是读者的理解;作品的原意是不能把握的;文本的意义不是由作者而是由读者赋予的,因而是历史地变动的。这种文本“意义”观是和人们的理解实践相矛盾的,在理论逻辑上也存在诸多的矛盾。文本的意义不是任何存在物,它是作品能够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本一经产生,意义不变,文本的意义能为读者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改造涉及各种利益冲突,事关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人民权利的实现;危及公众的切身利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影响城市的发展、和谐与稳定。因此,在城中村改造中必须确立政府责任。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城中村改造市场存在着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是政府责任确立的客观要求。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困境是政府责任确立的现实诉求,政府主导是政府责任实现方式的集中体现,尽快制定和出台《城中村改造法》是政府责任确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新里程碑,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宣布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大内涵作了新的阐释。三是在建党90周年讲话基础上,对党的建设理论又有许多重的新发展。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将信仰信念提到了新的高度。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主线,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次提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等。四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极其鲜明地提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刑场上的国家、民众与犯罪人--一种关系犯罪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关系犯罪心理学为理论出发点,对古代国家权力的社会控制模式及其效果作了重新认识,剖析了刑场上的国家、民众、受刑人之间各自的心理特征和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并指出这是公开行刑制度存在及其消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兼论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改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现有再审制度下,案外第三人在因生效判决错误而遭受不利时,很难对自己的合法权利进行救济。第三人撤销之诉就是程序法上为保护案外第三人利益而进行的程序安排,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确认这一制度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在刑事程序法领域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就是坚持刑事程序法定原则.在侦查实践中,违背刑事程序法定原则任意实施侦查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事关一个国家的法治进程,而且对当事人、侦查人员、证据材料和案件事实均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7.
也论比例原则的法律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例原则是近年来行政法学中讨论热烈、备受关注的论题之一,其作用在于规制公权力行使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国家机关妥善、审慎地行使国家权力,调和公益与私益,它是控制公权力的一个标尺,是保障私权利的一个刻度。但对于其如何在法律中适用,能否被确立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各国和各地区仍有分歧。我国有其法律适用的本土资源,但比例原则没有被法制化,因此,探讨其法律适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相似现象,在笔迹检验鉴定中,也毫不例外地存在着相似性的现象,而且这种相似性现象始终存在于笔迹检验鉴定的全过程,因此相似性在笔迹鉴定中的运用就突显了其重要性。相似性在笔迹鉴定中影响到检材样本的收集、笔迹检验的步骤和方法、对笔迹鉴定结论的综合评断等环节。  相似文献   

19.
“检调对接”是检察机关在立足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新名词.“检调对接”是“枫桥经验”在检察执法环节的创新和发展,两者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有相互紧密的传承关系.“检调对接”在职能范围和模式选择上有其独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在从宏观层面寻求犯罪控制的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传媒应该成为最佳的路径切入点。传媒是社会氛围的主要缔造者,它对于初次犯罪和再次犯罪的作用力也日益明显,因而应该通过控制传媒,严格坚持犯罪学视野下的影视作品审批制度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实现对犯罪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