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多种方式,但就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而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一种与我国图书馆现状相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化前线     
《当代贵州》2013,(21):8-8
各地财政大力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三馆一站"即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对于加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素质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财政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3.
2012年年底之前,国有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三馆一站")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央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的文化部"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2011年是"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第一年,中央政府共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今后,随着服务人次的增长、工作量的增加和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范围的扩大,国家财政每年都将从制度上保障补助机制的长效运营。截至2011年底,全国15个省级美术馆已经  相似文献   

4.
桑宝君 《江淮》2020,(1):48-49
瑶海区聚焦转型发展,紧紧抓住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两大机遇”,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城市阅读空间建设,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基层文化服务供给,打造“一刻钟文化服务圈”,满足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加快“文化强区”建设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和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切实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宗旨教育,积极开展读者活动,服务弱势群体,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7,(8)
党的十八大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本文梳理了哈尔滨市双城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有所触动。  相似文献   

7.
宜春市委大力实施"建设美好家园"的文化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了城乡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宜春市构建"城乡一体"和谐文化的新思路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格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形成公共文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全社会文化活力、促进文化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路径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公私合作型文化供给模式;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合作,形成多元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15,(4):2-3
2014年,银川市金凤区大力构建核心区文化格局,以抓基层、强基础、重服务、立基准、打品牌为目标,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事业繁荣发展,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金凤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金凤区文化馆、图书馆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设备设施完善,建设标准为文化部颁布的县级"两馆"三级标准。两馆面向全区公开招聘4名专业工作人员,人员已培训上岗。完善了福通社区的6个电子阅览室、7个镇(街道)文化站(中心)、31个农家书屋、14个社区流动图书室、4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村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外,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和年轻基层干部发挥"文化反哺"功能,对于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11.
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成都市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其次要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最后,要保护和发掘成都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成都市文化品牌。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支持保障体系、管理控制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平安浙江"建设中的"平安",是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其中经济和谐是其他方面发展和谐的基础.因此,建设"平安浙江"必须首先树立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浙江与全国英他省区相比,虽然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相对较好,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从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浙江经济在和谐发展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构建基于社区延伸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共事文化发展成果,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文章介绍了基于社区延伸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构建的理念内核与空间单元,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构建的内容,提出了基于社区延伸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构建的方式重组.  相似文献   

1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反映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体现了政府对自身职能的清晰定位、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和对文化民生的主动担当。湖北现在有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大剧院、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多种多样的文化平台,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我们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大众在文化生活中领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阐述校园文化与社会公共文化关系的基础上,从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主题网站"、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在线课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电子阅览室、建立大学校园文化交流互鉴的手机微平台、建设校园志愿者学雷锋与社会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志愿服务的共建团队微信公众号五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公共文化联动对接路径。  相似文献   

16.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关乎社会的和谐安定.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分析了民生问题在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极其重要性,着力从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政府决策、政府行政、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民生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然后集中探讨了改善政府治理化解民生难题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建设"公意-责任-服务-法治"型政府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家公共文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文化改革创新。公共图书馆法出台对提升百姓的文化获得感有何意义?近年来贵州省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以及全民阅读推广方面取得了什么成绩?本刊记者专访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盛翔,原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巡视员杨庆武,贵州省司法厅新媒体普法服务团秘书长、贵阳市律师协会副秘书长朱小波。  相似文献   

18.
赵龙 《世纪桥》2009,(19):155-156
我国县级图书馆发展很不均衡,大多数县级图书馆发展缓慢。县级图书馆的问题已上升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成为制约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本文就县级图书馆的现状,提出增加政府投入,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建立总分馆,改革管理体制,提高馆员素质,转变服务理念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以其特有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政府主导、投资并主管是建国6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迅速发展的法宝.然而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缺点也暴露出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因此,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贵州正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市民文化活动空间,提升区域文化内涵。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文化馆等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方面,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构建精神高地。本栏目将陆续推出"贵州文化新地标"系列报道,解读文化窗口如何浸润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