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查批准政府财政预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的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实质上就是人大代表人民攥紧“钱袋子”,从财政资金方面制约监督政府的行为。如何切实行使好这一职权,地方各级人大一直在积极探索并付诸实践。本期“实践一得”的几位作者皆来自基层人大,在工作实践中对财政预算监督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由于受体制机制和思想认识、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人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便监督、不好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同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准确把握人大监督权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本质来看,人大监督权具有制约性。监督的本质就是制约,离开了制约就无所谓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  相似文献   

4.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大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树立人大威信?笔者认为,关键要力戒“怕、虚、盲、懒”。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4,(21):29-30
对“一府两院”工作开展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重要职权之一,而如何增强监督实效已成为地方人大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近日,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对馆陶县政府确定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一次监督,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3,(23):13-15
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在各种形式的监督中,人大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因此,法治政府的建设与运行,不能缺少人大监督。一是政府要正确理解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公民与法治》2013,(3):22-24
人大督查工作源于人大法定监督职权,是人大履行监督职责、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体现和形式,也是确保人大决策落实到实处、督促“一府两院”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怎样健全人大督查制度、如何做好人大督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人大监督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盐山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实施了“两卡一书”制度,探索出了一条强化监督职能,行使监督职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从一些地方情况看,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说,还是监督不力。当前,在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0.
加强市属区(县)人大监督职能武述仁,李元桩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些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在实践中对发挥监督职能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监督的范围和重点正在发生新的...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法律实施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的跟踪督办力度,探索建立人大监督工作后评估制度.”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工作中的“重头戏”.近年来,各级人大把加强监督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转变监督理念,创新监督方式,注重监督实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客观而言,监督质量不高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监督,一方面是法律监督。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是有成绩的,在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预决算,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以及人事任免等方面做了许多监督工作。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也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有了新的起色,但做得还不够。有的同志批评说,人大定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13.
人大作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核心机构,是我国政权体系的核心。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决定与执行的关系。因此,“一府两院”要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只有接受人大的监督,才能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法律监督职权,防止公权异化和权力滥用,推进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刘天纯  宇震 《江淮法治》2008,(13):50-51
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一直以来是人大制度研究和人大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在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工作,健全监督机制,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同时,也为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与时俱进地探索“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这一课题开辟了新的境地。为此,笔者拟从效力、效果、效应三个角度切入,就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依法行使好监督职权,增强监督实效,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在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中行使得最广泛、最经常、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项职权。监督工作在人大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一些地方的人大监督工作中存在着监督意识不够强,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监督  相似文献   

16.
对地方人大开展个案监督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行依法治国 ,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的监督作用。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重要职权。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 ,接受人大监督 ,是确保正确司法、公正司法的重要前提 ,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在强调人大监督作用的同时 ,却出现了一种与宪法与法律不相符的“监督”行为———个案监督。所谓个案监督 ,是指一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人民法院审理具体案件的司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已在不少地方性立法中得到了肯定。我们认为 ,这种个案监督将会带来许多弊端。(一)个案…  相似文献   

17.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政府和法院检察院进行有效的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之一。加强和改进这种监督不仅可以保证“一府两院”依法活动,而且可以促进人大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07,(12):19-21
财政预算是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但南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预算监督制度一直存在诸多缺陷,导致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的“软化”。处在基层的县级人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转变“豆腐预算”为“铁预算”,把好政府用钱的“闸门”,成为县级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期,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旁听评判法官庭审值得提倡。首先符合法律规定。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选举与产生,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和主体,代表人民旁听评判法官庭审,对司法工作实施监督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职权之一,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行使监督职权的具体体现和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的基础和中心,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人大监督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能否实现。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人大工作的加强和人大制度的完善,人大监督的新闻频频见诸于报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人大怠于履行自身职责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人大监督乏力。致使“一府两院”权力过分扩张,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