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强调了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重在实践。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文章列举了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所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指出了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煞住形式主义歪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江泽民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中 ,“三个代表”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就“三个代表”思想对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内涵及其相互联系都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理。文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和观点,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以便提高学习和认识“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哲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 ,论述了“三个代表”是坚持科学真理取向的最新理论成果 ;阐述了“三个代表”是坚持科学价值取向的光辉典范 ;论证了“三个代表”是坚持科学真理取向与科学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用"三个代表"检验各项工作和方针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已经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既是理论概括,又是行动指南;既是伟大纲领,又是根本要求;同时,还是检验各项工作和方针政策的重要标准。本文论述了从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标准的发展过程,根据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强调不仅要把“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而且要坚持用“三个代表”来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和方针政策。文章对为什么“三个代表”能够作为检验标准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尝试说明了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与“三个代表”标准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对于检验标准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要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的内涵和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禄维 《公安研究》2001,(12):22-25
文章从严打整治斗争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切实解决严打整治斗争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严打整治斗争是“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文章剖析了“三个代表”思想和“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内在联系,指出“三个代表”思想和“以德治国”思想是江泽民建党思想的体现;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思想是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次伟大理论创新,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新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代表”要求不仅是新世纪党建的伟大纲领,也是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文章结合“三个代表”具体要求,对如何搞好党校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解决党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并依据党的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来的。因此 ,文章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应包含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两个方面。科学把握这一点 ,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最近以来阐明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精辟总结了我们党70多年的基本经验,深刻指明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文章就“三个代表”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治党是否从严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几方面从严治党进行了论述,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强调了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新时期工商联的工作必须全面深入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应按照“两个必须坚持”和“三个结合”的原则,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刘华清 《湖湘论坛》2003,16(1):29-3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以后 ,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理论界随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发表了大量的理论文章。理论工作者主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条件、与“老祖宗”的关系、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内在联系、理论特点、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以及落实方法、途径等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研究者普遍认为 ,“三个代表”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它是站在千年更替、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 ,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现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14.
论三个代表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逻辑起点”范畴为立论依据 ,从理论建构体系和历史决定论的角度论述了“党的性质”是三个代表的逻辑起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把握“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三个代表”,首先要科学地把握“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从历史和逻辑起点看,“三个代表”阐明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从地位上看,“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内容上看,“三个代表”解决了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从作用上看,“三个代表”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程晓明 《前进》2005,(6):49-50
在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响强烈,普遍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战斗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从“三个代表”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旺盛活力和光明前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同时,许多同志也对民主党派与“三个代表”的关系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加强参政党建设的关系,民主党派如何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18.
蔡小慎  贺利军 《前沿》2004,(1):9-12
“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在于它从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 ,要求党和政府实现最广泛的社会价值。而行政组织变革的各项动因原初动力 ,即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和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 ,创造更多的行政产品 ,真正实现人民利益 ,其实质也是围绕“三个代表”的精髓展开的。文章重点论述“三个代表”思想与行政组织变革的方向动因、目标动因和价值观动因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三个代表”的理论生长点 ;“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具有内在统一性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蕴含了“三个代表”思想 ;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在公安警卫部队建设中,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大力提高警卫部队的战斗力,塑造自身的独特文化形象,牢固树立政党意识、领袖意识和群众意识,并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三讲”教育、“三项”教育、“三抓”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公安警卫部队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