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键 《检察风云》2011,(18):30-31
2011年6月,江苏省委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原苏州市平江区常务副区长兼新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成为会议提供的三个反面典型之一。作为曾经的官场明星人物,刘军是如何走向堕落的呢?法院的审理资料显示,刘军之堕落与拆迁、工程发包等有关,同时还与一个官场女人有关。  相似文献   

2.
官吃官     
见过黑吃黑,可见过官吃官?胡旦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戊寅科状元,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不过,以学习孔孟之道出身的胡旦,在性格上却不是中庸之人,好批评朝政,好臧否人物,尤其疾恶如仇,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真正的法治?如何构建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的基础或者说法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法学界一直在探讨,但尚未有较为统一、明确的观点。笔者愿在此试陈管见。法治的本质是民治有人说,法治首先是“治官”,而不是“治民”,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常见诸于大报大刊。毫无疑问,这一说法更加接近了法的本质,符合现代法治的控权、限权理念,已经触及到了法治的核心问题。但是,仍然是不彻底的,它没有真正反映法治的本质。“治官”一词所隐含的主语仍然是“官”,谁来治官呢?仍然是官本身。不容置疑,以官来治官仍然是不彻底的、靠不…  相似文献   

4.
无功便是过     
无功便是过冯家刚清代有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当官者寿终来到冥府,向阎王爷报到说:我为官廉洁,所到之处,只饮清水一杯。阎王爷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算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设一个木偶,连水也不喝,岂不更胜于你?!那官辩道:我虽无功,但总也无过吧?...  相似文献   

5.
华洋 《特区法坛》2002,(72):38-40
一个看去有着学子派头的副厅官,实则却是道貌岸然,生活糜烂,满脑子装着钱、色二字,最终被金钱和色情吞噬了灵魂,成为一个贪官加“色,,魔的腐败堕落典型。请看——  相似文献   

6.
清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官员死后到阎王处报到,自称任职期间不贪钱财,所到之处,“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王讥笑说,设官为的是做事,“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井水不饮,不更胜公乎?”现实生活中,令群众恨之入骨的贪官毕竟是少数,而百姓感受最多的是被冠以下列称呼的诸官:一曰“懒官”,他们只动嘴不动手,在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时,不是在切实付诸行动上下功夫,而是热衷于造声势、提口号、搞表态,把“说到”当“做到”;二曰“庸官”,他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整天想的不是如何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行政诉讼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贺日开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如何?说它.正处于一种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尴尬境地,是不过分的,困境有三:一是"民"不敢告"官",反映在法院的收案率极为低下和过诉率的高居不下,二是法院不敢审"官",表现为该受案的不敢受和...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常常向我提问:律师为何不叫律官?又问.有警官、有检察官、有法官、为什么没有律官?更有甚者,他们说:刑事案件升庭时,正面坐着法官,右侧坐着检察官,左恻坐着的人为何不称律官而称律师?从公诉席和辩护席的设置上看,是平行的、平等的,怎么称谓就不同呢?这些问题,我真朝思暮想过,也查了一些史料,至今我也很难把它说清楚,说明白,说得有理有据。但有一个问题是清楚的,凡是称官者,都有实权。比如:警官有侦查权;检察官有提起公诉权;法官有审判权;行政官员权力也很大,他们都有根据职务各施其权的权力;民间的“官”也…  相似文献   

9.
俞思贵 《法治研究》2006,(12):34-34
中国是个官本位意识很浓的国度。自古以来在民与官之间,为官者受人看重,那是因为做官的人毕竟少数,且手中有权,多数人只能终生为民。古时的官,通常被称作“老爷”;现在的官,则时尚地被称为“公仆”。古时的官,除了世袭和册封之外,多数系科举制度的产物,重的是才;现在的官,除了政治条件之外,还要经过组织的考察和群众的推荐,要求德才兼备。古时的好官,崇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当代的好官,强调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印象最深、最典型的就是焦裕禄了。  相似文献   

10.
在南方某城出差,这里是有名的花城,太阳城。雨水充沛,真是插根扁担都成林。但是几条主要街道的两边就是没有树。水泥马路接着水泥楼房,噪音声中灰蒙蒙、冷冰冰的。导游兴奋地说此地如何山好水好,风景迷人。我沉重地应曰:“好山好水就是缺个好官,举手之劳,甚至动口之劳就可满城绿荫,可惜没有。”自然风光好,只能说明是上天所赐,城市风光却要靠当家人,靠这个市的官员组织市民去干。官者,管也,管什么?管百姓的生活,生活条件的创造,生活环境的管理,就是一个公务员,管理员。大者管好一省,小者管好一城,民居乐,官心安。我还…  相似文献   

11.
何德剑 《中国监察》2010,(24):61-61
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将清官称为好官。那清官的标准是什么?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思想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清官标准。到了"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又成为清官的标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末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不勤政也是一种腐败杨晓霞谈起腐败,人们往往把生活上的腐化堕落,经济上贪污受贿与之联系起来,而很少有人把不勤政与腐败联系起来,因为不勤政的干部至多只是个『混官』、『懒官』.他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你能把他怎样?殊不知,这种『混官』、『懒官』,对应该想到的...  相似文献   

13.
刘宏强 《法人》2009,(1):42-46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首席法务官"(CLO)的头衔正日益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极。企业法律事务究竟怎样开展?法务官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成功的跨国公司的企业法务工作又有什么经验教训?目前中国的企业法务官群体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在本刊即将推出《法人.首席法务官》增刊之际,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ACC)总部总裁费雷德.克雷布斯先生接受了本刊专访,这位杰出的公司法务专家对这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作出了极有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如何选好着力点提高人大的监督实效?如何加强对代表的监督?如何在人代会闭会期间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永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双述”“双联”活动的创新开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为人大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公交车上有人遗失了10万元现金,招领广告刊登后为何失主迟迟不现身?原来丢钱的是个官。  相似文献   

16.
河南生猪“瘦肉精”案件被曝光以来,“瘦肉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瘦肉精”到底是什么东西?苊害几何?添加“瘦肉精”是行业“潜规则”还是个案?猪肉还能不能吃了?国家首席兽医官于康震就这些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7.
一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是我想送给为官者的一句话,不论官大官小。为什么?因为现在为官者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非当官者也大都太把当官者当回事儿,何以见得?有事为证。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人大工作没有什么新闻写,人大工作都是按着法律程序办事,年年都是现成的套路;也有人说,人大工作是富矿,新闻很多,关键在于发现。人大新闻怎么写?如何写好?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21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裕民腐败案作出一审判,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贾裕民有期徒刑十年,同案被告人丁宝茹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被告人李炳辉因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据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贾裕民的腐败行为均发生在他但任通辽市奈曼旗旗委书记期间。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旗委书记,是如何走上被告席的?让我们透过南阳中级法院厚厚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来看看这位旗委书记的堕落足迹。  相似文献   

20.
做人与做官     
日前,重温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感到特别亲切,并从中又一次受到深刻的教益和启迪。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篇文章是教我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好人并不容易,特别是领导干部。著名作家肖军说过一句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领导者要清清白白地做人,踏踏实实地为民办事。“与人共其乐,人必忧其忧。”凡是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为官者,无不受到人民真诚的爱戴。焦裕禄在兰考带病治沙,孔繁森心系藏胞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