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的埃及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终结、世界和地区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为埃及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乃至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是1989年5月在卡萨布兰卡召开的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上,阿拉伯各国首脑们欢迎埃及重返阿拉伯联盟,为埃及在冷战后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铺平了道路。我们可以看到,冷战后的埃及外交政策不仅仅立足于中东地区,而且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埃及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东的政治强人和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他有非凡的治国才干、高尚的爱国情感和高超的外交技巧,在埃及人民和阿拉伯民族中间享有盛誉。正因如此,他于1987年、1993年和1999年三次以绝对多数蝉联埃及总统。  相似文献   

3.
1993年10月5日,埃及总统选举揭晓,现任总统穆巴拉克再度当选蝉联第三届总统。任期6年。穆巴拉克自1981年执政以来,继承和发展了前任萨达特总统的内外政策:对内强调“民主、稳定、团结”,推行经济改革;对外努力改善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恢复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的盟主地位,致力于实现中东和平,同时保持和发展同美国的“特殊关系”,推行平衡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广大人民的信任。这次全国选举,84.2%的选民投票,96%的有效选票是投给穆巴拉克的。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LAS,简称阿盟)是阿拉伯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地区性组织之一。1945年3月22日,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和约旦七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目前,阿盟成员国为22个。长期以来,阿盟很少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但2011年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拉美地区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拉美外交仍受制于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疏远,只有古巴、委内瑞拉等一些国家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友好;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拉美地区走上了多元化外交道路,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发展迅速。探析拉美地区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发展过程的原因:一是两个地区文化上的亲近;二是拉美地区有着大量的阿拉伯移民;三是从阿拉伯世界获取石油供应、资金援助和发展贸易;四是寻求政治和经济平衡,对抗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权;五是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6.
沙特、埃及经济改革状况的对比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亚非纵横》2002,(4):36-39
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世界里的两个大国,在中东乃至整个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领域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埃及和沙特也逐步认识到阻碍各自经济发展的羁绊和影响其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浪潮的不利之处,分别采取了比较行之有效的经济改革措施。埃及从1991年开始,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敦促和支持下,着手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2011年以来,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对埃及和突尼斯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在该运动产生的各种研究议题中,参与过此次运动的民众对于该运动的评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以“革命者的失望”为视角对此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革命者的失望”这一变量反映了“革命联盟”在胜利后的分裂进程,是转型阶段中各种政治力量权力斗争、经济冲突与理念冲突的体现。以上三种类型的冲突可操作化为民主支持度、经济地位和政治伊斯兰等三个变量,并根据“阿拉伯民主晴雨表”的数据,对以上变量与“革命者的失望”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突尼斯和埃及两国都出现了先前运动参与者对此运动发展的失望问题,不过,具体影响失望的变量在两国有所不同。在民主支持度上,虽然埃及和突尼斯民主支持度对参与者的失望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其方向完全相反。在经济地位上,突尼斯呈现出了显著的影响,但是埃及却没有出现显著的影响。在政治伊斯兰问题上,作者创新性地将政治伊斯兰分成政策伊斯兰、政党伊斯兰和政权伊斯兰等三个维度,并且发现三个维度的政治伊斯兰在埃及和突尼斯两国呈现的影响并不相同,反映了政治伊斯兰与“革命者失望”之间的微妙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8.
埃及军方罢黜穆尔西总统后,阿拉伯世界结束了“阿拉伯之春”以来宗教与世俗力量共处的状态,进入了教俗力量激烈博弈的阶段.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世俗力量也效仿埃及,要求本国伊斯兰政权下台.埃及教俗力量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是世俗力量担心执政的伊斯兰温和力量,坐稳江山后原形毕露,实行政教合一,建立神权统治,因而利用经济形势未有好转的机会和民众的不满,采取非常手段推翻了宗教力量政权.但是,这难以解决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面临的问题,况且极端势力会利用混乱局面扩大影响,从而威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为了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长远利益,教俗力量间需要做出明智的妥协.以军方为核心的世俗力量要尊重选举结果,改变以武力推翻民选政府的过时做法.宗教力量执政后则应该严格按照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即政教分离的原则来制定宪法,放弃任何通过伊斯兰法来治理社会的意图,摒弃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对外政策.唯有如此,阿拉伯世界才能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9.
埃及是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也是较早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家。以1974年5月前总统萨达特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为标志的经济改革已度过近20个年头。1974—1982年埃及经济年增长率达到7—8%。此后几年维持在5%左右。1987年以后,经济开始衰退,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人口增长率,经济改革处于停滞状态。直至海湾战争后,埃及重扬风帆,加快了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建国一百年来, 其对外关系史经历了“英国中心主义”时期、“美国中心主义” 时期和“相对独立主义”时期三大阶段;其外交理念也表现出三个重要的变化:国家实力的自身定位 从依附世界强权的弱小国家到中等强国的变化、外交思想从孤立主义思想到联盟集体安全观念的 变化、国家身份的自我定位从西方白人国家到尝试向亚洲国家转变的变化。影响澳大利亚对外政 策的国际因素主要有国际大环境的巨变和盟友政策的变化两方面;国内因素则主要包括经济利益 需求因素、政党与选举因素和决策者个人因素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