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反而与日俱增。在周恩来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不仅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在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创新上颇有建树。今天,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周恩来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于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无大有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无大有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梁衡今年是周恩来百年诞辰。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陆放翁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是什么办法化作总理身千亿,人人面前有总理呢?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灵魂的...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卢嘉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这二十余年里,他依然活在我心中,每当我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依然给我上教诲和帮助,愈至着重之年,这种...  相似文献   

4.
日月经天风范长存——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吴阶平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2个春秋了,人们对周恩来的怀念与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淡漠,反而与日俱增。周恩来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他...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的高尚情操与干部自我修养思想杨增和席富群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虽然已经20多年,但人们仍然十分怀念他,崇敬他。生前,他是一个“从不希望为自己树立纪念碑的人”,但在人民心中仍然为他树起了座座丰碑。周恩来出生的时候,中...  相似文献   

6.
南庄 《研究与交流》2007,(1):35-35,42
十三、严于律己的周恩来总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年了,然而他那崇高的品格,伟岸的风范,却将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7.
“文革”中周恩来处理广西问题追忆(广东)焦红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0周年了。每当回忆起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殚精竭虑处理复杂问题的难忘情景,总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赞佩不已。从1967年11月起到1973年,我有幸多次和周总理接触,他的思想、风貌...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8,(2)
正我们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我们香港黄埔军校后人的脚步没有停。在林际平会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去追寻心中的丰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我们无数次从银幕上,从照片上见到他挺拔的身影,也无数次聆听到他那熟悉的淮安口音,这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还有太多太多平凡而精彩的丰功伟业,留给了我们香港黄埔后人,留给了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5日,我们迎来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周恩来自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之日始,就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总理。直到1976年逝世,他始终没有离开这个职位,其间共二十六年零三个月。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要说地位和权力,恐怕很少有人比他的更高更大了。但恰恰是他,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身居高位却毫无官气,手握大权却从未给自己谋过半点私利。他不愧是全党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的楷模。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永远值得我们大力倡导和认真学习的。周恩来作风,内涵丰富,博…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1976年     
曾经,有一个年份,让现代中国人深刻地感觉到“天崩地裂”。30年前的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关键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让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悲剧,太多的灾难,太多的突变。对于这一年,我们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珍藏,太多的思考。1976年1月8日,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去世,举国悲痛,人们自发地  相似文献   

11.
李抒望 《传承》2003,(2):11-13
“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接茬儿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西柏…  相似文献   

12.
周总理足迹遍河北王文仝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的百年诞辰。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他那高大的形象,慈祥的面容,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长期在河北省从事公安工作。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曾多次到河北视察,河北的城市、乡村、山区...  相似文献   

13.
开国少将朱家璧曾经担任过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广大黄埔同学和后代亲属对这位毕业于黄埔第8期的革命前辈有太多的追思和怀念。1910年11月,朱家璧出生在云南省龙陵县象达乡。他早年参加滇军,1930年考入黄埔军校第8期。1938年2月,朱家璧毅然离开滇军,经八路军高级参议周素园介绍,不畏艰险,辗转到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9月,陈云指派他回云南开展工作,到重庆时,周恩来就他回到滇军中开展工作作了具体指示。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叶挺在大革命失败后曾一度离党,直到抗战开始后,亲赴延安,表示接受党的领导,至1946年3月出狱后才重新入党。对叶挺离党的原因和经过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比如,周恩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中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离开党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申冤。"周恩来作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叱咤风云,为了国家的昌盛,为了民族的兴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胸前佩戴的“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便是自己一生的忠实写照。 作为一个常人,他的作风、他的人品、他的情操,吸引折服了几代人。这也是众人至今深切怀念他的重要原因。他和邓大姐的夫妻之情,更显现出人间的高尚情感。 在周恩采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刻,我们发表两篇文章,以表达我们的怀念。  相似文献   

16.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虽然整整二十二年了,可他象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闪耀在岁月的时空里,不仅为中华各民族所怀念,而且为世界人民所敬仰。作为一个民族工作的老战士.从四十年代冀鲁边区回民工作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后留云南做民族工作,我有幸直接和间接地接触过周恩来同志,亲眼目睹了他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与尊重。在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有责任将我所接触过的点点滴滴往事写出来献给人们,以表达少数民族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周副主席的一封电报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4):40-40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在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时,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  相似文献   

18.
追思父亲     
容楠 《台声》2014,(1):73-73
父亲离开得太快太突然了。2013年6月13日没有和我们说上一句话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早上说要去老屋看看,怎知下午却已阴阳两相隔。父亲啊,儿有太多的话想和您说。您离开我们的日子里,眼前总是浮现您往日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怎么也挥不去,忘不了。  相似文献   

19.
著名学者、民主党派人士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庚,他为探索救国之路,提出过“乡村建设理论”。毛泽东评价说:“您的著作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从延安窑洞到北京中南海,梁漱溟作为座上宾,与毛泽东有过久远而频繁的交往。1950年1月,梁漱溟应毛泽东、周恩来之邀,离开重庆,经由武汉到达北京。其时毛泽东、周恩来皆在莫斯科。3月10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由莫斯科返抵北京,许多人到火车站迎接。统战部把梁漱溟排在迎候队伍中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头一个。毛泽东下火车后,立刻发现了他,并大声说:“梁先生,您也到了北…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音乐话剧《周恩来与故乡》在周恩来的家乡淮安市公演以来引起了轰动效应,更激起了故乡人民对敬爱的周恩来的无限爱戴之情。整个剧情以"公"字为主线,充分展现了伟人周恩来一心为公、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利益的高尚品德和光辉的"公仆"形象,通过话剧形式再现在故乡人民面前,昭示着故乡人民不断向前进。淮安,是伟人周恩来的出生地。故乡的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抱有鸿鹄之志的童年周恩来,这里的一切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周恩来12岁那年离开故乡淮安市去东北铁岭求学,因学业和工作繁忙等缘故,数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