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监狱始建于1907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解放前旧政权下的吉林监狱曾是关押爱国志士的地方,广为人们熟知的朝鲜领袖金日成和抗日联军将领赵尚志就曾在这所监狱关押。解放后,中国监狱对罪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五十年代,成功地改造了一批伪满战犯、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创造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人间奇迹。近年来,在省司法厅和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吉林临狱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犯罪改造质量为中心,以确保临狱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为保证。深化监狱体制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改造罪犯的新途径、新办法,依法治监,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为地方经济改革和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吉林监狱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监狱系统的前列,2006年获得全省监狱系统"三争"目标考核综合第一名,连续6年实现了监管安全无事故,两次被省人事厅、省政法委授予"全省模范政法单位"称号。今年又喜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状",是全省监狱系统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临狱。吉林监狱还曾获得过"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先进单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10余项荣誉称号。监狱党委一贯坚持"坚强团结、廉政勤政、无私奉献、勇创一流"的工作信念,倡导创建"节约型监狱",率先从自身做起,在各项工作中带头遵章守制,带头秉公执法,带头廉洁自律,带头塑造形象。全体民警在班子的带动下,从严从难要求自己,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使监狱建设不断出现新局面。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警队伍,多年来,吉林监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治警强兵。近年来,又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监狱"理念,以严格的培训制度规范民警的学习态度,以复合化、多层次的培训内容提高民警的学习兴趣,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开展岗位练兵和各种政治、形势、法制教育活动,平均每年培训民警800余人次,不断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创新党建工作,在"创建和谐型监狱"活动中,大力构建"和谐党支部",有效地强化了党员的先进意识,增进了党群团结,调动了民警工作的热情。多年来,吉林监狱以全面建设"新生工程"为载体,把监狱办成特殊学校,激励罪犯在希望中改造。1995年,监狱与吉林北华大学联合开办了省内首个罪犯自考助学班,并在狱内设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迄今已开办了法律、汉语言、农业栽培技术等四个专业课程,已有30人毕业,让罪犯在狱内圆了大学梦。监狱还与北华大学、吉林科技进修学院联合办学,结合实际开办了铆电焊、汽车维修、缝纫裁剪、电脑操作等20多个工种的技术教育班,使罪犯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等级证书,监狱还通过做广告等各种形式向社会企业推介,使罪犯还没走出监狱,就被社会企业高薪预聘,解决了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回归社会后就业难的问题。这一做法充分调动了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深受罪犯好评,对于提高和巩固教育改造质量,减少重新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吉林监狱犹如一艘鼓满时代风帆的航船,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向着更高的目标扬帆远航。富于进取精神的监狱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民警,打造着优美的改造环境,过硬的队伍素质,安全稳定的监管秩序,谋求着更大的发展,向人们展示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监狱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法治中国建设不断推进,建设法治监狱已经成为监狱机关的重要话语。当下罪犯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真空"。维护罪犯的社会保障权,既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也是法治文明进步的彰显。维护罪犯的保障权利,可以提高监狱改造效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预防重新犯罪,有力保障罪犯人权,提高监狱建设法治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贯彻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要求的过程中,形成了旨在提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质量的“5+1+1”管理教育罪犯模式。“5+1+1”管理教育罪犯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罪犯每周1天课堂学习教育固定化。“5+1+1”管理教育罪犯模式需要立法保障,使教育改造罪犯工作成为一项“硬任务”.进而不断发展完善。使监狱更好地履行所承担惩罚、教育和改造罪犯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监狱有效消除和减少社会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爱荣 《群众》2008,(12):39-40
监狱体制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客观需要。今年4月,我省监狱体制改革工作已正式启动,通过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目标,着力构建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体制,进一步履行监狱根本职能,服务美好新江苏建设。  相似文献   

5.
保障安全是监狱的基本功能,是罪犯改造的基本前提,虽然监狱用于安全防范的投资越来越多,但监管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所以有必要研究探索监狱安全防范机制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使监狱管理的各项资源能得到优化利用,形成化解矛盾和防范事故的新机制,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促进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司文学  董连银 《人权》2004,(6):36-39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监狱认真贯 彻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 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坚持依法治 监、从严治警,在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 前提下,紧紧围绕人权保障,不断探索 监狱改造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 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丛山  洪波  何峰 《创造》2009,(8):40-45
“云南省第二监狱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对外开放监狱,全国唯一一所以关押改造毒品犯为主的重刑犯监狱,如何在稳定的基础上管理好监狱、改造好罪犯、带领好队伍,实现监狱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造罪犯成为社会适格公民是具有中国特色监狱行刑工作的一般价值追求,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监狱工作的主要目标,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监狱行刑以促进罪犯再社会化,顺利回归法治秩序社会为最终目标,罪犯的刑罚与改造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与有效。在现有制度与秩序下,科学设计罪犯行刑期间,合理安排罪犯教育改造内容,积极提升罪犯改造绩效,实现监狱行刑法律与社会效益,是现代监狱行刑的主要任务。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人的假设理论,按照罪犯刑罚羁押期限,科学划分罪犯改造流程期间。在每个期间,以一般罪犯心理变化为基础,以期间时间与环境变迁为线体,以罪犯认知与改造质量为根本,坚持改造即学习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监管与改造措施,实施因人施教,项目化矫正,促进罪犯改造主客体一致,增强罪犯自我改造的效率,实现监狱行刑目的。  相似文献   

9.
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监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如何改造罪犯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方法论问题.对于监狱改造工作科学化的探索必须从更新理念入手,本文认为,司法公正是改造罪犯的前提,人本思想是改造罪犯的底线,三大手段是改造罪犯的基本途径,监社联动是改造罪犯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罪犯改造态度是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是其改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罪犯心理的转化与矫正,实际上也是罪犯态度的转变过程。监狱管理方面应通过加大教育说服力度,重视建设健康的罪犯改造群体以发挥群体效应,公平、公正地运用奖惩制度力争,改善监狱环境以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等措施,以促进罪犯改造态度的良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监狱在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方面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误区.笔者认为,中国监狱应建立罪犯改造质量的标准体系,为每一名罪犯确定阶段性的改造标准,并实施阶段性的质量检测,以期最终实现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监狱环境”是指罪犯在监狱内接受惩罚和改造的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的综合,具有安全性、封闭性、多重性、关联性和渗透性等特征。监狱应从监管设施、公正执法、生产劳动、教育改造、人际关系、生活卫生等方面综合分析监狱环境对罪犯改造的各种影响,力求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加快布局调整、创新改造手段、倡导人文关怀、营造健康和谐人际关系等环节入手,大力加强监狱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监狱工作的发展和“首要标准”的贯彻实施,如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成为监狱工作的重要课题。教育改造是监狱的核心任务,把罪犯改造成为合格的守法公民,是监狱工作的最终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实质上也是罪犯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以罪犯重新社会化为切入点.调整充实现行的教育改造内容、强化罪犯人格教育、创新教育改造工作方法与评价办法,将有助于破解监狱在提升教育改造罪犯质量方面创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提高改造质量,预防重新犯罪,是监狱机关追求的重要目标。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监狱仍存在着"黑染缸"、"传习所"的问题,部分刑释人员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与服刑期间罪犯间恶习的交叉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狱内罪犯恶习交叉感染的现象及成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狱内罪犯的交叉感染,是当前监狱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监狱服刑犯人越狱案件经常发生,不仅严重破坏监管改造秩序、狱内的稳定和安全,而且越狱罪犯往往在社会上还会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和威胁社会治安和公民安全。监狱对罪犯执行刑罚,以维护和确保狱内秩序和安全为基础,服刑犯人越狱逃跑更加证明了监狱内部秩序安全稳定的重要。因此,认真分析罪犯越狱的原因,对于完善监狱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回顾我国监狱工作历史发现,改造罪犯目标的定位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不同时期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其背后的基本精神却一以贯之。从罪犯教育学的角度看,这个目标定位就是罪犯教育目的问题。监狱工作的任务、罪犯改造目标和罪犯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罪犯改造目标具有理想性,现实具有复杂性,改造目标的定位影响着对罪犯改造质量的评价,研究罪犯教育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乡音》2006,(8)
河北省上板城监狱坐落在承德县上板城北站,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担负着对罪犯的关押改造任务。近年来,在以党委书记、监狱长姜峰为首的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监狱秩序持续稳定,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监狱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8.
女犯是罪犯群体中的特殊部分,由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与男性不同,在监禁状态下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女性罪犯的改造特点是监狱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多年来,女性罪犯改造研究工作十分薄弱,这项工作亟待加强。因此,要从提高女性罪犯改造质量、强化监狱学以及妇女学的角度,重视女性罪犯改造制度研究,并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女性罪犯改造学。  相似文献   

19.
"关系犯"是与监狱机关或监狱人民警察有某些利害或利益关系而受到特殊处遇的罪犯."关系犯"的存在,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它严重干扰、破坏监内改造秩序;影响罪犯的改造;破坏执法的公平与公正;腐蚀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削弱监狱惩罚改造罪犯功能的发挥.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必须从体制上入手,实行监企分开;要大力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管理教育;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治监.  相似文献   

20.
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着改造罪犯的重任,语言在其执法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面对特殊的教育群体,监狱民警该如何结合管教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管教言语,以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改造质量,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