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末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其创建诚然有外发性的特点,但外部压力的存在并不等于警政近代化也自然而然地纳入了新政范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内部,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政治改革的需要;二是时局变迁,旧有社会治安体制乏力的催生;三是社会精英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警政建设与发展已逾百年。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警政方面的研究渐趋活跃,内容涉及近代警政建设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中国近代警政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的描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晚清时期中国近代警政的创建过程。  相似文献   

3.
善耆与中国近代警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警政始于清末。善耆是清末著名的警政大员 ,他负责设立工巡局 ,整顿京师警政 ,关注警政教育 ,在中国近代警政建设及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 ,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改革家、教育家,也是近代提出警政构想的著名人士。他立足晚清的治安现状,汲取早期改良派的警政思想,结合自己十多年海外生活的阅历,在认真研究、比较日本与西方警政制度的基础上,于维新运动期间比较系统地勾画出其警政建设的理论框架,并通过成立湖南保卫局来践行自己的警政构想,为清末民初警政制度的近代化起了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末,近代警政开始兴办。这其中直隶警政的成绩非常突出,对清廷办警政策和各省地方警政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央办警政策层面,无论是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总体发展方向上,还是在建立巡警部,设立统辖全省警务机关等具体问题上,直隶警政都对清廷决策产生了极大影响,发挥了引导作用。地方警政层面,直隶警政为各省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警模式,为各省所仿效,为各省培养了众多警务人才,有效推动了地方警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警员警管区制,系南京国民政府警政当局仿照英美、日本的警察勤务模式,并参考当时国情而提倡、推行的勤务配置方式。尽管被国民党渗入较多的“特务”内涵,成为侦缉、镇压革命的工具,但作为一种警察人事与警察勤务制度的结合,它也借鉴、吸纳了近代西方比较先进的警政经验和警学成果,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近代中国警政的效率与水平,对今日中国警政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警察教育是警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近代四川警察教育起于清末,先后经历了通省警务学堂、省城巡警教练所、四川高等巡警学堂,虽然在民初及防区制时代,军阀割据导致警政建设停滞,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防区制解体后,以四川警察训练所的成立为标志,四川警察教育得以恢复和发展.为近代四川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警政人才.  相似文献   

8.
地方公安是警政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公安工作关乎着整个警政工作的成败。在现代警政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的地方公安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系统的社区警政改革。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实行新政成为朝野共识。其中,建立近代警政走在最前列。建立近代警察制度,通晓警政的人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警察教育的辅助。清末警察教育一度大规模展开,在培养警政人才,探讨警察理论,提高民众觉悟方面都有建树,为以后的民国警察教育奠定了基础。受制于落后的制度,保守的文化和混乱的局势,清末警察教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中国整个警察事业的发展同步。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在近五十年的历程中,由散漫渐趋统一,由幼稚渐近成熟,反映了近代警政及警察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最后十年间建立的警察与警察制度,是中国近代警政发展的开端,后历经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迅速发展,近代警察制度渐趋成熟与完备。这一阶段,是我国警察行政逐步地向职能独立化、组织系统化、行为法制化、服装统一化渐进的时期,它使中国警政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警政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维新时期的警政思想主要有:维新人士十分推崇的警察制度;对警察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西方警察的职能作了详细的考察;主张西方警政源于中国说;大力提倡并实力推进在中国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在打黑除恶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警政与警务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老百姓安全感增强,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警政与警务改革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人事改革与组织稳定性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警察行政在国家体制中被 作为常设机构固定下来,成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法规的大量颁布, 各专业警种的相继建立,均为其警政建设的完善作出了贡献,成为该时期警政建设的 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清末政府初步创建近代警政的基础上,北洋政府在"划一警制"思想的指导下,对全国警政进行调整,发展和健全了警察制度。纵观其十七年的警政建设,其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建设的主动性、警察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警察教育体系化等方面,其局限性则主要表现在特殊时期强化了的镇压职能以及所形成的警察、军队与特务的紧密结合,既扭曲了制度本身,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整个警政建设同步。近代中国历任当局对警察人才及警察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警察教育法规。这种重视及相关经验值得当代中国警察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士珍提出的统一警政机构、划清警察权责、宽筹警察经费、改进警察勤务,改革警察教育、培养“革命警察”,规范警察认识、提高警察待遇等一系列警政思想,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现代警察行政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近代中国警政遭遇的经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警察制度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近代中国警政因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无法取得长足进展。一方面,经费的缺乏导致警政效能的低下与腐败的滋生。由于依赖毫无计划的"就地抽捐",损害了警察应有的社会形象,加剧了警察与民众间的对抗,使得警察官署受制于绅董。警察经费的匮乏逼迫警政当局庇护社会丑恶并滥收滥罚,使得必要的职业训练无法保证,装备的齐全与科学更无由落实。基层长警恶劣的待遇则强化了警察职业低贱的社会认识。另一方面,经济上的贫困增加了民众遵守警察法令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暴秦的速亡,促使汉代统治者重新选择警政思想,由此出现警政思想的儒家化,并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在警政职能和机构设置方面,汉承秦制,又略有区别。王国和豪强大族的存在,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警政权力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汉代的常规警政管理措施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警政人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吐鲁番厅为代表的新疆州县警政建设,作为清末新疆地方新政的重要内容,创建了巡警机构与巡警队伍,兴办了警察教育,开启了新疆州县社会治理体制近代化的历史之门,对新疆社会的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