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一度绝迹的赌博之风又在我国沉渣泛起.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跨境赌博活动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跨境赌博活动的组织者、代理人与参与者等主体特点,跨境赌博活动的涉外性,招赌拉客行为的传销方式和网络赌博日益突出等行为特点,以及对我国跨境赌博影响较大的毗邻与非毗邻境外赌场的分布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程序法视角下的境外赌博犯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对境外赌博犯罪具有空间管辖效力。由于牵涉到国家主权、地方经济利益以及高科技作案手段的存在,境外赌博犯罪的证据收集工作难度较大。查处这类案件还涉及到犯罪嫌疑人的引渡问题、“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适用问题和庭审中的证据展示和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跨境赌博形势 日趋严峻,不法分子针对中国公民招赌吸赌,致使巨额资金因跨境赌博外流,导致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害,大量优质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在国内外共同打击跨境赌博犯罪的大环境下,跨境赌博犯罪呈现出手段多样化、平台虚拟化、组织专业化等态势,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探索科学的应对之策,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4.
国境外赌博集团对我国公民进行招赌吸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妨碍我国社会管理秩序,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组织参与国(境)外赌博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从刑法第303条中分离出来的新罪名.如何适用与执行新法成为当前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在客观上对"组织、招揽"行为进行界定并与一般服务业务行为进行区分,并通过对跨境赌博犯罪的客观行为与...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合同在虚拟空间进行,借助电子技术的支持,超越了时空、国界.它与传统合同有区别,在管辖权、证据收集、法律适用和裁决执行等问题上都有别于传统合同.  相似文献   

6.
域外赌博合法化对我国边境安全、金融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对于一般境外赌博违法案件在适用《关于办理赌博违法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时存在法律权威性不足和管辖漏洞,容易导致公安机关在管辖域外赌博案件时面临"域外效力"问题。同时,由于《刑法》并没有将单位这一犯罪主体列入赌博犯罪的惩罚范围,以及在边境、金融方面的法制不够完善,无力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应完善相关制度,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明确规定禁止我国公民到域外赌博,在《刑法》条文中明确规定对于域外赌博犯罪行为我国拥有管辖权以及将单位列入赌博犯罪的规制范围。同时,完善边境、金融方面的法制,健全和完善国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犯罪的手段和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一部分原本属于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犯罪行为,被重新细化区分后纳入了经济犯罪的范畴,例如"设赌骗财"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曾经针对当时的案件作出过批复,将这种行为统一定性为赌博罪。尽管在赌博中"十赌九骗",但现在出现的一些"设赌骗财"的行为较之于传统的赌博犯罪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和犯罪形态,司法实践中称之为"诈赌"犯罪。对该类犯罪的定性演变、赌博犯罪的分野、特点、审查起诉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及证据的审查判断予以分析,以期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网络洗钱具有隐蔽性强、成本低、风险低、操作便捷等特点。网络洗钱主要通过网上银行、网络赌博、网络保险、网络交易等方式进行。网络洗钱犯罪在惩处方面存在一些难题:洗钱法律法规不完善、证据搜集难、管辖难以及各国法律规定存在差异所引发的处罚障碍等。为了严厉打击网络洗钱犯罪,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立法、严格规范网上交易行为、提升反洗钱技术水平、及时发现和查处洗钱犯罪、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将技术侦查纳入刑事诉讼法、明确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规范录音录像及其视频资料、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等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科技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我国革除传统口供主义的弊端,促进正当法律程序改革,但同时也带来了人权保障方面的诸多难题。在将来的修正案中,有必要依据证明力上的关联性、证据能力上的容忍性等积极完善科技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质证机制,强化刑事司法机关的科技配置。  相似文献   

10.
网络赌博犯罪日益蔓延,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网络赌博犯罪活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投注对象多样化、发展会员的自动化、伪装性更大等。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以及跨国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赌博的治理面临较大的困境。我们要完善相关刑法理论和禁赌法律,加强网络监管,提高证据收集技术和能力,切断网络赌博的利益链条,加强国际合作,以遏制网络赌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赌博活动的特点是形式不断翻新,规模渐趋增大,赌博场所更趋隐蔽,设赌人员的反侦查意识更加增强。而公安机关在查处中由于缺乏抓捕设赌主犯的有效措施,在对赌博案件的审查中也存在着查证设赌主犯、赌博场所提供者的责任不到位、忽视对赌局资金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等问题,影响了打击力度。因此,应提高思想认识,将抓捕设赌主犯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建立有效的情报反映机制和强化监督检查等多种措施,加大查破力度。同时,办案人员要强化证据意识,在案件审查中要注意审查谁是设赌者,查明赌局资金状况和赌局规模,查明赌博场所提供者的责任,才能正确认定涉案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赌博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境外追赃追逃工作快速取得进展,但追赃工作成效还有待提升。对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规定的资产直接追回方式,我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以境外追赃之直接追回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和我国国内立法,分析我国境外追赃直接追回运行机制现状可以发现,我国适用此种方式面临着提起诉讼的主体难以确定、管辖法院难选择、赔偿或者补偿数额难确定、证据收集困难、诉讼成本高等困难。提出完善境外追赃直接追回国际合作法律体系、明确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加大对资产流入国法律制度的研究、完善腐败犯罪民事证据制度、设立专门基金组织等建议,从而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境外追赃直接追回运行机制,可以为我国境外追赃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务指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打击网络赌博难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日益蔓延的网络赌博,我国的执法和司法机关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难点问题.文章分析当前存在的网络赌博立法滞后和犯罪形式日新月异的矛盾,侦查中的难点及困惑,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性与司法量刑偏低的矛盾,提出完善立法,强化侦查措施,完善证据规格,明确管辖,加重刑罚,加强网络安全检查,积极预防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对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当事人对适用法律没有争议,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刑事认罪认罚案件适用的速裁程序,对于推进刑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影响深远。因此,在具体执法、司法活动中,要进一步明确适用范围、明确办案组织、明确办案时限、明确中止条件、明确法律后果,以期在认罪认罚刑事案件中更加准确加以适用。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刑事认罪认罚案件适用的速裁程序仍然存在着标准不一、尺度不一、质效不一等显著问题,需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和支付结算方式的发展,跨境网络赌博犯罪呈现出全新的犯罪态势。根据H省的统计分析和办案经验,跨境网络赌博犯罪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翻新的状况,网络赌博经营获利者出现地域性转移和技术提供者境外操纵的特点,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在法律维度、社会维度、司法维度、执法维度四个方面面临着困境。为克服这些困境,我国一方面应借鉴美国和日本规制赌博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基础工作、综合治理和协作配合。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抗辩力度,有必要在法律中规定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有收集证明自己无罪、罪轻证据的权利。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证据收集权来源于辩护权,赋予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证据收集权不仅是现实需要,也符合国际准则。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证据收集权的实现有法律明确授权并明确其证据调查请求权,律师协助收集证据等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赌博日益泛滥,危害严重,给刑法的适用带来一系列问题,最新颁布的<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解决网络赌博的法律适用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应从司法解释入手,结合相关刑法原理,对网络赌博的性质、刑法适用和国际刑事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公民境外赌博现象一直是我国政府的一大难题,尽管经历数次针对性的严厉打击,但我国公民跨境赌博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从境外赌博难以杜绝的原因来看,内因是主要原因,外部原因次之,因此,应该实行内外兼修,以内部控制为主、外部打击为辅的方针,打击境外赌博,达到根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赌博犯罪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高发性刑事犯罪,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格格不入,应子严厉打击。但现行法律对赌博犯罪客观行为界定不清、刑罚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偏面及滞后,给司法实务部门正确认定及适用带来困惑。应当结合司法实践通过立法修正对赌博犯罪的罪名进行重构、对其客观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对刑罚体系进行完善,以更好发挥刑法打击赌博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法律未对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立案管辖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检察机关立案管辖实践存在特色有余,但统一性、整体性、协同性、专业性不足的现象。为了规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立案管辖,应遵循国家机关功能适当原则,坚持法律监督,在尊重检察权力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构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立案管辖规则:在纵向上,修正形成以违法行政机关所在地基层检察机关管辖为原则,以其他层级和地域管辖为例外的“条条管辖”;在横向上,明确专门检察机关立案管辖,合理设置集中管辖,调整专门办案机构数量以增补“块块管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