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国际环境争端日益增多,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国际法院作为国际社会主要的司法机构,在解决国际环境争端、维护世界秩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国际法院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常常陷入被动状态。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典型案例可知,国际法院存在管辖权受国家保留权的限制、主权国家不执行国际法院判决、国际法院审理不公正、司法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与国际社会解决环境争端的多种方式与司法机构的多样选择、"主权至上"原则下国际司法手段的有限性、大国政治博弈对司法公正性的影响以及国际法院自身的司法程序与效率问题等原因相关。应加强主权国家对法院的信任与利用,增强国际法院的执行力与公正性,提高国际法院解决环境争端的司法效率,以增强国际法院解决国际环境争端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岛礁主权争端事关领土主权、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争端,是考验各国国家治理能力的试金石。通过梳理发现,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国际司法解决、政治手段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军事手段武力解决、全民公决等模式应对岛礁主权争端,这些模式是各国应对海洋岛屿主权争端的常规做法。总结梳理这些做法,对于我国应对和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岛礁争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8,(2)
中越两国在北部湾地区的争端一度对两国正常外交造成了严重阻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以及共同管理与合作开发的双赢思路,通过双边谈判的争端解决方式,在北部湾划界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当前,南中国海海洋划界争端不断升级,争端范围涉及岛礁及附近水域、专属经济区划界、历史性权利以及大陆架与海底资源开采等方面。对此,可以借鉴中越解决北部湾海域划界争端的模式,坚持双边谈判与多边沟通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合作开发南海,共同维护和平,早日实现南中国海海洋划界。  相似文献   

4.
布尔奇科是位于波黑北部的一座小城,控波萨维纳走廊,扼东西南北要冲。在漫长的波黑战争中,这里的每一片杜鹃花瓣上几乎都渗透着殷红的鲜血。前不久,布尔奇科再次吸引了国际舞台的聚光——国际仲裁法庭将对该地的归属做出仲裁决定。 说到仲裁,就不能不提到争端。在国际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之间的争端一刻也没有停息过。这里且不去探讨争端的原因和结果,仅谈谈解决争端的办法。在国际社会,争端一旦成为事实,争端各方就得寻求解决争端的途径。除了争端继续发展并最终演化为武装冲突外,解决争端不外两种途径:一是政治解决办法。通过由争端各方或其他有关方面参加的会谈来解决。二是法律解决办法。通过国际法院或仲裁法庭来裁决。所谓法律解决,是指一旦裁决做出,争端各方必须遵行。那么,是不是当事国在政治解决办法不能奏效时都负有通过仲裁等法律解决的义  相似文献   

5.
伟达 《同舟共进》2012,(11):29-30
东亚形势近几个月来因为几个岛屿的主权争议而闹得沸沸扬扬,且都与日本有关,也引起了欧美媒体的注意。西方有舆论分析,在东亚,表面上是几个岛屿的争夺,深层原因则是关于海洋通道、海洋资源和国家实力的博弈。虽然中国在西太平洋与南中国海均面临领海及有关岛礁主权争端问题,但仔细审视,越南、菲律宾等国制造的麻烦,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受到岛屿争端和朝鲜半岛安全形势的影响,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异常复杂多变。基于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特别是海洋安全形势复杂化,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周边海洋利益日益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游博 《长白学刊》2006,(1):27-29
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上划分及油气田开发的矛盾是东海海洋权益之争的主要表现。争端的原因有:日本对东海自然资源的觊觎;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对政治、军事大国目标的诉求;推进海洋战略的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合作是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环境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是国际环境法缺乏保证执行、遵守和争端解决的有效手段.国际环境法律责任在主体、调整范围、适用领域、归责原则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强化了国际环境法的效力,彰显了国际环境正义,使得环境领域的国际条约得到遵守和有效实施,弥补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环境法理论的缺陷.国际法院判例和国际社会法律实践都证实了国际环境法律责任对全球环境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上划分及油气田开发的矛盾是东海海洋权益之争的主要表现。争端的原因有:日本对东海自然资源的觊觎;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对政治、军事大国目标的诉求;推进海洋战略的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台作是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曹群 《时事报告》2014,(7):30-31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政府照会中国,声明将把与中国的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2月19日,中方表示对该照会及所附通知不予接受。6月21日,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附件七的仲裁程序成立了五人仲裁庭。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向仲裁庭提交长达4000页的诉状,指控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违反《公约》,并以《公约》第121条“岛屿制度”为依据批评中国声索海域过多。  相似文献   

11.
徐京西 《人民论坛》2014,(14):75-77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及区域间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争端解决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外交的中心内容。作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两种争端解决机制: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各具特点,各有利弊。文章将比较这两种争端解决机制的异同点,分析其各自利弊,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区域的争端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及区域间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争端解决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外交的中心内容。作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两种争端解决机制: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各具特点,各有利弊。文章将比较这两种争端解决机制的异同点,分析其各自利弊,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区域的争端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石杰 《政策瞭望》2003,(8):34-35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协调解决成员间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及其相互之间出现的贸易纠纷与争端。世界贸易组织行使贸易争端“国际法院”的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健全,适用范围广泛,负责审理争端的专家条件严格,具有明确及统一的程序、规则和时间限制,审理较为公正、迅速,呈现出多边化和司法化趋势。“反向”协商一致通过的规  相似文献   

14.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争端解决条款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京 《求索》2010,(12):155-157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关系的公约。强制性的争端解决程序是《公约》的独创和特色,但其有悖于《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水法文件所确立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不符合国际社会水道争端解决的惯例和实践,也不利于实现《公约》本身的目的和宗旨。我国作为众多国际水道的上游国,应当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水道协定的形式明确水道争端的解决规则,规避《公约》强制性争端解决程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权力转移理论的惯有论调是中国权力在接近美国时或实现对美国的权力优势替代后将挑战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而权力转移理论则关注更有意义的国家间合作,认为权力的整合将使权力效用最大化。中国的自我定位是体系内国家,以满意型国家的姿态积极融入国际体系,遵守体系内规范,从事体系内国家的规范行为。关于南海争端,中国的"九段线"、西沙群岛基线、"搁置争端、共同开发"方案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倡的"海洋自由"原则和公平解决海洋争端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权力转移理论的惯有论调是中国权力在接近美国时或实现对美国的权力优势替代后将挑战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而权力转移理论则关注更有意义的国家间合作,认为权力的整合将使权力效用最大化。中国的自我定位是体系内国家,以满意型国家的姿态积极融入国际体系,遵守体系内规范,从事体系内国家的规范行为。关于南海争端,中国的"九段线"、西沙群岛基线、"搁置争端、共同开发"方案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倡的"海洋自由"原则和公平解决海洋争端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的主权归属问题,韩日两国又起争端。近日,双方经过激烈讨价还价之后达成临时性解决办法,阻滞了两国对抗的升级,但并未解决两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的根本矛盾。韩日两国间的海上争端随时会重新爆发。  相似文献   

18.
角力黄岩岛 南海需要“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岳峰 《小康》2012,(5):60-63
南海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海洋问题、领土主权问题、岛屿争端问题,它越来越多承载了多国经济安全及战略安全问题。中国应如何突破南海问题?南海的未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面前展现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之间关系,其倡导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互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从而实现和平共处,逐渐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府在向自己的人民提交成绩单并做出新年规划,同时也是向全世界说明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契机。新一届政府履新一年以来,外交工作颇有建树,当然还有相当多复杂棘手的矛盾需  相似文献   

20.
入世,意味着更加开放。对我国企业来说,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充满机遇和挑战:机遇是潜在的,要努力才能抓住;挑战就在眼前,要主动去应对。入世,意味着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尉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在遇到贸易争端时,企业还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合理地解决与其他世贸成员的经贸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