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抑制房价的房市调控不可能让百姓买得起居住房,只有实施住房保障政策,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使房价回归合理区间水平,实现房市的调控目标,才能实现户户有房住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给2012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定基调,也是2012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任务。如果这个目标不达到,房地产宏观调控就不会停止。当前房价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魏冷 《现代领导》2005,(6):14-14
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房价置一片呼“跌”喊“崩”之声于不顾,不依不饶地全线飘红。今年全国”两会”以后,政府陆续出台了包括“禁止转按揭”、“征收营业税”等一系列旨在稳定楼市的“组合拳”,这些房产新政深得人心。然而由于房产商与炒房客.甚至包括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暗中设障,房价依旧在高位运行。如今,这些城市的房价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心中“难以承受之痛”,百姓怨声载道。这就涉及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的目的:究竟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还是促使房价合理回落?  相似文献   

4.
魏冷 《现代领导》2007,(12):14-14
近年来,为遏制房地产业过热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然而,在“新政”等一系列“组合拳”的重击下,房地产业发展过热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房价攀升之势有增无减。一些城市的房价屡破“记录”。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持续攀升的房价导致广大市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呼吁加强调控、促使房价合理回落的声音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5.
魏冷 《现代领导》2006,(4):17-17
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中央政府厉行“房产新政”.大力整饬房地产市场。广大百姓期待房地产市场从“泡沫”走向“纯净”,房价从“虚高”回归“理性”。然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个别地方矗府官员却逆势而行,以“防止崩溃,保持稳定’’为由。力挺高位房价。一场多方参与的博弈由此展开,房地产市场暗流汹涌,扑朔迷离。前景难料。购房者的“春天”远未到来。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新华网看到文章《房价离“理性回归”有多远?》,文章的内容其实平淡无奇,倒是标题取得醒目悦人,虽然“理性回归”是四个很平常的字,但正好体现当前调控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尴尬局面的根结所在。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4,(8):51-51
韩俊在《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23期撰文认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房价持续上涨、房价过高等问题,损害了民众合法的住房权益。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对我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韧于东海之滨宁波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9.
2007年底以来,在市场承受力以及土地获取成本的双重压力下,曾经创造过无数“地王”神话的各大城市土地拍卖市场开始显得异常冷清。地价如楼价的孪生姐妹一样.开始选择观望和回归。这是否预示着土地价值的理性回归.土地市场即将进入所谓的“拐点”?国内地价的走势又将如何演绎?随着地价的回落,房价是否也将大面积应声而落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报纸、电视上一直都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片声讨。声讨之后,就有无数的专家、业内行家、政府公务员等跳出来说“2005年房价必降”“2006年是房价终结年”“2007年房价必降的N个理由”等等。这类预言一般都很受追捧。可是,这些“房价必降”的预言都落空了。  相似文献   

11.
市县     
海口 首次实行“限地价、竞房价” 8月12日,海口市西海岸新区(长流组团)南片区地块以“限地价、竞房价”的方式拍卖出让。这是继北京、广州等城市采用“限地价、竞房价”的出让方式后,海口也首次采用此种方式。“限地价、竞房价”的拍卖交易方式,是在确定地价的情况下,以“价低者得”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收入高了,治安好了,找工作容易了.政府给的补贴多了.肯听老百姓的意见了.不过赌场也多了,房价也高了”。谈起澳门回归十年来的变化,郑炳坤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大串儿。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大》2007,(8):1-1
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国八条”到“国六条”再到“国十五条”,政府接二连三地”出招“依然难控房价持续高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3%。居高不下的房价,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月,台湾行政部门“研考会”举办的“十大民怨”网络票选,“都会地区房价过高”成为民怨之首;四年后的2013年12月,在野的民进党也公布了当年的台湾“十大民怨”,“住宅政策混乱,高房价压垮人民”位次仍然高居第四。近年来,为抑制房价、解决都会地区房价高涨等问题以消除民怨,台湾当局不断祭出调节房市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数字&声音     
《小康》2007,(6):14-14
“停车费应像房价一样飙升才合理。”;“要是我真的违章了,她们拦住,我也心甘情愿的。”;黄河流域污水处理量仅占排放总量的14%;我国医疗费用6年增长40%;我国70个城市首季新房价格上涨6%;……  相似文献   

16.
苏枫 《小康》2012,(6):66-67
现在,中央、地方政府对房市都有一种纠结的心情:既希望房价合理回归,又希望房地产市场不要"硬着陆"。所以,必须在防止硬着陆与防止反弹之间找到一个合理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策划人语:在中国,可能没有哪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受到“举国关注”。谈到房产,必谈房价。谈到房价。中央以及各地政府忧心忡坤;谈到房价,众多的开发商喜笑颜开;谈到房价,老百姓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8.
《现代领导》2007,(9):16-16
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今年5月以来,北海、兰州等中西部省区市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重庆市6月份,14天内商品房均价上涨7.8%。房价为何“葫芦没按下又起了瓢”?究竟谁是助推新一轮房价疯涨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9.
近期.有关上海房价的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争论缘起于上海市社科院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表明.2007年3月,上海市房价6年来首次下跌0.5%。据此,一些专家作出了上海房价已进入“正常”范围,宏观调控已经“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刘彦华 《小康》2014,(5):35-37
京津冀一体化提速,环京地区房价要涨,北京房价要降?喊了这么多年的“狼来了”,至今仍未见“狼”来。更多的购房者愿意信其有,但却等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