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知识与技术一样,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2019年12月,第三届防灾减灾知识服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进展、"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防灾减灾实践和大数据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促进了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5,(7):14-17
<正>3月14日—18日,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率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相关专家出席大会。李立国部长在全体会议和部长级圆桌会议上均作了专题发言,在全体会议上,他介绍了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以来中国减灾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提出了为落实《2015年后国际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在综合减灾方面将采取的四项举措,并提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和新疆“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帕尔哈提·贾拉勒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副主任贾帕尔·阿比布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4.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 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 在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主任回良玉在国家减灾中心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总结“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分析当前自然灾害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
金磊 《中国减灾》2012,(5):34-36
2012年5月12日正值第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13日也被确定为“防灾减灾周。今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13日,是主题为“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的第二十一个“国际减灾日”。安徽省宣城市减灾委办公室、民政局坚持把“国际减灾日”活动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牛产隐患排查工作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综合减灾2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再次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时至今日,已有25年。25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减灾交流与合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通过调动各方资源来实现综合防灾减灾目标,并在全球防灾减灾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4,(6):1-1
2013年,被视为中国改革的新起点。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关键性会议”,沿着35年前改革开放启程的足迹,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同时也明确要求“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徐娜 《中国减灾》2012,(6):8-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月10日,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可以看到,论坛关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国际进展和未来走向,交流最新的思想理念和科研成果,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减灾与经济发展 (部长 )论坛”于2 0 0 0年 3月 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会上主办单位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就中国减灾与经济发展发表了见解 ,全面论述了我国各大灾种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 ,介绍了中国防灾减灾的成就与进展 ,对深入开展国家防灾减灾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受到与会者的欢迎。与此同时 ,“中国国际防灾减灾设备、物品与服务展览会”举行。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  相似文献   

12.
王琳 《中国减灾》2013,(1):10-14
在国际减灾活动中,陕西省宝鸡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防灾减灾大政方针,坚持走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之路,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工作的新局面,相继被我国政府和联合国相关机构授予“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和“国际减灾与灾害管理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使我们对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有了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3.
会议简讯     
由国家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学会等联合组织筹办的“国际暴雨学术会议”,将于1992年10月初在中国召开,其中1991年“中国长江、淮湖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预报、服务和防灾对策”将是其主要内容。各方面专家学者正在积极研究和准备,其中参加国家台风、暴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各单位正集中研究,以优异成果参加会议。“北京国际热带气旋灾害研讨会”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3,(6):4-4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王勇在国家减灾中心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他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继续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综合减灾和灾害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2 0 0 0年 1 0月 1 2日 )同志们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今天 ,我们召开座谈会 ,回顾我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 ,总结减灾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展望 2 1世纪我国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明确今后工作的思路 ,这对于做好新世纪我国减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 ,多吉才让同志对我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情况作了全面总结。教育部、林业局的负责同志围绕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 ,分别介绍了开展减灾教育和减轻森林火灾的情况及经验。委员们、减灾专家组的专家对做好新世纪我国减灾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吴弢  李伟 《中国减灾》2012,(6):54-55
20i2年5月I2日是第四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按照国家减灾委的统一部署,湖北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主题,加强领导,创新方式,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打造了具有湖北特色的防灾减灾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4,(12):24-28
为了进一步总结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经验,研究今后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工作思路,2014年10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在福建厦门召开了全国防灾减灾宣传科普教育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今后工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宝俊 《中国减灾》1998,8(4):10-12,9
司马义·艾买提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第九年。在过去的九年中,通过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今年10月14日,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川防灾奖”授予多吉才让副主...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为扩大“防灾减灾日”影响,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浓厚活动氛围.达到良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效果,2009年3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起首届国家“防灾减灾日”口号、宣传画、动画(视频)和图标征集活动。该活动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宣教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20.
徐娜 《中国减灾》2012,(5):14-18
2012年5月12日,我国将迎来第四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期望公众能传承我国传统的防灾减灾文化精髓,大力弘扬近年来在应对汶川、玉树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