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税人是税收的主体,是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负有纳税义务,但在我国税收领域和整个社会环境中,长期仅重视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了法律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导致纳税人利益的损害。本文通过分析纳税人权利及其性质,指出纳税人保护的内容与必要性,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从而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2.
陈风 《经济与法》2001,(9):17-18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税法执行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必须同时注重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公民应了解相应的权利,并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我国目前普遍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的不合理现象。虽然我国《税收征管法》赋予纳税人权利,但纳税人对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却知之甚少。对纳税人权利进行确定和保护,成为我国税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纳税人的权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税收观念上的偏差,过于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及权益,保护不够,造成了立法中对纳税人权利规定不尽完善,即使税法中已规定的权利在执法中也没有得到完全实现。这种状况造成了纳税人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薄弱,从而维护自己权益意识也就淡薄。我国要建立现代意义的税法,应加强纳税人权利方面的立法及保护。本文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一、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广义上的纳税人还包括扣缴义务人。纳税人的权利是指纳税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应拥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税收司法审查制度是纳税人权利司法保护体系的核心。我国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正经受着来自税收立法层面及税收执法层面的双重威胁,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并不能为纳税人权利提供有效的救济,本文从建立和完善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建立税收司法审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有关纳税人权利话语的实践性议论和法律议论唤起了法学方法论的觉醒,但关于纳税人的权益如何构成一项公法上主观权利或宪法权利的争辩并没有被认真对待。如果直接从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切入,再加以层级化的结果,可以将之分为:自然权、宪法基本权利和一般法律权利三个层次,税法上的纳税人权利的主观公权利性质似乎没有疑问,但是宪法层次的纳税人权利面临着法律实践和理论的困难,在宪法解释学意义上所谓“纳税人基本权利”也许可以解释为宪法基本权利和纳税义务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公共物品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以及权利义务理论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正当性与必要性。文中指出在现代税收法律关系中,不应当仅仅强调纳税人应当负有的纳税义务,更应尊重与保护纳税人所享有的权利,如此才可协调征税纳税间的法律关系,促进征纳税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王家林 《法学杂志》2005,26(5):52-53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剑文同志近几年对税法学提出了一些新理论,比如税收债务说、税法要私法化、国家同纳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等等。在前不久“税收宣传月”期间,他从维护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在《中国税务报》上又两次宣传新理念(见《中国税务报》2005年4月6日和4月22日第5版)。他说:“纵览我国宪法,有关税收的条款只有一条,即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而这唯一的一条强调的只是纳税人的义务,而没有体现纳税人的权利。”进而提出只有把税收理解为债,树立国家同纳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观念,才能真正解决纳…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有国情下,纳税人权利被忽视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纳税人的权利救济问题也是十分严峻的,本文试通过分析纳税人权利被忽视的原因以及我国目前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不完善之处,对我国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培养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时,必须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培养公民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需要完善现有的税收法律体系、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水平、大力加强税法宣传工作。本文指出对公民作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税务机关的优质服务、公民对税收立法的参与、公民对税收使用过程的监督和完善的公共福利体系的建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论征纳权利——兼论税权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正文 《中国法学》2002,(6):144-154
征纳权利是税收程序法的基石理论范畴 ,对它的内涵、定位、分类、内容、征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相互关系等的科学揭示 ,是税收程序法乃至整个税法理论体系形成和理论创新的标志 ,对推动税收法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曾章伟 《法制与社会》2011,(31):267-268,279
涉税司法活动,采用税收司法鉴定提供证据作出公正裁判,既督促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也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目的是为了保护纳税^权利。税收司法鉴定具有公益性、营利的有限性、税收专业性、独立性、中立性、合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法律传统、税收立法现状以及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的缺陷等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必要性。提出以保护纳税人权利为出发点,重构税收理论,以恢复纳税人权利主体的身份;完善纳税人权利方面的立法,以改变纳税人权利义务不对称的现状;增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权利意识;修改完善个人所得税法的具体措施;完善纳税人权利救济系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的制度措施,以此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3.
论纳税人宪法权利之享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的征纳关系中,纳税人作为义务方。这种认识误区与我国具体的税收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物。根据税收的最初由来、契约观念、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等原因,可以得出纳税人享有民主立法权、民主监督权等宪法性权利的判断。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明确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建立相应的听证制度、申诉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等等来保障纳税人宪法权利的实现。转变纳税人纯义务地位观念,认识到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对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定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便并有利于纳税人为核心内涵的纳税便利思想,应贯穿于税收立法与税法实施的全过程,并作为一项基本的税法原则固定下来。在事实层面,纳税便利原则以多种表现形式存在于我国现行税法规范之中;在价值层面,纳税便利原则强调从保障纳税人基本权益的视角进行税制构建与税法实施。纳税便利原则根植于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与人权保障原则,主张国家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与其履行纳税义务相匹配的便利条件,税收立法确定、简便、易懂,税收执法规范、科学、以人为本,是形式方便与实质有利、征税便利与纳税便利的有机统一。纳税便利原则与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效率原则、量能课税原则存在联系与区别,对改善我国税收法治环境、规范国家税权、完善实体税制及征管机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首闻无论是税收立法抑或税法研究,纳税人的权利都往往易被忽视,尤其在片面强调“国家本位”和不当理解“国税优先原则”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何有效地配置征纳双方的权利,如何公平地确定纳税主体的各项义务,这始终是税收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方...  相似文献   

16.
救济制度相对于权利主体而言属于二次权利,是法律规制的第二道防线,是构建完整权利群的应有内容。反倾销税税法关系中的主体多元化,利益纷繁复杂,在征收反倾销税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利益冲突。由于我国截至目前的实践较少,加之救济规则本身的模糊,反倾销税的权利救济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从税法的角度进行界定和完善。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反倾销税救济制度的理论成因,解析了这种特殊性质的税收争议,并对反倾销税征收行为性质进行了界定,从税法的角度正确理解反倾销税的救济制度,有助于反倾销税救济制度的规制和完善,保障和促进我国反倾销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税收征收管理法》是税法体系中一部重要的法律,对其进行妥适修改,能促进税务行政机关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更好地保障纳税人权利。无论是基本理念,还是具体制度,发达国家在税收征管领域都有诸多经验值得我国镜鉴。对该法的进一步修改,应着力于改革"两个前置"和税务代理制度,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制度,并解决好与相关法律的衔接问题。根本上看,从理念到制度,都应体现出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实现税收征管领域的"良法美治"。  相似文献   

18.
杨之刚 《法人》2004,(5):34-35
要提高纳税人遵从税法的程度,就必须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税收征管水平不高,缺乏对纳税人的有效监督,纳税人遵从税法的程度将不会有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税收之债的确认是指依法享有税收确认权的主体对纳税人的法律地位、税收法律关系或税收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的行为。二战以后,在税收之债的确认原则上,出现了由课税机关中心主义向纳税人中心主义转变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就是普遍确立了纳税申报制度。我国现行税法主要规定了纳税人自主确认、行政确认和司法确认三种税收之债的确认方式,但从实际执行的效果来看,这方面的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而完善的方向就是在根本依赖全体纳税人纳税意识普遍提高的基础上,确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纳税制度。  相似文献   

20.
信息权是纳税人正确行使程序权利、积极参与纳税程序的基本保障。对于信息权的内容,《税收征管法》从权利角度进行了正面阐述。然而本文认为,应从义务角度探讨,才能更好地了解信息权的实质。目前我国纳税人的信息权仍未得到充分保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税务机关的义务和问责。文中建议引入西方税收程序法中的"信任原则",同时应为"信任原则"规定严格的法定条件,既保护善意纳税人,又严防恶意纳税人滥用"信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