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关于翻译文学的地位归属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解。争论的焦点一直存在于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民族文学的关系。从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民族文学的关系问题来探讨翻译文学的地位问题,可以得出翻译文学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孔飞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2):134-134,140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充分体现出某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的翻译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从不同类型的习语着手,本文首先诠释习语,接着作者结合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力图兼顾习语翻译中的"信"与"达",进而做到理想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形象思维在文学翻译中至关重要。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及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论述了文学翻译中译者形象思维的规律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是一位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笔者试图通过初步探究鲁迅的直译翻译法、以及其坚持的"信"的翻译原则,表明鲁迅深刻的翻译思想已涉及到翻译的多个方面。鲁迅的翻译理论不但对当时的译界有重大影响,对今天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症"是英语翻译初学者较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对原文理解不到位和表达不当所致。针对公安院校学生英译汉实践中"翻译症"症状,只有在英译汉实践中充分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熟悉和掌握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加强逻辑思维和汉语修养,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可读性,消除"翻译症"。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类型化"是法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当抽象——一般概念及其逻辑体系不足以掌握某生活现象或意义脉络的多样表现形态时,使用的补助思维形式就是"类型"。用"类型化"思维方式反观我国刑法典的规定,至少存在刑法的罪名取定缺乏彰显类型化之不足、类型与类型之间横向衔接不紧密、母类型纵向再类型化的过程中子类型要素存在差异、类型化过细的问题以及部分类型的开放性不够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厥云 《工会论坛》2014,(3):148-150
诗歌翻译的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归化"与"异化"之争更是由来已久。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既要整体把握作者构建的诗性与诗意,更需驱使本国文字再塑目标读者欣然接受的诗韵。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语体的诗歌译介文本,强调了迁移性意象在诗歌翻译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以期达到在文本交际中诗歌意象的完美重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译学界的阐释学翻译研究多从哲学阐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以及"效果历史"三个主要方面分析和解释翻译现象。阐释学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成绩显著,但是也存在问题。因此,翻译研究者对于诠释学理论的借鉴和引用应该持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客观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文中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美的认识、挖掘和再现,翻译工作者应具备强烈的文学审美意识,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文学著作名和影视片名的翻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学著作名与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具有艺术魅力 ,既要重视原文内容又要体现原文语言特色。直译与意译是翻译常用方法 ,在此基础上 ,我们更应重视直译意译相融和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它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翻译实际上是各种互文本问错综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本文初步探讨互文性理论对的文学翻译过程中理解与表达的影响,切实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文学翻译的繁荣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30年代青岛的文学翻译出现了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青岛文学翻译的繁荣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现代文学翻译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岛新文学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问题争议颇多,有"人文论"、"文学论"、"文化论"、"工具论"等。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大学语文必须"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应为:面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现状,结合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具体需求,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和把握,也要提升学生对汉语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实现这个功能目标,需要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标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遣词造句历来是文学作品中每个作者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学要素。汉语中叠字(词)是一种独特的修辞语,具有加重语气、增深情感、表达洗炼、形象突出等特点,在翻译中如果译的传神,能使译文兼顾意蕴、音律、形式的和谐统一,还能为译语输入新的语言形式,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文中将自建的"导游词平行语料库"用于导游词翻译教学,通过语料呈现、高频语块、检索查询等语料库技术和方式,可以比较系统、高效地进行翻译教学,但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小组合理搭配、计算机技术培训、学生译作观察与分析等环节。将传统的翻译教学与语料库技术有机结合,以便更有效地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揭示人性和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仅此三者就足以解说莎士比亚戏剧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经典。尤其是他的作品对人性之善与美的歌颂,以及由此而生的向善、向上、向美的感召力,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是一种丰厚的人文滋养与艺术陶冶。201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年份,我们无疑应该说说莎士比亚这位"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文章从定义,衡量标准,翻译方式,对译员要求及发展前景这五个方面简要探讨笔译与口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是居于中心还是边缘,是创新还是保守,主要由译入语文学多元系统的特征决定.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文学由近代以来的边缘地位向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移,为尚处于“稚嫩”状态的新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并作为一股重要力量直接参与了五四新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翻译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翻译界、出版界与读书界对俄罗斯文学的热情高涨实有其因:人们从中发现旧俄专制的国情与中国传统社会颇为相似;中国启蒙先驱者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获得鼓舞,确认了由文学启蒙到思想革命对于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俄罗斯文学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最让中国人感动;俄罗斯文学犹如大草原一般宏阔、雄浑、苍凉、悲怆的整体风貌,优秀作家千姿百态的独特风格,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审美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翻译中,风格的可译性一直存在争议,把语言学引入文学翻译之后,风格标记将风格具体表现出来,风格标记的诞生大大提高了风格的可译性。文中借助标记理论对英国著名历史小说《艾凡赫》的风格翻译作对比研究,探讨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