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运枢纽区位优势形成了历史上武汉转输——中转贸易的商贸优势。历史上的武汉是座码头城市,流行的是码头文化。在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圈的今天,武汉要形成开放型的大码头格局,参与国际国内经济竞争,必须联合区域城市,形成强大的城市共同体。要发扬武汉大码头文化"善变"和开放的文化精神,摒除"内陆"意识,再一次促使武汉码头的功能转型,使武汉真正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进而建设成开放性国际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曾经指出:“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时代的最高峰,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三个武汉时期”的辉煌业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武汉历史上有如三座丰碑,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结束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帝制,把中国引入民主共和的近代化之路。它改变了中国近百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树起了中国人的新形象。三个武汉时期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一)第一个武汉时期:辛亥首义时期(1911年10月10日——1912年元旦)  相似文献   

3.
董玉梅 《世纪行》2009,(3):31-34
说码头,必然要说水:说码头文化.自然便离不开因码头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与个性特征;说武汉码头,当然也就得说汉水、长江了。汉水曾经被汉口人称“小河”,可就是这条小河,造就了一个四大商业名镇.就是这条小河诞生的商业文化与物质文明.让西方国家也垂涎三尺.他们在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汉口作为了通商口岸的目标之一。由是,汉口有了租界。武汉的码头文化由此又有了更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战略地位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历史地考察武汉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正确认识武汉经济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运动规律,认清武汉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与现状,制定武汉经济未来发展战略与对策的重要前提或基本依据。 武汉经济发展战略 地位的历史演进过程 自古及今,武汉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依其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或产生巨大飞跃的情形来看,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武汉需要城市圈近几年武汉的发展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但不容回避的是,武汉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方阵中的位次仍不断后移。  相似文献   

6.
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波 《长江论坛》2004,(4):21-24
在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历史的渊源,有现实的基础,符合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比照构建金融中心所需的各类条件来看,武汉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按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挥金融中心功能的作用,促进武汉的各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武汉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湖北省和武汉市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高起点、全方位地设计武汉金融中心的模式定位、发展目标,积极推行各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楚天主人》2013,(12):48-48
<正>上世纪80年代,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武汉当市长时,他当面挨过别人5次骂,物价改革时最多一天接五六十个骂他的电话。一天傍晚有个人找上门来,很不客气地对开门的吴官正说:"我找市长,武汉的服务态度不好,商场、火车站、轮船码头都很差。"吴官正客气地说:"我没做好工作,明天就研究设法整改。"那人走了以后,他彻夜难眠。翌日,他天刚亮就赶到轮船码头去了。他帮一名旅客询问检票的事,几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的湖北和武汉工人运动,曾谱写过壮丽的篇章。特别是在大革命高潮时期,武汉成为全国革命中心以后,更是建树过伟大的功勋。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研究这段工人运动的历史,找出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警湖北边防部队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3年,1994年成立武警湖北省边防总队,是公安部边防局领导的一支现役部队;辖武汉、汉口、黄石三个边防检查站,主要担负武汉天河机场、武汉港青山、白浒山码头和黄石外贸港口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同时执行对宜昌三峡机场和鄂州港653码头临时出入境航班、船舶的边防检查及安全保卫任务。 总队成立以来,我们按照江主席“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董玉梅 《世纪行》2007,(2):44-48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这百湖之市的武汉,必定是不缺桥梁的。从唐代开始,武汉的地界上就有各式各样的桥梁存在。由于时间的久远,很多的桥梁随着河流湖泊的消失而消失了,没有给我们留下可以寻找其踪迹的印痕。明清时期,随着地方历史文  相似文献   

11.
武汉工业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几度辉煌和几次曲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和职能转变是影响武汉工业发展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武汉在实施"主攻工业"发展战略的今天,必须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大工业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尊重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才能实现武汉工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话题/热点     
, 《创造》2012,(10):12-12
关键词:名楼“申遗” 国庆节后,一则文化信息令人关注: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等十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将于11月在长沙共同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4月1日至5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关广富,副主任朱纯宣,秘书长刘青岭陪同下,考察我省宜昌、武汉等地。在三峡建设工地、葛州坝电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昌造船厂、武汉港和武汉广场的实地考察中,王汉斌对湖北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翻天复地变化表示满意。当看到各地干部和群众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抓住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步  相似文献   

14.
程鹏 《长江论坛》2021,(2):90-96
中共中央在武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的重要阶段,在我党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中共中央在武汉时的工作任务,一是开展国共合作与斗争,二是领导和推动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革命运动和反帝斗争走向高潮。记住中共领导人及中共中央在武汉的历史,可以让我们追溯武汉作为“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历史渊源,并将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推动武汉发展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江汉之交,九省通衢。武汉,这座从远古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曾列名“天下名镇”,以“楚中第一繁盛地”、“东方芝加哥”而美誉海内外。相比于自然资源,武汉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古语云:唯楚有才。在历史车轮的颠簸中,武汉几度沉浮,又能几度崛起,皆源于深厚的才蕴。可以说,武汉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才不断集聚,充分发挥人才能力,努力创造财富,促进城市发展的历史。百年人才竟风流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占据历史发展的制高点。自近代汉口对外开埠以来,武…  相似文献   

16.
隶属武钢(集团)公司的武钢港埠公司(原名武钢工业港)和隶属武汉港务管理局的青山外贸港埠公司,同在长江武汉青山段南岸运河口以下约5公里的岸线上,仅一墙之隔。虽“鸡犬之声相闻”,但境况却迥然不同。武钢港埠公司为武钢企业专用码头,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已迅速崛起而成为长江流域规模较大的内河港口。它拥有固定资产6.68亿元,占地面积159万平方米,有效货场贮存面积41.57万平方米,各类码头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武汉是没有根基的城市。其实不是武汉无根基。而是持此论者不了解武汉的文化和经济根基,而我们对城市的文化根基又研究、宣传得不够。其实,武汉是一座有3500年建城历史的特大中心城市,在全国特大城市中建设史居于首位。在3500多年前,连我国的古都西安还没有建城。北京建城也只有3100年左右。上海只有700多年,广州约2000年。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建设,既是武汉"中部崛起"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实现武汉率先崛起的基本保证。武汉建国以来的历史,就是为构建和谐武汉不懈奋斗的历史。当前,在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中,武汉只有构建一个科学创新型、成果共享型、发展有序型和道德高尚型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缩小与东部地区先进城市差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林浦:位于福州南台岛东北隅,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南宋临安失陷,曾迁都福州,于林浦邵岐码头登岸,驻跸平山阁,拥十一岁益王赵昰登极,现泰山宫即为当年宋帝行宫。明代以林元美为首的尚书文化更成全国一绝。30多个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景点,使林浦成为省级文化名镇名村。  相似文献   

20.
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口东北郊盘龙城遗址的发现,说明在3500年前的商代,城市文明之光已从这里升起。 ●军事战略要地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武汉因龟蛇二山对峙,扼长江汉水咽喉,遥引荆襄,襟带吴楚,成为各路雄主争战之地。汉阳、武昌先后筑起军事城堡,成为武汉三镇的发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