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最近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测出,目前我国现代化水平属世界中等偏下;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还需十几年就可跨入现代化的门槛。 社科院社会学所专家朱庆芳说,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比1993年上升了7位,但中国的现代化指数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从主要指标看,中国有4项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3项超过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政策》2011,(5):78-80
我国GDP占世界比重已达9.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报告还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大幅提高。据世界银行计算,2009年中国人均GNI达到3650美元,居世界第125位,比2005年前进了3位。人均GNI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从2005年的24.8%,提高到2009年的41.8%。  相似文献   

3.
1998年是亚洲经济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并步入萧条和衰退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多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而又扩展到俄罗斯,冲击着拉美国家,使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出现动荡。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中流砥柱,为举世所瞩目。但是也应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扰乱了国际金融秩序,给世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场危机还未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受到它的消极影响,而且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大。20世纪世界经济走过了一条一体化的道路,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在相当程度上还难以称为"世界工厂"。相当部分的出口商品,要么是档次较低,要么只是装配而已。因此,尽管中国商品出口贸易额已高居世界第一,但一定程度上还只能说是"世界装配车间",与"世界工厂"尚有较大差距,存在着做实做深做高的战略要求。做实中国出口贸易具有很大空间。2001年至2011年,中国商品出口贸易占全球的份额从4.3%上升到10.4%,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国。这既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综合信息     
我国GDP占世界比重已达9.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报告还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大幅提高。据世界银行计算,2009年中国人均GNI达到3650美元,居世界  相似文献   

6.
过去十年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十年,宁波依靠港口优势,发展外贸进出口,宁波一舟山港跃升为世界大港,宁波也成为了中国连接世界的一个窗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宁波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了,宁波的大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在新兴产业领域没有涌现出一批代表宁波经济未来方向的高成长企业。究其原因,宁波还缺乏具有创业激情、怀有改变世界的梦想、创造全新商业模式的高水平创业者。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发生的、作为中国现代史起点的五四运动已经有70年的历史了。70年来,我们有了不少进步。但是,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摆脱落后、愚昧。我们落后了,落后于中国人称为帝国主义的美国,落后于中国人称为修正主义的苏联,自以为是世界革命中心的我们,甚至于大大落后于不屑一顾的南朝鲜、新西兰,大大落后于同是“龙的传人”的台湾同胞。并且据中央领导同志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还在拉大,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万物更新。 GDP总量世界第二的中国如今虽然部分具备了世界经济强国的特征,但也还只是一个经济大国,据专家预测中国离经济强国大约还有10至15年的路程。而经济强国的指征之·就是较强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2016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动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新兴经济体陷入困境,有国外媒体认为世界经济"重感冒"是因为中国"打喷嚏"。受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降至6.9%,创25年来新低。2016年开年,中国股市和汇市仍然低迷,外贸进出口降幅比2015年还大,这使外界对  相似文献   

10.
李惠英,美籍华人,作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湖南湘潭,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47年移居香港,1968年定居美国。数十年来,她以作家、记者、教师的身份,在中国香港,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做了大量介绍中国实况,促进中美人民友谊,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工作,她还担任美国海峡两岸交流会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会长、香港《镜报》周刊、《地平线》月刊洛杉矶分会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全国总会理事。 由于她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突出贡献,先后被选入世界名人录、世界杰出职业妇女录、世界杰出作家姓名录以及中国出版的海外华人名人录。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给北京一个机会,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2001年7月13日.承受着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一声激动人心的宣布,整个中国瞬间内掀起了狂欢的巨浪。当苦盼多年的机会垂临,我们开始直面这样一个问题:七年后,我们靠什么还给世界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12.
提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提到世界首富企业沃尔玛,可能大多数读者还比较陌生。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电脑用户都离不开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而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沃尔玛超市还比较少见。据最新资料,自1996年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功地开设了亚洲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以来,沃尔玛目前在中国已开设了26家商店。然而,在零售行业人士的眼里,沃尔玛是真正的庞然大物。关心世界500强的朋友都知道,沃尔玛已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上连续2001、2002两年居于第一位。记者从《财富》中文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9%。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再一次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用一家西方媒体的话说,中国经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又多出了一个“奥地利的规模”!而这种快速发展,已经持续了近30年。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的增长超过9%。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目睹了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但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资源源不断涌入,产品潮水般流出,国际合作日趋紧密。当今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脉动。由此,世界许多国家也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中国"入世"10周年利远大于弊贵刊2011年第12期《回眸:中国"入世"10年》的一组报道,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辉煌,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和事实说明了这10年来,中国与世界在发展中实现了双赢,不得不承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入世"l0年,利远大于弊,不仅没有出现担心的问题,反而发展更好。10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得到完善,市场经济观念得到了更深入、更广泛的普及,中国经济也进入了黄金增长的10年。特别是汽车和农业产业,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变成全世界第一大生产国,还产生了奇瑞、吉利等民族的汽车产业;在农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要回答世界的是———中国在未来的世纪里还能不能保持像这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的高发展速度?中国在未来的世纪里能不能继续保持社会稳定?如果中国在未来的世纪里强大起来,会不会对他国形成威胁?中国一答世界中国需要回答世界的第一个问题,是外国人经常向中国人提...  相似文献   

16.
梅新育 《小康》2012,(2):118-119
正"19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国际上对中国的这一评价堪称对中国入世十年成就的最好总结。而十年之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不仅需要继续努力赶超,还需要兼顾防止被赶超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8.
新论摘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客观分析全球经济,中国现在还说不上是“世界工厂”,而只是世界加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 他说,1999年,美国制造业占世界20%,日本占15%,中国只占5%,出口额远在美、德、日等国之下,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真正大而强的企业不多。200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有11家,都不是制造业。中国出口产品构成中,加工贸易占50%以上,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70%  相似文献   

19.
港口是宁波的第一资源,2008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3.61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1084.6万标箱,居中国大路港口第三位、世界第八位。近年来宁波—舟山港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2008年还荣登"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榜首。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2003,(1):24-31
2002走了,2003来了。对世界来讲,这不仅仅意味着数字的简单增加,还意味着变数和期待:2002我们已经走完,成了历史;2003年刚刚起步,充满悬念。细细数来,2003年世界的悬念还真不少:美国会不会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世界经济能否全面复苏?中美关系能否平稳发展?恐怖主义有何新动向?巴以冲突能否看到希望?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将出现何种变化?第三次石油危机会不会发生?朝鲜核风波如何收场?每个悬念如何发展,都攸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攸关中国的切身利益。本刊请来8位专家,一一阐释这八大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