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家形象研究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广泛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框架也多局限于各种具体学科,理论视角急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同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从全局性思维来进行分析和建构。  相似文献   

2.
罪犯在监狱劳动改造期间应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担任国家、企业、事业单位领导职务权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 ,人格不受侮辱权 ,私人财产权 ,辩护、控告、申诉、检举、批评、建议以及获得赔偿权 ,休息权和获得劳动报酬权 ,宗教信仰自由权 ,通信权和会见权 ,婚姻权和家庭权以及特许权等 ,监狱人民警察应当明确这些权利 ,以利于对罪犯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六大自由,人们通常称之为意见表达权。言论权,当然并不是指一般的说话权,而是指以言辞方式对自身生活以外的事情发表评论之权。出版权,应指发表出版一切文字音像作品之权。集会、结社权,应指参与三人以上的有宗旨的聚集活动或与三人以上结成社团组织之权。游行、示威权,应指参与任何群众性的户外行进或通过别的方式表达意愿、施加压力影响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中国国家治理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进路,即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及具体治理机制视角。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下的有关研究通常具有静态性的特点,对央地间关系的考察也较为松散,在理论视角上缺乏本土特点而过于西化;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研究有乡村治理与城市治理两大类,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要比关于城市治理的研究更为丰富,在研究深度方面则均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压力型体制、项目制及运动式治理等具体治理机制能够部分地解释中国国家治理现实,对正式制度的补足性是其共同特点。发展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来解释中国的国家治理是未来可行的研究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最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执政党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界定,研究了执政党在诸多具体实践情境中的功能发挥问题,同时也对执政党功能的调适历程和动因进行了回溯分析。总体来看,中国执政党功能研究已经发展出多个细分领域并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已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应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同时,该领域研究还有很大拓展空间,未来应该聚焦中国执政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发挥问题,不断拓展和深化执政党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6.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法律地位不独立、工会干部的职业保障权缺乏、集体合同制度规定不明确、人事争议救济制度的不足和法定职责的不履行是当前高校工会维权在法律层面上的困境体现。要改革工会组织体制,赋予工会独立地位;强调源头参与,坚持工会主动维权;拓展维权领域,在突出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民主政治、人身、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益,实现重点维权与全面维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国内研究布迪厄思想的文献中,社会理论始终是一个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基本概念的研究;二、对实践理论的研究;三、对布迪厄社会理论创新性的研究。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对布迪厄思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元首有虚权和实权之分,实权元首又有单一身份元首和双重身份元首之分,实权元首的职权可分为作为元首的职权和政府首脑的职权。国家元首行使的有国家权力,也有国家权利;国家是国家权利的所有者,元首是国家权利的使用者;元首行使的国家权利不等于元首权利。当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集于一身时,其元首权与行政权仍是两种权力:元首权主要是对外行使的(对国家间事务和关系的处理),行政权主要是对内行使的(政府与公民或法人等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元首权主要是程序性的虚权,行政权主要表现为实权;当二者混合时(这是常态),元首权通常表现出对外性、程序性、虚权性,行政权通常表现为对内性、实体性、实权性,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始于2003年的"行政三分"研究在经历了2006、2007年的低潮后又重新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热点.学者们的研究可以从行政三权制约与协调的基础理论、制度功能、实践评述与制度比较、面临的困难与解决路径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在这些研究中,有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继续深化、拓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宏观调控权的滥用对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地位与私权利保护极易产生损害 ,所以在国内法律赋予国家宏观调控权的同时 ,建立对其有效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 ,具有经济学与法治主义方面的理论根源和权力观念基础。它对我国宏观调控法律研究上升到全面性与系统性之层次以及指导立法实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民意是执政的根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政治生态的优化使网络民意成为近年来政界、新闻界和学术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国内网络民意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对网络民意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和概述了网络民意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以此揭示国内网络民意研究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针对已有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供学术理论界同仁参考和借鉴,以期有助于国内网络民意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2.
国内学术界从内涵、影响、效果提升等方面对网络政治沟通进行了研究,深化和拓宽了政治沟通问题的研究空间,深化了对网络政治的研究,促进了我国政治实践的发展。国内学界要以加强网络政治沟通的本质内涵研究为契机,拓展研究视域,增强实践指向,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政治沟通的话语结构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人权理论的深化时期,也是其领导的人权实践的辉煌时期。由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党经过调整后重新制定了方针政策、根据地政府的施政纲领和政策法规也适应国内主要矛盾、人民主体及人权内容变化的需要,把争取民族解放、人民的和平权、生存权放在了首位,使抗日战争这一极端残酷的特殊时期成为党的历史上保障人权最好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内学界对依法治国方略进行了持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研究进程中也存在实证分析缺乏、比较借鉴不到位以及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等现实,今后学界应整合研究力量,强化对依法治国方略研究的理论深度,并做好比较、实证和多学科交叉视角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国际安全研究呈现出深化和拓展的发展趋势。批判安全研究从批判理论发展而来并且迎合了深化安全和拓展安全的发展潮流。批判理论不仅与安全议题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后者重要的思想渊源。此外,批判理论和国际关系激进理论共同促使安全研究者对安全对象和安全领域进行探讨。肯·布斯正是批判安全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批判安全经历了由人的安全到世界安全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他探讨了解放与安全的关系,批判了现实主义国家中心论,质疑了安全概念;在此基础上,以人的安全来重新概念化安全,并且提出建立人类共同体来达到世界安全。其中,他对安全的深化和拓展是以剖析安全背后的深层结构为基础的,这在批判安全研究的阵营中颇为独树一帜。他提出用解放的政治来建立人类共同体,一方面迎合了深化安全和拓展安全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又标志着由人的安全发展到世界安全在实践层面的进步。所以,他的批判安全研究经历了人的安全到世界安全两个阶段的发展;他的思想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层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伦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概念,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指一个国家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实体所具备的道德性,具有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国家伦理与公共伦理、政治家伦理、共同价值观等概念有本质区别。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国家伦理进行分类研究,而分类研究必将有助于推动国家伦理的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政治生态的优化使网络民意成为近年来政界、新闻界和学术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国内网络民意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对网络民意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和概述了网络民意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以此揭示国内网络民意研究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针对已有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供学术理论界同仁参考,以期有助于国内网络民意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权这种新型的权利与传统民法的权利有一定的区别,学者们对物业管理权性质的认识也多种多样。本文从物业管理权的概念、要素出发,在总结国内学者的观点之后,认为物业管理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能权,也即是一种资格,只有特定的主体才能享有,从外观上来说,它是一种代表权,这种代表权与传统的代理权也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界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已有研究,主要包含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学术思想及观点介绍、主要理论主张的分析与反思、基本思想发展演变以及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文化相对主义与当代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的关联性等方面。总体上看,国内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研究的涵盖面、深入程度、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等方面仍有不足,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利用逐渐由地表向空中和地下拓展,空间权应运而生,其实质是对一定空间上所设定的各种空间权利类型的抽象概括,其体系包括空间所有权和空间利用权,这些昭示出空间权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新出台的《物权法》中,空间权制度仍然没有得到详细的界定,这更使我们要对这一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分析空间权与传统土地权利之间的关系,欲确立空间权独立的法律地位。笔者提出了采取基本法与单行法并举的立法模式,以期完备的空间权制度成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