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是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中心主办,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承办的中国电子政务领域最高层次的专业活动,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16-17日,由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创新政府管理、深化公共服务",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09)》在论坛上同时发布。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16日至17日,"2009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隆重举办。论坛由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信息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地方  相似文献   

4.
EG资讯     
《电子政务》2012,(12):21+53+58
《中国政府网站发展数据报告2012》发布2012年12月6日,第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会议中心召开。在此次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政府网站发展数据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2013,(11):28-28
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和欧盟共同举办的“2013中欧高层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于2013年10月28日至29日在国家行政学院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数字化时代的政府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家成和欧盟驻华代表团副团长卡门·卡诺女士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和匈牙利行政与司法部部长级专员鲁道夫·维拉戈作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2008,(5):F0003-F0003
2008年4月17-18日,“2008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隆重举行。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地方行政学院、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主管部门、电子政务相关企事业和研究单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是由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指导,由电子政务理事会主办,由《电子政务》杂志社、赛普(CSIP)实验室、北京大道政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常设性服务于官产学研的交流平台。论坛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为国家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建设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定期举办“主题论坛”,适时举办“专场论坛”和“特别活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已于2006年7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开幕,举办了首次论坛并正式成立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2008,(5):7-10
编者按: 2008年4月17日至18日,"2008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隆重举行."中国电子政务论坛"自2006年始,每年举办一届,本届主题是"推进电子政务,构建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2011,(10):2-F0002
2011年9月22日至23日,2011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地方行政学院、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负责信息化工作的400多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0.
各信息化主管部门、电子政务相关企事业和研究单位:经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组委会研究决定,将“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第二次会议”延期至2006年12月21-22日召开。同时为更好地组织本次论坛,会议地点改为国家科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第二次会议”主题为“区县电子政务建设”。本次会议以案例探讨的方式,将邀请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成功的区县电子政务的一线建设者、政府信息化负责人、业内资深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进行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这一主题。探讨内容主要涉及组织、规划、管理、运维、人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8—9日,堪称电子政务界盛会的“首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暨电子政务理事会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运营与应用”为主要议题和征稿主题,同时也欢迎电子政务业内人士对电子政务建设深度思考的学术文章,其宗旨是“服务中国电子政务实践”。紧紧围绕上述主题和宗旨,本次论坛向电子政务界的决策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实践者诚征论文。几个月来,编辑部源源不断地收到了大量的论文。编辑部通过对来稿的仔细审阅,最终选用相关论文25篇,结集成本期专刊。本专刊具有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21-22日,“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第二次会议暨中国电子政务测评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会议以“区县电子政务建设”为主题,邀请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上海市徐汇区,广州市越秀区,天津市津南区,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江苏省如皋市,湖北省荆门市摄刀区等区县电子政务的一线建设者和政府CIO交流了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在此次会议上,还举行了“中国电子政务测评工程”启动仪式。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第二次会议暨中国电子政务测评工程启动仪式活动剪影…  相似文献   

13.
在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评估框架下,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开展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调查工作,从基础准备、在线服务、电子参与、多渠道服务、新技术与新应用等方面,客观评估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并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持等方面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2014,(3):F0002-F0002
正为了反映中国电子政务的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加强地方和部门电子政务发展情况交流和相互借鉴,2014年2月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形势分析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和委员高新民、王安耕等专家作了主题发言,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的信息化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及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正为了更好反应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引导中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在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评估框架下,开展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工作。本期"研究报告"刊发该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该文从基础准备、在线服务、电子参与、多渠道服务、新技术与新应用等方面,客观评估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并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持等方面对中国电子政务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中,我国电子政务大事众多、形势喜人。这一年,我国电子政务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如《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等相继出台,可以称得上是电子政务的政策年;这一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并运行,中国政府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年,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第三届亚太公共服务高峰论坛、2006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等相继召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的这些重要事件,不同程度地影响或决定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现结合过去一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对2006年的电子政务大事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回顾梳理。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2013,(6):92
2013年5月15日,国家电子政务形势分析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举办。来自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的60多位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王益民副主任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  相似文献   

18.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筹备,2001年成立。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中心凭着强大的专业理论研究队伍和对电子政务的敏锐触觉及深刻分析,逐步提出了创新的电子政务理论框架,并与国内外的相关单位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拥有国内目前有能力完成理论、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一系列功能的电子政务专家团队。中心利用实施《中国行政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2007,(10):18
为了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跨国合作,构建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教学与应用的知识体系,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研究水平,高等教育出版社非常愿意资助由国家信息中心主持引进的电子政务译丛项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的中国电子政务,可以用“好戏连台”来形容,领导的高度关注、政策法规的频频出台、论坛会议的热烈交流等,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具体内容请参见本期文章《回顾:2006年中国电子政务大事记》)。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朗,各地政府在推动各自的电子政务建设时也越来越务实,这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电子政务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维护、测评等阶段,随着总体氛围的逐渐成熟,2007年的中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1.“组织架构(EA)”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结合将是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