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盗窃、毒杀牲畜犯罪活动愈演愈烈,犯罪动机由最初的以报复为主发展为报复和侵财各占一定比例;犯罪手段也由单人作案向具有职业特征的团伙犯罪发展。2004年在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的农村开展了“打击盗杀牲畜犯罪”专项斗争,破获了大量此类案件。例如:2001-2003年7月吉林省就发生了盗杀牲畜案件4048 起;2002-2003年7月,仅3个县就发生盗杀牲畜案件594 起,803头,直接损失376万元,破获案件222起;2004年3-7月仅吉林省四平市就破获盗抢、毒杀牲畜案件39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2人,打掉犯罪团伙 12个,缴获牲畜55头。此类案件的发生, 已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共搜集了185起绑架案件的资料,其中有38起未破,人质被杀害的有22起,因侦查失误直接造成人质被杀害的有8起,另外还有5起在侦查过程中,绑匪突然不再与我们联系,人质至今下落不明。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绑架案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绑架案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各级公安机关全力以赴侦破绑架犯罪案件,2002至2006年连续5年绑架犯罪案件破案率为100%,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绑架犯罪活动,为维护一方平安做出了贡献。五年来天津市绑架案件的基本情况天津市绑架案件发案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至2006年共发生绑架案件154起,破获154起(见图1)。图1天津市2002—2006年绑架案件发破案情况对比发案区域和地点情况二区三县的绑架案件发案率最高,其次为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塘沽区发生绑架案件最多,5年间共发案17起;城镇地区发案多于农村地区,且街巷的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33.1%,其次为公路、居民小区和出租屋(见图2)。  相似文献   

4.
许细燕 《政法学刊》2006,23(3):86-89
当前,刑事案件侦查中是否尊重人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绑架案件侦查中涉及到多方人员基本人权保障问题,引人注目,尤其公开绑架人质案件的接连发生,使人们对绑架案件的人权问题极为关注。人权观念在绑架案件侦查中的确立与发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质安全第一”观念的提出和实践;二是从一元安全观到多元安全平衡价值观的思辩;三是可持续性侦查策略与措施的凸现。  相似文献   

5.
勒索型绑架案件是指犯罪行为人秘密地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将他人挟持到某一地点进行拘禁,并以损害被挟持者 (人质)的生命或健康相威胁,向被挟持者(人质)的家属或关系人强行索取财物的案件。2000年以来,广东省刑事案件一直保持高发态势,年均立刑事案件50万起左右,占全国刑事案件总数的1/9,而作为突出犯罪类型之一的绑架案件,年均立案数近1000起,约占全国绑架案件总数的1/3,已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盗抢汽车案件发案的特点盗抢汽车案件发案数持续上扬甘肃省盗抢机动车犯罪,主要以盗抢摩托车犯罪为主,年发案占了全年盗抢机动车案件总量的9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盗抢汽车犯罪日益突出且愈演愈烈。自2000年至2003年,盗抢汽车案件立案数逐年攀升。2000年立395起,占全年盗抢机动车案件总量的7.9%;2001年立507起,占全年盗  相似文献   

7.
薛殿杰 《政法学刊》2005,22(6):77-80
将精确打击中的制信息权用于绑架勒索案件的侦查,是保障人质安全,及时抓捕绑匪的有效手段。探索夺取绑架案件侦查中的制信息权,以情报信息引导精确锁定犯罪嫌疑人,安全解救人质的战术战法对于绑架案件的及时侦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勒索型绑架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反侦查意识大幅提高、跨国案件与日俱增的形势下,针对勒索型绑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在以人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公安机关应抓紧战机,做好人质家属的指导和先期调查工作,采用多种侦查措施,加强协同作战,及时营救人质.  相似文献   

9.
以劫持人质为手段,向在场的第三人索取财物的抢劫案称为"人质型"抢劫案;以勒索财物而绑架他人的案件称为"财物型"绑架案。人质与索财行为指向的对象是否为同一主体不能成为区别"人质型"抢劫案和"财物型"绑架案的标准;绑架人质的行为和索财行为的当场性特征是"人质型"抢劫案区别于"财物型"绑架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集体或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因债务问题,被外地单位、个人甚至司法机关采取绑架、扣押人质等方法,强行逼其偿还债务事件接连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南沿海某省今年一季度就发生此类案件1400多次.绑架2000多人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苏北某县,今年以来共发生27起,其中,事前告知当地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的仅有3起,和当地司法机关取得联系的仅有1起,其他24起均为强行绑架,因此造成9家企业处于瘫痪状态,其中4家企业停产2个月以上.在27起绑架案中,被绑架者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只有1起,且案件久拖未决,似乎成了被法律遗忘的角落.而且据调查,今后此类事件增长势头将更趋迅猛.“绑架人质逼债”尤如平地起惊雷,在经济生活中骤然掀起一股令人担忧的“黑旋风”.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2002年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到100万,全国2863个县(市、区)中有2148个存在毒品问题,一些地区甚至呈泛滥趋势。河北1997年全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为1700人,到2002年发展到7978人,6年增长了近5倍。2002年河北省共破获各类涉毒案件1059起,缴获毒品海洛因300千克。然而我们目前打击毒品案件的力度与毒品案件上升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绑架、非法拘禁犯罪已成为严重危害福建省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由于这种犯罪隐蔽性强,获取暴利的成功性高,刺激着犯罪分子愈来愈多地选择这种以劫持人质来攫取财物或追讨债务的犯罪手段,造成福建省此类案件频发,并有从沿海向山区、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和国内外相勾结犯罪的发展态势。1996年至1998年,福建省共发生绑架勒索、非法拘禁等案件774起,而1999年第一季度就发生72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多15%,而且危害程度日益增强。持枪绑架、绑架杀人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2003年盗抢汽车犯罪概况盗抢汽车案件呈现上升趋势,造成财物损失越来越严重。2003年,河北省共立盗抢汽车案件2953起,比2002年增多453起,上升18%。盗抢汽车造成财物损失1.2624亿,比2002年增多1212万元,上升10.6%。抢劫汽车犯罪活动造成9人死亡,19人受伤。  相似文献   

14.
贿赂案件侦查,是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难点,这已成为侦查员的共识。当前,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中,贿赂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武汉市检察机关近三年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贿赂案件所占比例达到了63%。如何破解贿赂案件侦查这道难题?侦查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侦查谋略是攻克贿赂案件的有效武器,与我们的侦查行为相生相伴。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绑架罪日益成为高发的犯罪,学界较为关注。笔者在本篇主要分析了绑架人质罪和绑架勒索罪这两种绑架罪的主观要件,主要对犯罪目的进行了分析归类和解释。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10,(7):56-56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经对审结的26起重大责任事故案调研发现,此类犯罪呈现“三高”特点:一是高危害性。26起案件所涉19起事故中,共导致21人死亡、12人受伤,经济损失100万元。二是高群体性。农民工是重大责任事故的主要受害者和加害者,33名被害人中有28人为农民工,占85%;被告人中有19名农民工,占70%。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了绑架人质以勒索赎金的案件,做案人手段卑鄙,极大地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实属应从重从严打击的恶性犯罪。司法实践中在讨论对绑架人质的罪犯定罪量刑时有分歧意见:有主张定抢劫罪,有主张定非法拘禁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牵连犯,有主张不定牵连犯而二罪并罚,还有主张类推为抢劫罪,等等,这些意见的分歧暂且不讲,其共同点是一致的,即非法拘禁罪的条文规定不适应惩罚绑架行为的需要,如在实践中将绑架行为适用该条文,只会导致重罪轻判。由此看来,修改非法拘禁罪条文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只需在条文中加以“公开”二字,即将刑法一百四十三条改为“严禁公开非法拘禁他人……。”这样就将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区分开了,同时制定有关绑架人质罪的条文,以严惩此类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1日,经过90多天的侦查,河南省固始县公安局侦查人员转战福建、浙江、北京和本省的南阳、平顶山、周口等地,成功侦破“2003·02·26”特大绑架杀人案。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度上海市未破的凶杀案件大幅度上升,全市共有56起,为历年来之最。在这些案件中,抢劫杀人的为26起,占46.4%;劫车杀人的为3起,占5.4%;因奸情杀人的为8起,占14.2%;因纠纷杀人的为3起,占5.4%;仇杀为3起,占5.4%;性质不明的为13起(其中包括5起碎尸案和4起无名女尸案),占21.4%。这些案件有其共同点,但又不尽相同,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总想千方百计地逃避罪责。杀人的具体手段是有效地实现杀人动机与目的途径。犯罪分子为了致人死地常常根据当时当地和被害人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掌握的犯罪工具、技能、知识水平和身体条件,设计出杀人的方式方法,并付诸实施。在案件发生后,侦察人员和侦察对象双方都处于运动之中。案件事实的已知与未知,侦察条件的有利与不利,破案工作的主动与被动,随时都在变化。如把握不当,战机瞬间即逝,给破案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通过对这些未破凶杀案件的剖析,可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持枪犯罪上升势头迅猛,危害严重,已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威胁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据统计,1991-1995年全国共发生持枪犯罪案件11692起,占严重暴力案件总数的66.3%。1995年持枪犯罪案件3908起,分别比1991年、1994年增加86.3%和20.9%。持枪犯罪活动主要特点犯罪分子持枪公然对抗公安人员执行公务,袭击政法干警、报复社会1995年各地向公安部专报持枪拒捕、袭击政法干警的案件共92起,占专报持枪犯罪案件的13.6%,政法干警被杀害65人、杀伤52人。一是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公然行凶拒捕,与公安人员武力对抗。1995年1月12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公安处处长洛桑泽仁率领防暴队员在抓捕持枪杀人犯卓约赤列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