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悲剧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美学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八五九年四、五月间马克思、恩格斯几乎同时给拉萨尔去信,对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及其悲剧理论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批评,阐明了自己的悲剧砚。此外,他们还在其他有关哲学、历史的著作中涉及了悲剧问题。马克思思格斯对悲剧的论述主要围绕悲剧本质、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及悲剧人物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布哈林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党内民主制度的缺失.而对党内民主"党内爱国主义"式的狭隘理解的偏差及其愚忠,更增添了布哈林这一悲剧人物的悲剧色彩.反思布哈林悲剧对当前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志华 《理论学刊》2006,4(6):123-125
铁凝的小说以悲悯的情怀对现实人生进行了叙述,她的悲剧小说不给人以惨烈的悲剧性,而是具有一种和谐之美。这主要通过对悲剧冲突的化解来实现:一是注意节制,把悲剧意蕴留给读者自己去体味;二是调动多种因素,设置温情式的悲剧结局。这种和谐的悲剧观是铁凝善良之心与人文情怀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中西方悲剧艺术的比较,力图寻求其所具有的共通性:悲剧人物经过对苦难命运的抗争而表现出来的生命热情与人类尊严,构成了悲剧艺术的正面的素质。真正的悲剧艺术必然饱孕着丰富生动的美,从而唤起人们对美好人性的热爱与想往。悲剧并没有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某些痛苦、悲哀、灾难或挫折的内容而抹杀了人类发展的信念,而是在种种痛苦和毁灭面前激励人类走向了超越自我的乐观主义境界。  相似文献   

5.
王宇 《世纪桥》2016,(10):55-56
诸葛亮悲剧是《三国演义》中最突出最震撼人心的悲剧。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殊遇,先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后是倾力于风雨飘摇之中,最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全国的毕生夙愿,终究不能逃脱悲剧结局。其悲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不合理;其次是刘备集团的兵力部署存在失误;再次是刘备集团没有真正实现"人和";最后是《隆中对》在执行中的修改更不合理。诸葛亮悲剧,令人荡气回肠、感叹垂涕、千古遗憾!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悲剧的诞生和繁荣,是希腊人的原初生命意识和希腊神话结合的产物,古希腊悲剧的重要特征就是它从诞生开始就饱含着深厚的生命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希腊悲剧虽历经千年但在今天仍旧充满着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尼采的悲剧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中的体现出了尼采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他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的形成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悲剧性的认识和对古希腊悲剧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在美学史上的成就不在于理论的研究探讨,而是在于通过对希腊悲剧的分析而主张一种审美态度面对悲剧人生。审美是一种方式,这种审美境界最终是要达到人的自由境界。通过对《悲剧的诞生》的思想解读,正确而理性的去审视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倡导一种辩证而理性的思维和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悲剧是什么?西方著名思想家和作家有诸多见解和主张。中国女作家池莉更是提出了平民悲剧理论。最能体现她这种悲剧意识是其代表作《烦恼人生》.作品基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现状,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悲剧意识:生活程序化与个体的无助感,他者的监视与个体的压迫感,伦理道德与个体的压抑感.  相似文献   

9.
悲剧作为一种为古希腊人所热爱的艺术形式,它的效果自然是使观众快乐。但悲剧向"快乐"转化之逻辑理路是什么?这一亚里士多德本人未能详细论证的问题虽曾引起后世许多研究者的兴趣聚焦,然而总体上说尚缺乏清晰解释和深度揭示。根据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界定,悲剧自身拥有处理"恐惧和怜悯"的核心机制,即"卡塔西斯"作用。"卡塔西斯"作用的核心机制就在于观众可以在逻各斯的指导下直面"恐惧和怜悯",使负面情绪变为灵魂之德性的养料。悲剧的快乐不仅来自于"求知",来自于"卡塔西斯"作用,也与人们在逻各斯指导下进行的"选择"密不可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获得感官经验的快乐,而是运用逻各斯选择"善"、获得"真",从而达成自身完善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赵永胜 《世纪桥》2009,(19):46-46,74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讲述了康巴土司由盛至衰的历史,深刻地展示了历史转型时期的世道人心,表现了土司制度从繁荣昌盛到最终的土崩瓦解。小说中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生活环境中演绎着自己的悲剧人生,展示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无论是土司太太、女儿等上等“骨头”女人的悲剧,还是侍女、农奴的女儿们等下等“骨头”的女人的悲剧,都是权力政治和土司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剧是命运和制度的悲剧,表明了旧中国土司制度下,男人与女人、主子与奴隶间的不平等。旧中国农奴制度对女性的不公和压迫,是她们不幸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均放大了英雄式人物在性格上的细微缺陷。在命运的捉弄下,缺陷变成了致命弱点,英雄的殒落为全剧镀上浓重的悲剧色彩。哈姆雷特的一句"生存还是死亡"在每个阅读过剧本的人心中烙上深红印记,这句话所具有的深刻复杂的内涵,直示了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12.
●一声爆响,13人死亡,4人重伤。●这本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然而,因为监督者的渎职失职,贪图小利小惠,致使悲剧发生。请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寻找他极端自私的思维个性和极端残忍的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希望从悲剧中学习、反思,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14.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行政审批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服务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服务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行政审批制度中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审批不规范造成的.本文利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目前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健夫 《世纪桥》2012,(9):26-27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根据意大利作家钦提奥1565年的《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尔人》改编的著名悲剧。它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同时也是一部充满争议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奥赛罗》中主要人物:奥赛罗、伊阿古、苔丝狄蒙娜的形象分析及联系作者的具体情况及写作背景解读简析悲剧形成的主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微言堂     
正1"带血的常识"要一说再说在青岛旅游的北京双胞胎姐妹在沙滩游玩时走失,并最终被确认溺亡。这个悲剧再次为家长敲响暑期安全的警钟。此外,还应该注意在社交媒体时代里,面对悲剧,舆论很容易将矛头指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这种指责看似占据了道德高地,但可能充满着另一种褊狭和暴戾,将对悲剧的全面反思异化  相似文献   

17.
于健夫 《世纪桥》2012,(15):49-50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传入中国之后,其人物形象、悲剧主题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争论。要深入探究《奥赛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必须全面理解奥赛罗人物形象的复杂构成及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对中国近三十年来关于奥赛罗人物形象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汇总,尝试探讨奥赛罗这一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开展《奥赛罗》文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悲剧精神是一种抗争与超越精神。悲剧精神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动力。它将推动积淀着深厚华夏文化的中国古典戏曲不断超越自我,在新的世纪拓展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9.
悲剧艺术的本质之谜,在黑格尔那里得到了崭新而深刻的解释。正如英国著名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布拉德雷所说,自从亚里士多德以后,“唯一以既独创又深入的方式探讨悲剧的哲学家就是黑格尔。”  相似文献   

20.
不知何故,近几年常使人想起一个寓言故事,引起对蔡桓公生命悲剧的思考…… 《扁鹊见蔡桓公》虽然不长,但作者描绘了蔡桓公麻木愚蠢、刚愎自用、骄傲无知、讳疾忌医的内心世界,为他的生命悲剧调出了清晰的底色。 蔡桓公生命悲剧的产生缘于他的讳疾忌医,他的讳疾忌医又实在是缘于他的骄傲无知。他贵为一国之君,自以为了不起,坐在高高的宝座之上,俯视一切,听不进别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