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药品购销中的“回扣风”有治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多次整治药品回扣违法行为,但药品市场“回扣风”却越刮越猛。一年前,国家工商局会同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纠风办统一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对药品回扣的专项治理;最近,这5个部门又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今年的药品回扣整治工作中加大执法力度。 人们在关心:药品购销中的回扣歪风何时能彻底刹住? 从“国药”难敌“洋药”说起 一位售票员的嗓子发炎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开了10片进口消  相似文献   

2.
形形色色的高额“回扣”,如今成了医药卫生系统不足为奇的怪现象,更是近期社会上议论颇多的话题.近日,记者在检察院、物价局等部门的配合下,对杭州等地的医院、医药站和药厂走访调查,追踪药品“回扣”的产生与蔓延,探寻刹住“回扣风”的基本思路.医药“回扣风”有多盛据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有关人士反映,尽管在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下各地近年采取了不少制止药品“回扣”的措施,但“回扣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刮愈猛,几乎到了公开流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程青 《瞭望》1995,(41)
都说“有什么别有病”.老百姓普遍反映现在医药费越来越贵.看个感冒咳嗽,药费动辄一百多.留神看一眼处方笺,沾边不太沾边的药名一串.都说药品有“回扣”,真不知医院多卖药卖出了多少甜头?8月23日,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四个部门联合颁发红头文件,要求坚决纠正医药购销活动中的不法行为.并且特别警告:“对顶风违法者要坚决严肃查处”.“下头”有意见,“上头”又发话了,药品回扣风能就此刹住吗?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最近,读到《瞭望》周刊2000年21期刊发的“从一名患者的经历着医疗服务”一文。该文认为医疗费的高昂主要是药费太高造成的,并认为,“医药不分在制度上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给药品‘回扣’留下了大多的空间。”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一直关心现在正在进行的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目前,药品回扣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深化医疗改革的一个重点。但是,我认为,仅仅在形式上杜绝回扣,降低虚高的药费,并不能对正在进行的“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全程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改革有本质上的促进。因为…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开展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的第六年,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风气得到了一定的好转。然而,在一些地方,医疗机构收受药品回扣的现象仍很严重。如有报道说,四川某人民医院,一位住院34天,每天只是简单地换一下药的普通病人,医院要13575.66元。病人“任医宰割”,叩问医生医德!当一个医生在给患者的病情“定  相似文献   

6.
药价虚高导致病患者负担加重,这是近年来老百姓反应最为强烈的一个社会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媒体多有披露,根子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医院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卖药的利润,所谓以药养医。顺理成章,药价越高,医院所得越多,医生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再加上全国医药生产企业过多,药品全面过剩,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使自家生产的药能够进入医院药房,厂家使出了浑身解数,高回扣、送红包蔚然成风,这些都要打入成本,于是通过打“新药牌”、“合资牌”以及换包装换批号,药价一路扶摇直上。苦了求医问药者。为了使虚高的药价降下来,有关部门开出两个“药方”:一是国家计委对部分药品家行政府定价,所谓“限价令”,二是由卫生部门牵头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两个“药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最终使病患者受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引起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强烈不满,确属始料不及。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有关各方,希望能对药价问题理出个头绪。  相似文献   

7.
程青 《瞭望》1996,(34)
长时间来,人们到医院看病都感觉药越来越贵,公费劳保医疗也开始对不少药限制报销,自费病人更是看不起病。医院创收一半是靠卖药,连许多医务工作者都认为“这很不正常”。尽管不少管理严格的医院一直在杜绝“回扣”现象,但因为“以药养医”,  相似文献   

8.
并不需要多大的力气,只要院长自己不收,即可管住一个医院,只要科主任自己不收,即可管住一个科室。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真正实现刹住药品回扣之风,还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9.
据上海市虹口区对区属的长城绘图印刷厂支付“回扣”问题的调查。目前,区属集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许多不符合财务管理制度的“回扣”不胜应付,难以承受。长城厂每年产值约200多万元,利润10万元左右,而需支付的“回扣”却要近6万元,占厂年利润的60%。进原料(纸张)要“回扣”,接业务要“回扣”,都是现金支付,只开收据,不开发票,连一向“清白”的某些全民企业和机关,现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回扣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回扣的性质罗玲聪一、什么是回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按照这个规定,虽然法律明确了回扣的性质,但并未对回扣的涵义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11.
“回扣”这个词儿,这几年我们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了。我代表单位花1万元买了你们单位的产品,然后倒塞给我1千元。这1千元就叫“回扣”,由我采购员悄悄装进了自家的口袋。谁给我的回扣多,我就买谁的产品,质次也罢,价高也罢,我是不很关心的。这,自然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生出的一个“怪胎”。而生活中的另一种“回扣”,未必已引起人们的警觉,实在值得一议。 张三被提拔当了某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药品贵”的最初印象来自医院。因为药品90%是通过医院开给患者。身为药品零售大户的医院,在药价潮落潮涨中的表现,是我们追踪采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药房托管”切断了医院同药品的联系,不再实行以药补医的医院,能否维持运转, 决定着托管能否持久运行为从根本上遏制医院“以药养医”, 导致医生开大处方,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南京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行“药房托管”改革。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药房托管”将医院的药品经营权交给医药公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从2003年开始,采用“药房托管”模式,在全国率先试行“医药分业”改革所谓“药房托管”,即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将药品采购权委托给具有专业化管理水平的医药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对药房经营收益实行按比例分配,从而切断医院与药品的经济联系。实行托管后,医院所有药品都由医药公司来配送,药房工作人员人事关系仍属医院。其目的是让  相似文献   

15.
药品销售中的歪风,使国家一年损失多少亿? 五花八门的让利,究竟因何而起? 回扣,使什么人中饱私囊? 假药,怎样靠收买打通销路?  相似文献   

16.
全国医疗改革试点工作将于明年初展开,这是全国上下关注的新举措。要让“新政”取得好的效果,除了要贯彻实行相关政策规定外,更要遏制医疗行业中的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有效预防医务人员职业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7.
李锋 《行政与法制》2002,(10):46-4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经营者为了更好地经营其产品,占领市场,而给予中间人佣金或者给予对方经营者折扣或者回扣的现象越发普遍。检察机关在办理贪污贿赂案件过程中经常碰到这类问题。正确把握“回扣”、“折扣”、“佣金”的区别,成为案件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钢都鞍山的东北角,有一家深受人们欢迎的医院——鞍山名医楼,它是由当地医疗界离退休主任、副主任医师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投资组建的股份制医院。记者最近在这里看到,有10多位“下海”过来的30多岁的医生,在各个科室里挑起了大梁。鞍山名医楼院长徐福样说,由各大医院80多位离退休医生组建成的这所医院,自1994年5月成立起推行“股份制”模式后,迅速抢占了周围的医疗市场,医院月平均收入达到30余万元,收红包、索回扣等不良风气几乎看不见。有关人士认为,在鞍山市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情况下,鞍山名医楼走出了一条社会办医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2,(13)
与降低药价紧密相关的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已经实施一年多了,医药企业对此项改革的评价是,不参加招标是“等死”,参加招标是“找死”,中标是“必死”。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痛陈  相似文献   

20.
张利 《瞭望》2004,(20)
贵刊的《药价问责》一文讲的问题关系百姓生活,而在我们这里原价6元一包的板蓝根颗粒,现在只卖2元;原价2.4元一包的牛黄解毒丸,现在只卖0.3元,在医院内开起“平价大药房”,凭处方前来购买药品的病人络绎不绝。“在医院看病,到药店买药”并不是老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