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学校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给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分析了高校和谐德育的内涵,指出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不和谐现实困境,对如何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实践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模式等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冲击。高校德育要积极探索,采取必要措施应对挑战,一是占领网络阵地,二是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三是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四是加强网络的监管,从而增强网络社会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坚持以科学化为核心的高校德育创新原则;确立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高校德育观念;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大力推进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实现网络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网络德育——高校德育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对高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国外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管理方式、德育模式等都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对国外的几种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入世后高校德育工作应如何进行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入世后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以期对入世后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国外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管理方式、德育模式等都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对国外的几种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入世后高校德育工作应如何进行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入世后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以期对入世后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指出高校德育过程和谐性的内涵,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德育过程和谐性在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价值体现的阐述,阐明了高校德育过程和谐性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当前高校德育过程中的问题,对高校德育过程致和谐性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网络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整个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并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互联网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因此,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转变德育观念,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德育素质,实现高校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当前德育提出新挑战。高校作为德育的主场域,必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到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完善德育发展新机制。亲和力是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推动力量,是个体被接受和亲近程度的衡量标准。提升高校德育亲和力是增强高校德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提升高校德育亲和力,首先要分析德育自身影响力、德育工作者与德育对象的互动关系以及德育外在环境影响等问题,从现实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正确方向,提高德育工作者亲和力,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从而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谣言在高校的传播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对德育手段的创新和德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层面,应加强网络预警、监督、管理以及信息公开工作;学校层面,应增强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个体层面,应加强道德自律,主动践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创新,应体现以“诚信”为内容的为人之德教育,以“爱国”为内容的为民之德教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环境之德教育,以“勤勉”为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创造”为内容的创新之德教育,以“良好生活方式”为内容的生活之德教育,以“自我完善”为内容的生存之德教育。另一方面是方法上创新,包括强化德育实践环节,开创德育新裁体,开辟德育新途径,健全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内容及目标要求,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德育中长期积累的观念却使德育的效果收效甚微,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的贯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方面,它向高校德育提出了信息化、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等方面的挑战。高校德育只有实现教育渠道、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的创新,才能应对新形势,培养跨世纪人才。高校德育在网络时代进行创新还应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网络管理,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时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立法不完善、学校教育与管理不到位、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等原因,使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弱化、道德行为失范。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及大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开发教育新阵地,以及提高大学生自律能力等措施,帮助大学生增强道德观念,使他们在德智等方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诚信教育是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的德育教育内容,但通过对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诚信、生活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四个方面。研究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诚信教育培养的方法与路径,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素质教育的内容,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直接化解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道德具有自主性、自律性、表面化、多元化的特点。信息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消极影响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是构建新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建全组织机构;优化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行,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不可或缺的环节。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成效不够理想。如何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是德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对大学生形成了很大影响和考验,也对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冷静思考,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观,这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是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网络如同暴风骤雨般将21世纪冲刷成一个全新的世界,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网络带来的负面作用,给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是我们当今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