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铂程 《当代思潮》2012,(10):45-46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和最安全的环境。然而,最近一个美国科研机构发布了它们对24名中国湖南省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结果,引发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环境、健康和法律的轩然大波-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转基因大米的实验对象吗?  相似文献   

2.
柳鹏程 《理论月刊》2005,(12):82-84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生活的需求,再加上一些行政政策法规的因素,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消费者的食物链.消费者在消费这些食物时了解它们的转基因属性吗?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居民的抽样,考察了消费者对食品的转基因特性的了解程度,从不同层面证实了消费者在转基因食品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对提高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消费信息对称性作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追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东 《前沿》2004,4(12):206-210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方法不能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也存在生态风险,还可能会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策略是在社会与技术的复杂相互作用中找到合理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面临着巨大的争议。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环境恶化,要想养活更多的人口,转基因似乎成为了人类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是重大问题。就我国目前来看,在技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应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同时面对转基因商业化的浪潮,我国应该建立“基于产品而不是技术”的监管模式,再加以“生态保险”和“食品安全保险”等方式,提高转基因产品抗风险能力,力图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通过转基因的应用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使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技术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则美国研究机构在湖南儿童身上进行人体转基因试验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著名的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表示.今年8月1日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论文《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表明.  相似文献   

6.
<正>杰弗里·M.史密斯是美国"说明转基因生物产品健康危害"的首席代言人。2003年,他写了《种子的欺骗》,阐述转基因食物严重而未知的副作用。2007年,他又在新书《转基因赌局》中,揭露了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试验的内幕。1996年,柯克·阿兹维多应聘进入孟山都公司,其工作是销售转基因作物,那时并不是加薪吸引了他,而是孟山都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夏皮罗的著作成为了他应聘的动力。夏  相似文献   

7.
赵庆东 《前进论坛》2014,(11):50-51
<正>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虽然各国目前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这说明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技术因素之外,还有生态健康和社会伦理等因素需要权衡。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  相似文献   

8.
王石川 《北京观察》2013,(10):27-27
9月18日,美国塔夫茨大学就“黄金大米”试验发表声明,“对此事件造成的违反既定协议和标准的行为表示歉意”。消息传到中国,不少人喜不自禁,特别是一些对“黄金大米”、转基因食品抱有极大成见的人,更是陷入狂欢之中。且慢乐观!所谓的道歉,也许属于误读,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的英文声明,可知他们不是道歉,而是遗憾。当然,不必过多纠缠于此。  相似文献   

9.
方新 《中国人大》2010,(5):21-21
在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之外,近日网上讨论得比较多的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最近农业部批准了水稻和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作物转基因的生产许可证,在国际上,对这种大宗的主要食用的转基因农作物批准生产许可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新宠,由于优势明显而得到迅速发展,但也被认为具有潜在的高风险。转基因食品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争议,因而需要通过立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美国、欧盟的现有制度对我国当下的转基因食品立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应在保障转基因食品开发及保护环境的同时,加强立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食品扑面而来自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生产并走向商品化以来,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200万公顷猛升到2001年的5260万公顷,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2%,其中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就占全世界的99%,余下主要集中在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和南非,全球已有20亿人口消费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2-73
近来。由于农业部去年底批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2月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顺应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之举。对待转基因产品,应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质疑和辨析,本刊综合新华社等相关报道,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旭 《小康》2010,(5):55-57
虽然至今尚未出现健康受损事件,但超四成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接近2/3的人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品;虽然转基因作物的环保价值也在被强调.但种种意外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对这个新物种充满疑虑.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技术在美国和欧洲的认知及传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晶 《前沿》2006,(2):204-208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技术的世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引发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现已被逐步应用于医学、农业等方面,转基因技术、药物设计、基因疗法等新兴技术正走向实用。农业利用转基因技术,不断培育成功转基因谷物、大豆、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作物,为人类解决粮食、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和伦理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引发了激烈争议。由于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和它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缺乏认识,以致对科学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美国和欧洲制定了严密的法律法规,在积极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通过教育、媒体宣传,大型的教育计划等手段让公众了解转基因技术。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水平是促进国家繁荣、提高公共决策和个人决策的质量、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孟雨 《前沿》2011,(1):110-11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转基因食品本身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确认和经济、文化等因素,由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世界贸易组织下的TBT协议、SPS协议、TRIPS协议对转基因食品贸易问题的规定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规定有冲突的地方。中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大国,要积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谈判,参与制定新的规则,大力发展我国的转基因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6.
<正>有的人相信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有的人不论相关机构怎么证明都不愿吃转基因食品。选或不选,是每个人的自主权。不过,面对身边琳琅满目的食品,许多关心健康的消费者发愁,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转基因?生活中有无可能完全避免转基因?那些在网上流传甚广的鉴别转基因食品的方法正确吗?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视野下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主要涉及三类人群,即专家学者、决策者和普通公众.由于各类人群所处的立场不同,转基因食品给他们带来的潜在或现实利益不同,再加之不同的人群在知识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评价,从而进一步影响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包括未来对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各种不同因素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合理性与一致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生物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争论焦点集中在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问题上。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激烈争论凸现了新时期科技管理对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也反映了我国在科技管理上的“两个滞后”和“一个忽视”。即科学技术应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科学技术的信息披露、沟通和共享上的滞后,对高新科学技术产品成果的配套性研究的忽视。对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问题,要在进一步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理性、全面地对待和判断。  相似文献   

19.
《警察技术》2011,(6):79-79
荷兰专家研制成功了可能是目前最坚固的人造皮肤,它甚至不会让子弹穿透。研究人员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山羊,这种山羊能够生产出具有蛛丝蛋白的羊奶。在羊奶中加入一种特殊的溶剂后,就能提取到大量的蛛丝纤维。这种蛛丝纤维比凯夫拉尔纤维还结实,强度是钢的10倍。将这些纤维纺纱编织就能制成所需要的超强人造皮肤。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3,(7):92-93
转基因是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划时代科技,还是毒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生物武器"?随着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安全证书,有关转基因的争议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