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学校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给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分析了高校和谐德育的内涵,指出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不和谐现实困境,对如何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实践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新发展观。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因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成为时代的需要。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不是一个不受外部影响的独立过程,它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去建设和改进,必须要保证各个子系统的自身和谐,要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和谐德育的对象是人,促使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正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实施和谐德育对建设我国的和谐社会、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其德育首位、全面发展,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突出主体、注重个性等理念为高校构建和谐德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营造和谐的高校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校园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树立共赢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安全的稳定观。才能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成熟及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战略构想的提出,给我们思考德育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立足培养和谐健康的人,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使命.和谐健康的人拥有三重和谐关系,即自我的和谐、社会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为实现这三重和谐关系,需要学校教育实践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大力实践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主动构建主流价值体系等,造就和谐健康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和谐相邻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其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青少年德育对相邻关系的关注是欠缺的。从相邻关系的法律性和道德性的角度而言,青少年德育应当重视相邻关系教育,加强青少年在相邻关系中的容忍、信任和道德两难教育,建议现行中小学德育教科书中充实相邻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厘清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对高校网络德育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特殊性,并探讨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价值理性"出发,阐述了高校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分析了高校网络德育所具有的"主体性"和"生活性",最后,提出了网络上与网络下联动机制,对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语境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校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网络德育--高校德育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对高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德育的研究应该由传统的决定性研究范式向过程性研究范式转变。过程哲学视野中的德育是以内部系统之间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推动个体德性生长的动态过程。德育的动态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过程性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逐步实现传统德育理念的过程性转向:德育着力点—外塑性转向内生性;德育模式选择—由简单机械性转向有机系统性;德育角色定位—由二元对立性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实施方式—由理性控制性转向自由体验性;德育效果评价—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学生的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通过增强“民主、尊重”意识、科学分析大学生德育需要、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来促使学生的德育需要有效内化。  相似文献   

13.
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担负起塑造大学生时代精神品格、促使大学生现代道德现念生成的使命,它突出、强调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的具体方法,就是按职业道德人格构成确定高校德育内容,以职业实践为定向,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原则,将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道德品质养成、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与典型、理想职业道德人格塑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治国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一个政策反思的过程, 又是一个理论升华的过程。而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对“和谐”二字的深层次分析,也就是明晰“和谐”的四个维度,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重视高校弱势群体构建新时代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落实到高校,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弱势学生群体问题开始凸现,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应该加大对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注程度.本文从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形成与特点分析入手,探索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将和谐社会的思想渗透到弱势学生群体的工作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新时代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对解决学生工作干部数量不足与大学生数量骤增、管理亟待加强之间的矛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化高校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高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强化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有利于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大学德育教师的素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李勃 《工会论坛》2007,13(5):111-112
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特别是把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教师是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导师、朋友,更应当加强各方面的素质修养。大学德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对解决学生工作干部数量不足与大学生数量骤增、管理亟待加强之间的矛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化高校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内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心理问题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准确把握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特征,为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才成长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建设健康温馨和谐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基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