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徐波  郑岚 《台声》2003,(12)
11月17日晚,首届“施琅杯”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颁奖晚会在福建晋江祖昌体育馆隆重举行,拉开了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系列活动的大幕。由中国音协、福建省文联、福建东南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施琅杯”中华闽南语歌曲电视大赛于今年三月开赛,在曲《望春风》。海内外设立了13个选拔赛分赛场,吸引了1200多位歌手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14名歌手和3个组合脱颖而出,来自马来西亚的丁俐芬和厦门歌手张金挺摘取金奖桂冠,台湾的林仓键、厦门的吴月梅和泉州的郑杰、李璇璇获得银奖,来自加拿大的卢婧等选手分获铜奖和优秀奖。大赛还由听…  相似文献   

2.
孙琼如 《台声》2003,(12):35-37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8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中广受喜爱。闽南语歌曲,是“土歌”,是“乡音”,它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如今二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多少人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土歌”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理想,“土歌”曾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而在海峡两岸、在海内外闽南文化交流中,多少台湾人又是凭借闽南语歌曲这一“乡音”,去寻得同根、同宗、同源亲情的。闽南语歌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上的维系,一种文化上割不断…  相似文献   

3.
闽南乡亲遍布世界,近8成台胞的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深受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的喜爱。闽南语歌曲,是“土歌”,是“乡音”,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今天,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无不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土歌”给他们的童年带来欢乐,“土歌”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在海峡两岸、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也跟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1826年以来海峡两岸闽南语歌仔册之版本的收集和收藏、传本的原型和同型、文本的用韵和用典、读本的用字和用语及唱本的声调和曲调诸问题提供若干参考的资讯和思考的线索。闽南语歌仔册属于活态文化(living culture),迄今仍然存活于海峡两岸之闽南语方言区,存活于民间;闽南语歌仔册是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传播的一种载体,闽南语歌仔册在日据台湾时期广泛流传于海峡两岸之闽南语方言区的史实表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即使在日据台湾的50年间也不曾“阻断”或“隔绝”。  相似文献   

6.
庄永明 《台声》2002,(6):40-41
台湾的民谣源远流长,各族群各有其以母语表达的传统歌谣。闽南人是台湾最大族群,闽南语系遂成本土“强势语言”,闽南歌谣因而被多数人泛称为“台湾歌谣”或“台湾歌曲”。台湾传统民谣有民间小调、本土戏曲和源于中原的歌乐。反抗日本殖民霸权的民族诗篇,也是台语创作歌谣的先声日本殖民统治后,校园里开始教唱“国语”歌曲,台湾学童纷纷唱起“君之代”、“六氏先生歌”和日本童谣。20年代,非武装抗日民族运动勃兴,几首代表“爱台反帝”的社会运动台语歌曲,成为“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巡回各地时鼓吹民族意识的有力“伴唱”。例如以…  相似文献   

7.
曾学文 《台声》2001,(3):35-36
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流行乐坛中,闽南话歌曲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经久不衰。凡是在台湾流行的闽南话歌曲,很快就会在大陆福建闽南地区流行。极为奇特的现象是,普通话或广东话流行歌曲,接受的对象基本上是以一个年龄层为主,比较容易在年轻人中流传,而闽南话歌曲的流行,虽然因语言的限制,流行区域以闽南话地区为主,但每一首流行的歌曲,则常常跨越青年、中年的年龄段,甚至老年人。无论是青年人、中年人或是老年人,都能深刻感悟《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曲的精神力量;哪一个伤心别离人不理解《车站》这首伤感的歌 在浮华的世间中更…  相似文献   

8.
虎年元宵期间,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在台胞主要祖籍地、侨乡古城福建泉州热闹上演。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嘉宾在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泉州欢乐闹元宵。  相似文献   

9.
闽南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它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约占台湾全省人口的75%)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一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统计,全球讲闽南方言的约有5000万人。由于闽南方言保留较多的古音、古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引起海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在海峡两岸人民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透过闽南方言的研究,不仅能寻觅更多的知音,而且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更有现实意义。闽台同源血脉相连袁家驿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说:“中原人民迁移入闽的过…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是生活在厦门、泉州、漳州地区的闽南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创新的地域文化。闽南滨海的地理环境和外来文化的融入,多元文化的双向交汇的丰富性和特殊性拓展了闽南文化,使闽南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黄土文化、具  相似文献   

11.
闽南语正面临严重弱化 闽南语是根源于河洛话的汉、唐古音,为语言学界公认现存汉民族众多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闽南语遍布闽南、台湾、雷州东部、海南半岛北部等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原本是很强势的语言,但是到了最近几十年以来,却严重弱化,正面临继续消萎、灭亡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以其数量类别的繁多和有异于五大宗教的特色而引起各界的关注。其中,泉州通淮关岳庙则是闽南最负盛名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一。它位于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有着千年历史,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历来作为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关岳文化,其精神精髓是“忠”、“义”2字,“忠”就是忠于祖国,“义”就是民族大“义”。关岳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可贵人文特质。关岳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文化起源于中原,发展于闽南、台湾及潮汕、海南部分地区,融合并体现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神韵和精髓。经过一代代闽南人的创造、挖掘、传承和弘扬,逐渐形成了上接中原吴越,下续中国台湾、海外,具有鲜明特色、丰富内涵的闽南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凝聚着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和力量,是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巨大动力。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造就了闽南以及相关地区人民独特的品格和气质,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中,土司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铸中华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各民族向心力的文化符号,是中央王朝有效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5.
中原河洛文化是华夏民族根性和母体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史上河洛郎不断南徙闽粤赣台,衍生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和台湾文化。开漳文化虽属于地域性族群文化,却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与衍支,对台湾文化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统促会副会长罗豪才,中国统促会执行副秘书长李路出席在福建漳州举行的“宏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座谈会。中国统促会出席“宏扬闽南文化 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一时失志毋免怨叹、一时落魄毋免胆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总嘛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歌词意境鼓励人们要坚定信心、敢于拼搏,正能量的歌词广获海峡两岸各阶层民众的喜爱,成为两岸最受欢迎的闽南语流行  相似文献   

18.
前言 2007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并命名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家对文化遗产进行活态的、整体性的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生态包括了泉州、厦门、漳州三个设区市区域内保存较为完整的闽越文化、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直接辐射台湾、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政协天地》2012,(8):10
2007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并命名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家对文化遗产进行活态的、整体性的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生态包括了泉州、厦门、漳州三个设区市区域内保存较为完整的闽越文化、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直接辐射台湾、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闽南方言直接来源于福建厦、漳、泉地区,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北部人口稠密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全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熟悉并运用它从事社会交际活动。而由于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新文学和闽南方言的关系一向比较密切,即使异族入侵时期,多数作家仍运用闽南方言进行文学创作,随着台湾新文学道路的拓展,闽南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对于营造作品的乡土特色尤为明显。选用富有表现力的闽南方言词语刻划乡土人物,使之充满浓厚的乡土韵味,这是乡土作家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