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钟婷婷 《前沿》2014,(9):218-220
创作手法上,“渔父”诗歌的艺术特色是借代象征和环境渲染。结构上的两大显著特征分别是“句末言志”和“僧渔并提”,前者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诗言志”和尚寄兴的两大传统密不可分;后者则与唐代社会中文士僧侣间往来密切的风气,以及僧家渔家之间的内在精神相通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红霞 《求索》2011,(5):188-190
在唐代崇奉道教的文化背景下,唐代众多诗歌多具有仙隐情思,构成唐诗中独特的仙隐主题。其主要表现为:唐诗中的仙隐意识、以仙隐颂美友人、视中隐之士为"地仙"三个方面。唐诗中的仙隐情思,体现了唐代文士逍遥淡泊、傲世脱俗的精神追求,折射出道教文化与隐逸文化在唐代的交融并向世俗化转变的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众体兼备,七律更是他倾心血而作,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盛唐七律在杜甫笔下已臻于成熟。其标志是盛唐七律中杜甫创作的数量最多,合律率高,极大地扩充了盛唐七律的用韵范围,无论在章法、句法还是字法都极尽变化,成为后世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西施是中国古代著名美女,亦是经常出现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唐代,我国诗歌创作达到颠峰,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就有很多是吟咏西施的。本文以唐代西施题材的诗歌为关照对象,发掘此类诗歌在整个唐代的演变特点,并且以小见大,进而审视唐代诗人在思想、艺术等方面的时代特色和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和诗歌理论家,历来评家对其诗才多有盛赞。然而,检视历代关于皎然生平的文献,可发现有关其名字的记载颇为混乱,直至现今学界的讨论仍存分歧。经考证后得出结论:释皎然,俗姓谢,字清昼,简称昼,法名皎然,至于他本名或许因为太少使用而没有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6.
曹金发 《求索》2013,(1):109-111
章学诚认为《文献通考》乏善可陈,对其贬抑有加,然而他在修撰《史籍考》时,却恰恰效仿了该书的体例,导致了他本人在辑录体目录问题上的自相牴牾,此举的原因来自于提要体例、学术主旨、挑战考证以及个人际遇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松州》2015,(6)
<正>唐代文献研究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涉及到唐代文献研究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如《唐代书法文献研究》、《清儒整理唐代文献考述》、《清人的唐代文献辑佚研究》等等,只有在熟练掌握和研究唐代文献的基础上,才能对唐代的历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唐代文献研究专家张固也教授的新著《唐代文献研究》由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14年8月出版,该书可以说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唐代文献研究的一个大集结,共收录了三十六篇与研究唐代文献有关的论文。综观该书,主要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余悦  冯文开  王俊暐 《求索》2007,(10):50-53
北宋是文人的“黄金时代”,茶事与文士的生活更是难解难分。饮茶可以助文士诗兴,增添文士诗情;同时,文士又以诗歌咏茶情,诗茶互动。茶成为诗思的触媒,品闲的标志,北宋文士还常赠茶给友朋,并以茶为题,彼此唱和,怡情悦性。  相似文献   

9.
两汉之交割据陇右的隗嚣,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尤其擅长应用文写作。其檄文和上书,不仅当时文士莫不讽诵,《文心雕龙》也视为“檄”、“书”之文的典范。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隗文在后世隐而不显,但流传至今的盟辞、檄文、上书等,足以使他在河陇文化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6月29日,《江南时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消息:6月22日晚上7时许,安徽庐江县38岁的农妇张传香随同30多名家乡妇女来到南通农场10大队朱广宣家,要求其给付为其插秧64亩的工钱。不料,朱广宣一口否认,所栽秧田面积没有这么多,工钱也非原先承诺的每亩57元,而是每亩45元,且暂时没钱付。眼见朱广宣公开赖账,这些外地来通出卖劳力的农妇们急了。争执中,朱广宣竟将大门关上,称有事明天再说……此时,从外面回来的朱广宣之子朱永祥见状,不问青红皂白破口大骂,接着公开放言,“再不滚,就拿汽油烧死你们这帮××”。说着,朱永祥真的从屋角拿出一只装有10多升…  相似文献   

11.
毛振华 《求索》2014,(1):144-148
陈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存在较大争议,但陈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创作手法等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后世文人多化用其佳旬,袭用其篇制,显现出对陈代诗歌的积极接受与继承。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来,包公清正廉洁的形象在我国是妇孺皆知的。他的遗训,更是掷地有声:后世子孙有犯贪污之罪者,其名不得列于家谱,死后不得葬于大茔(祖坟山)之中。包公是封建时代的执法者,他以不阿贵、不徇私、执法如山的作风,为后世树立了“公生廉、廉生威”的光明磊落的清官形象。 在近代史上,有一个清廉足以比肩包公的人物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举兵讨袁、再造共和的蔡锷将军。 1915年秋:蔡锷起兵讨袁,袁世凯恨得要命,下令查封蔡锷家产。邵阳县令陈良查复袁世凯文书中是这样写的:“查蔡锷本籍无一椽之屋:无立锥之地,其母现尚寄食其乡人何氏家,实无财产之可  相似文献   

13.
诗人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难以触摸又变幻无穷的音乐声,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再现出来,让人赞叹诗歌与音乐是两种文艺类型,看似毫不相关但又密不可分,尤其在唐代。在唐代,经济的发展繁荣带动了文化生活的空前活跃,尤其在音乐领域,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李志斌 《理论月刊》2007,3(1):128-130
16世纪中叶率先崛起于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是欧美叙事艺术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对后世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流浪汉形象及其精神价值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论析。  相似文献   

15.
谭紫霄与天心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求索》2010,(2):113-114,193
本文考察了与唐末五代道士谭紫霄所行“天心正法”有关的各类文献,发现其法术包含了唐代正一法术与闽越巫术,他信奉的神灵属于唐代正一道经中与北帝有关的神灵系统。谭紫霄在江西修行时,其道法也在江西得到了广泛传播。宋代以后,谭紫霄所行的法术和信奉的神灵为新符策道派“天心派”所继承。  相似文献   

16.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齐、梁时代有关诗评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诗话的开山之作。《诗品序》扼要地论述了是书的主旨,“滋味”说就是在序中提出来的。首先,钟嵘以有味和无味作为评价五言诗优劣的准绳,这种评法抓住了诗歌的特证。他特别称赞“建安风力”,就因为建安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有如异峰突起,对后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就内容上说,如曹操的  相似文献   

17.
唐代判文也是唐代文学的一部分,它是唐代吏部铨试的一种应试文体。由于它不仅有实用性的要求,而且有美的要求,好的判文必须是文理与辞采都具备,于是它也就同时具有了文学性。梳理唐代试判的发展状况,从文学的角度加以审视,认识其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考试文学的影响,也是唐代文学研究中应有之义,并且有着比较重要的文学史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代在我国诸多历史朝代中颇具盛名,其中长安城更是凝聚着唐朝的辉煌,休闲娱乐是唐代长安的鲜明特征,盛衰起伏是对其发展的整体概括,且唐代休闲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不仅对于唐代,且于后世的社会生活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李丽黎 《前沿》2012,(20):142-143
王维,唐代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涉及广泛且成就极高,呈现出多种艺术特色.本文主要从王维“诗中有画”、空灵幽静以及雄浑壮阔这三个方面浅谈一下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星座。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成为豪放派文学最优秀的代表。凡是有点中国文化基础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