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金凯 《理论学刊》2007,(12):108-111
中国古代王朝从秦汉开始确实存在着兴亡的"历史周期率"。支配"历史周期率"的根本因素是"马上"体制。"马上"体制是适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以之"治天下",必然使制度体系与社会发展相对分离。汉儒对"马上"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弥补,增强了整合功能,但"马上"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却难以克服。这样,中国历史从汉代以后,在同一空间里,重演了惊人相似的一幕又一幕。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确都有过论述,但把三个基本点体系化是江泽民同志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贡献.我们认为,其理论上的创新和贡献就是一个"联系"、两个"上升".  相似文献   

3.
一、"面向现代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的必然趋势 1.内容要现代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上要扣住时代的脉搏,大力倡导顺应世界潮流、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思想和现代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应大力弘扬和倡导自立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培育符合现代要求的健全人格;激励人们服从全党全国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引导人们加强改革开放意识,立足自身发展,着眼世界潮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与技术,尽量减少"入世"带给中国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用好用够"入世"带给我们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所谓执政为民,是指领导干部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从事对公共事务的组织、协调、领导和管理,其一切领导行为和领导活动必须服务于、服从于、符合于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执政为民是由领导干部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并与"人民公仆"的本质相一致.新形势下,执政为民具有多方面的道德功能和社会价值.首先,它是提高领导干部从政质量的保证.领导干部的从政质量取决于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更取决于其政治道德素质的高低.特别是正确的为政动机和为政目的,直接决定其为政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晚年有一个一直萦绕在心怀,令他念念不忘,且必须根除的"大敌",那就是"修正主义".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最高指示"的普及性宣传,"修正主义"一词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毛泽东本人发动文革的一个主要目的,也在于"反修"防修".可以说,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凝结了毛泽东晚年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思考,也是理解建国后曲折历史的一把钥匙.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反修"防修"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成因加以探析,旨在从中汲取深刻的历史教训,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6.
"三面红旗"各自提法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随后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俗称"三面红旗",到1962年底形成了"三面红旗"从提出到实施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五四"自由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不仅影响了一代"五四"人,而且对"五四"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五四"自由精神的现实诉求是实现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五四"人对自由平等的权利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寻求中华民族自强之路是其真正主旨.重新审视"五四"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进步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锦 《党史文汇》2002,(6):48-48
人们一般大都知道"马日事变",它是长沙革命史上的一个黑暗的日子,而对以反击"马日事变"、抗争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为目的而举行的"灰日暴动",则恐怕还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9.
阎长贵 《党史博览》2006,(6):36-38,41
自1967年8月30日,王力、关锋被"打倒"后,在近40年的时间里关于他们的书籍和文章中,在谈到错误和罪行时,几乎无一不说他们鼓吹"揪军内一小撮"."揪军内一小撮",也确实是他们被"打倒"(确切地说是被"抛出")的根据之一.然而,"揪军内一小撮"究竟是怎么回事?其来龙去脉怎样?这是研究"文革"需要探讨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魏敬民 《党史纵览》2002,(12):34-37
三家村里本无村, 留在人间却有痕. 一自黄钟遭毁弃, 遗音唤醒万民魂. 这是广东诗人熊鉴作的纪念"三家村"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1.
佟明晶 《党史博采》2008,(6):30-30,37
我们常听到"素质"和"素质教育"这两个词语.在评价某个人时,人们总习惯于用"素质"的高低做评语;在评价教育或是学校时,有人则常常用"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下结论.其实这都是不够准确、不够客观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此我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与社会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从其产生直至消亡自始至终制约着"文革"的发展过程。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这场运动加以审视,力图说明"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的产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心态基础。探究"文革"时期广大民众参加组织所蕴含价值取向的心理特征,对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国民有着深刻的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和“两个基础”的重要观点。“两个先锋队”的科学概括.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从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实际出发来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霞飞 《党史文苑》2005,(11):47-51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于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根据江青被捕之后接触过她的人的回忆等真实史料,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的光辉日子.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提出了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通篇讲话气势恢宏、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篇重要讲话的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应当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科学论断,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发展,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倪志安  李丽昆 《探索》2006,1(5):179-182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到底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才是科学的?以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以人为本"发展观,以增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者对"文革"发动原因的看法众说纷纭.金春明先生曾将之归纳为"阶级斗争必然说"、"党内权力斗争总爆发说"、"‘左’倾思潮恶性发展说"①等十多类,其中"党内权力斗争总爆发说"是港台和西方学者比较流行的说法,而毛泽东同刘少奇权力斗争导致"文革"发生的说法(以下简称"毛、刘权力斗争说")又是"党内权力斗争总爆发说"中比较典型的观点.国内学者对这一观点曾作过深刻批驳,但其影响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杭州"楼外楼"菜馆,坐落在西子湖畔的孤山南麓,依山傍湖,秀丽幽雅. 说到杭州"楼外楼",人们自然会以为取自南宋诗人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其实不然.清代末年,这里曾住着一位名叫俞樾的大学问家,俞樾和李鸿章一样都做过曾国藩的幕僚,只是李鸿章拼命做官,而俞樾则一心一意做学问罢了.  相似文献   

20.
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大力实施了"民心上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