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中 《廉政瞭望》2013,(10):48-49
畜牧、园林、林业等部门,在不少人眼里显得很"弱势",被称为"冷衙门"。这些所谓的"冷衙门"似乎没什么权力,也没多少资金,更没有工程,自然也就很难产生腐败。然而,猜想不能代表事实,残酷的现实足以让那些想当然的人们警醒:"冷衙门"里照样有腐败。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题为《"冷衙门"的"生意经"》一文,披露了河北省保定市人防系统腐败窝案,自2014年7月以来,保定市人防办原党组书记、主任李铁柱等16人被查处,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文章指出:一个非主流的"冷衙门",竟摇身变为油水丰厚、炙手可热的"独立王国",最终出现"查处一案、挖出一窝、带出一串"的腐败"破窗效应",其中的教训,值得深刻反思。中纪委官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已多次发文警示"冷水衙  相似文献   

3.
吕立峰 《党建》2012,(7):55-56
近年来,一些曾经被普遍认为是“穷衙门”“冷部门”的行业和单位,屡屡爆出贪腐大案要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地勘局”)原局长杨有明就为此类案例提供了一个典型“注解”。  相似文献   

4.
日前,四川邻水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简称县委农办)原主任廖小旭,瞬间就成为当地公职人员热议的对象。正如邻水县纪委干部黄晓瑜所言:“只要不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管,无论多么小的‘衙门’,多么小的权力,都有可能产生大腐败。”为什么廖小旭案能引发轰动?原因正如那黄晓瑜所说的那样,冷清“衙门”里出了只“硕鼠”。的确,作为服务“三农”的部门,算不上大单位,总编制不过五六人,在很多人的眼里,只能算是个“小衙门”。  相似文献   

5.
洪振快 《廉政瞭望》2011,(11):66-67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腐败的官员,却没有不腐败的衙门。如果说有官方机构不腐败的话,那大概只有一个——晚清的中国海关。  相似文献   

6.
南石 《前线》1993,(17)
坚决反对腐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决反对腐败。共产党的组织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共产党员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反对腐败,人人有责!腐败的特点是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以权谋利。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社会就存在这种权钱交易。“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俗谚,从一个侧面勾画了封建社会搞权钱交易的形象。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口中流传的“无官不贪、无吏不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  相似文献   

8.
孟庆荣 《党课》2009,(5):72-75
曾经有媒体这样采访普通群众:“假如你有权,你会不会腐败?”没想到大多数人的回答竟然是,“我可不是圣人,那是说不准的事,说不定我也可能成为腐败分子”“大腐败可能不会搞,小腐败也会弄一点,吃点、喝点、捞点算什么啊”“先捞他一笔,弄他个无后顾之忧”“你捞我也捞,大家一起捞,法不责众”“周围的人都腐败,你不腐败行吗?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某地一些县衙门的领导作风非常严重,群众有事进政府大院十分困难,入领导办公室更是难如上青天。有的领导甚至在县委、县政府大院最后面建起自己另一片天地,外面森严壁垒,专人把守,里面鲜花绿树,清新雅致,环境优美。很多群众气愤地称之为“二衙门”、“紫禁城”。据说建“二衙门”是为了让领导有一个安静的办公条件,实际上是怕见群众,图自个清静。遇有上访、提建议、反映情况的群众来,叫一般干部接待一下,打发走人了事。而自己躲在“二衙门”里眼不见心不烦,宁静安逸,怡然自得,好不快哉。由某些地方的“二衙门”,我想…  相似文献   

10.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21):77-78
“州官敢放火,我就敢点灯”——国人的公平观念 当下,不少人高呼“打倒贪官”,主要是痛恨腐败导致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而并非真的出于捍卫法治正义。所以,当腐败现象难以消除时,他们会认为社会对己不公,从而为自己的腐败找到“正义”理由:“州官能放火”,为什么我就不能“点灯”!于是,反对大官用大权腐败的小官,会心安理得地用小权腐败;反对腐败官员的平民,自己也会托人结识腐败官员。  相似文献   

12.
“非典型腐败”,就是看起来不像是腐败、或不被认为是腐败的腐败。读起来拗口.可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一些官员。面对来势强劲的廉政风暴,他们变换招数。其“应对”手段也日渐多样化。有的官员在职时不伸手,但处处留“人情”,离职后四处伸手索回报,美其名曰“换手抠背”;  相似文献   

13.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党委,坚持“以廉立关、依法把关、从严治关、顺畅通关”,始终保持与服务对象感情上的“零”距离、为企业服务上的“零”回报、制度建设上的“零”虚设以及队伍建设上的“零”掉队。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树立了海关勤政廉洁的好形象,培养了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素质高的海关队伍。转变观念带好队伍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党委首先从“两破”、“两立”入手,一破“衙门”思想,树立服务观念。变“关衙门”为“服务站”,变坐关服务为现场服务,变8小时服务为24小时服务。二破墨守成规思想,树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公职人员腐败就像侵入我党健康肌体的病毒,呈现不断“变异”和加剧发作的趋势,给党的事业和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根据其发作时的可识别程度,分为显性腐败和隐性腐败两种“病毒”类型。与“显性腐败”过于公开直接不同,“隐性腐败”避开了赤裸裸的“现金交易”,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其隐蔽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新“变种”更多,也更难以查办。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监督力量的增强、监督体系的完善,腐败将越来越趋于隐蔽化。加强对新形势下隐性腐败“病毒”特性的研究,努力掌握其演化新规律,变异新类型,坚持“教育先行、社会协同、完善制度、加强惩处”等“多联疗法”,就能不断夺取惩治腐败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5.
林乾 《党员文摘》2007,(5):11-12
衙门自有一套运行规则。但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关系链”。下属没有上司的保护不行.封疆大吏必须有更硬的京官做后台才能坐得稳,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说白了就是做官必须有靠山,因此上下交结、官官相护成为清代衙门风气的要义。  相似文献   

16.
“亚腐败”,有人称之为“小腐败”,症状并不那么显著、突出,发现、诊断起来很困难,有的能够不治而愈,有的也可能转成重症甚至不治之症。国际监察专员学会主席艾尔伍德认为,“亚腐败”是指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人文荟萃     
“入世”与新的腐败高峰“入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有利,但是,它也会带来包括催化腐败发展在内的一系列“副作用”。“入世”对未来腐败的影响,是一个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新课题。陈希同为什么会栽倒,罪证之一,就是他将外宾赠送的不菲“礼品”装进了自己的腰包。的确,在反腐败斗争中最难被揭露出来的腐败是“内外勾结”、“内外合伙”的腐败。为什么?一是凡能与外商合伙、勾结的,一般没有“尚方宝剑”是决不敢查的;二是外商是“外人”,没有真凭实据在手,也不太好查;三是贪官所贪的赃款大都转移到国外的银行之中;四是有不少外…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是各国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突出表现为腐败案件居高不下、“窝案”不断等。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许多防范和遏制腐败的观点,这些观点各有其独到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防治腐败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在两个月内,查处894名“不作为”官员。有人问,投有腐败,也要查处?是的,“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腐败的官员,却没有不腐败的衙门。如果说有官方机构不腐败的话,那大概只有一个——晚清的中国海关。管理史上的奇迹在晚清,中国海关因廉洁而著称,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