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春风送暖的美丽时间,我们去探望在荷兰工作的女儿,恰好赶上荷兰的全国读书周活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到了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荷兰在每年3月上旬举办的全国读书周活动,也是响应这些倡议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把读书当作人生大事,争取时间多读书,寻找机会多读书。”这是智利著名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对其子女的要求。聂鲁达一生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无论从事社会活动,还是当外交官、当议员,都把读书当作人生大事,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情况是在不断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党中央一直将加强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对待、来倡导、来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全市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讲廉洁、讲诚信”的良好氛围,多年来,上海市纪委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以“读书修德、以德誊廉”为主题的“读书思廉”活动,各单位党委(党支部)和纪委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思廉”活动。  相似文献   

4.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10):57-57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推出2008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以“直接向大师学习——阅读与人生”为题,与300多名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劝诫大家,要多读书,少看电视,少上网:多读经典,少读畅销书;多读原著,少读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首先须说明的是,周国平先生的“劝诫”,是辩证之言,他并没有要求大家放弃了电视、上网,丢弃了畅销书,舍弃了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希望大家在“多”与“少”之间找好平衡,使之协和。而其之所以如此言之,自有其凿凿之理。  相似文献   

5.
<正>响水县政协认真贯彻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要求和省市政协开展“书香政协·同心筑梦”委员读书活动部署,制定印发委员读书活动通知,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全体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在读、学、思、悟中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提升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政与读书     
范东波 《当代广西》2011,(16):47-47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历来都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读书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大事来抓,几代领导人都对读书学习作过重要指示。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把读书学习提升到党的建设层面,这对于在全党、全社会掀起读书热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保振 《政策》2010,(4):59-59
读书是件幸事、福事。毕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但现在的问题是.知识爆炸书太多,工作繁忙时间少。如何在这种“多”与“少”的矛盾中去读书,当然有个选择问题。“异而读书”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8.
陈元邦 《政策》2010,(11):59-59
好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这里的"好",是喜好、爱好。读书,应当是建立在爱好之上的一种自觉。不吃饭人则饥,不读书人则愚。中华民族是个善读书的民族,自古以来,流传着匡衡墙上凿洞“偷”光读书、孙敬“悬梁刺股”读书、车胤借“萤光”读书等故事。读书有功利与非功利之分。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科学准确地回答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读书等三个重要问题,为引导领导干部坚持读书、在全社会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促进作用。但也有基层干部认为,要坚持读书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只要把具体工作干好就行了,读不读书没有什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座美丽之城,满城榕树,鼓山苍翠,西湖澄澈。这是一座文化之城,人们遵从冰心老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叮嘱,“三坊七巷”书声犹闻,“书香门第”、“读书明星”不断涌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赋予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魂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背后,是一座走过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对“开风气之先,创天下永福”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凑巧,4月23日,多位世界文学巨匠和多位著名作家要么在这天辞世要么在这天出生。“倡导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直致力于推动读书生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相似文献   

12.
近日,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如何读书”作了专题讲窿,这是省政协开办“政协讲堂”以来的第三讲。在讲座中,段惠军就读书的意义、作用,如何培养读书习惯,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等作了悉心讲解。他指出,读书可以开卷有益汲取丰寓的知识,读书可以人生借鉴汲取处世的经验,读书可以怡情悦性疗愈身心的倦态。  相似文献   

13.
《上海机关动态》2007,(3):23-23
市建设交通两委机关青年读书小组于2003年初开始创立。这是一个自愿报名参加的、开放的、多元活动方式的青年读书小组,并在下面分三个小组。机关党委定期召集读书小组组长和分组长了解情况.研究工作,加强指导,鼓励他们自主开展活动。机关党委每年定期举办“知识与创新”系列讲座,开展“荐好书、读好书”活动,举办读书论坛,给予读书活动充分的精神食粮和知识源泉。每年开展机关全员参加的主题活动。如“回顾、展望、责任”主题活动;“讲道德、树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主题活动;“为市民服务、为群众解难”主题活动;以及“我为地铁保畅出份力”志愿者活动。还组织青年干部赴井冈山学习考察,  相似文献   

14.
谈学习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痛苦。但世界永远属于“喜欢读书的人”。你要想拥有世界,再痛苦,你也得去读书。  相似文献   

15.
何谓“人文精神”?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何谓“人文精神”?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也许“关门读史”太久了,变得“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并非已超然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好相反,是因为身列穷教书匠,只能把多多读书当作觅食法门。但终于觉得不对了,倘若读书总是阔略不拘,也于饭碗大不利。眼...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强,很多同志有自觉读书的习惯。然而,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不少干部平时基本上不读书、不看报。究其原因,一些同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会吃亏”的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17.
谭宜平 《当代广西》2009,(12):27-27
近期,关于读书的话题很热。在“世界读书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号召全区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做读书思考、提高能力的表率。  相似文献   

18.
王华超 《群众》2009,(9):79-79
近几个月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注干部读书,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成为新时代的“劝学篇”。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第二个最有影响的杰出的教育家朱熹在他的《朱子读书法》中提出了读书六法。1.循序渐进,指读书必须按照次序,逐步推进。如他在论述“精”与“博”的次序时说:“凡读一件便精这一件。一件看得精,其他书亦易看……”2.熟读精思,指读书既要读得熟,又要精于思考。朱子曰:“凡读书且要熟读,不可只管思。读得通贯后而义理自出。”3.虚心涵咏,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不能穿凿附会。朱子指出,读圣贤书不能杜撰,不能想当然,要像用秤去称东西一样。4.切己体察,是指读书穷理,要体现在自身的修…  相似文献   

20.
——明确“诵读”目标。全民诵读活动以“读书、益智、明理”为主题,以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围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共识,全面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