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生活(青海)》2009,(7):F0003-F0003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是省政府在青海发展变革的重时期、在青海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攻坚阶段,为进一步优化全省工业经济结构、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整合完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布局,在“一区多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于200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是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开展“文明青海”建设活动,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基础,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凝神聚力,由青海省委宣传部和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各州地市文明办和省直机关文明办协办。青海日报、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网、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承办的首届“青海好人”评选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寻找发现“青海好人”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需要所有中国人共同奋斗去实现。高校以“中国梦”激励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奋发成才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西宁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城市发展后劲,有利于发挥城市辐射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把“创城”活动转化为西宁人对城市文明的一种自觉意识、自觉活动、自觉创造,上升为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主动追求。  相似文献   

5.
戴着联合国授予的维和勋章,带着异国他乡难以忘却的人生经历,2008年8月,被公安部选派到动荡不安的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西宁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综合科科长冷延涛回到离别一年多的西宁。“青海维和第一警”讲述的情感故事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和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西宁市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将雷锋精神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其引领作用,积极传播和弘扬时代主旋律,进一步促进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为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和“学习之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诠释的“中国梦”,高屋建瓴,意蕴厚重,沦肌浃髓。概言之,“中国梦”不仅深度激活中华民族主体的自信感、光荣感、豪迈感,而且强力唤起神州儿女你我的自觉感、使命感、责任感。当下今后,每一位炎黄子孙必须倾注生命的全部能量,合力托起我们的“中国梦”。“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诠释的“中国梦”,高屋建瓴,意蕴厚重,沦肌浃髓。概言之,“中国梦”不仅深度激活中华民族主体的自信感、光荣感、豪迈感,而且强力唤起神州儿女你我的自觉感、使命感、责任感。当下今后,每一位炎黄子孙必须倾注生命的全部能量,合力托起我们的“中国梦”。“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相似文献   

9.
赵吉雄 《学习月刊》2013,(20):22-23
八百里清江美如厕,三百里画廊在长阳。长阳作为800万土家族的民族之源,理应在共筑“中国梦”中勇于担当:长阳作为武陵山区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圈的战略支点.理应在建设“五个湖北”中更有作为:长阳作为宜昌卫星城,理应在推进宜昌“大城梦”中当仁不让。为此,长阳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认识县情,统筹思考、科学决策,“把县当城来建”.作出了打造“都市后花园”重大战略部署。建设“都市后花园”.就是充分发挥长阳资源优势.更加注重发展环境和生活质量.更加注重文化底蕴和城市品位.更加注重长阳人民的充分认同和积极参与.更加注重国内外游客及投资商的幸福感受、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发展,着力建设特色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健康之城,把长阳打造成花园之都、美丽乡村、土家之源、休闲之地。  相似文献   

10.
西宁市党代会提出把西宁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发展战略。宜居是一个城市的根本属性,建设宜居城市是对建设生活、幸福之城的最好回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破解西宁建设宜居城市的难题,需要准确把握宜居城市的内涵,以城市产业转型为先导,夯实宜居城市的基础;以城市生态修复为核心,塑造宜居城市的形象:以城市道路功能完善为根本,提高宜居城市的品质;以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打造宜居城市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的提出,为我们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提供了精神支撑。“中国梦”丽买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中等收入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仍然很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还存在一些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大力发展教育,加大对人力资本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2.
方若石 《世纪桥》2013,(8):53-5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铸就“中国梦”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既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愿景,也包含着“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的个体期待。它既具有时代特征,也富有生活气息;既是国家和民族的努力目标,也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中国梦,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包含着每个国人的梦,依靠着每个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实现它。归根结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的有机统一,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三大特殊功能,实际上就是为追逐和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嘲。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13,(5):29-2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西宁人的心中,大十字是一个坚实的城市记忆符号。在青海,只要提起大十字,几乎无人不知,甚至每个来西宁的外地人也会慕名前往。过去,它是西宁的商业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这里更加繁华。伴随着西宁人一代代地成长,大十字虽然也在默默地变换着模样,但它给人们的生活留下的痕迹和记忆,依旧鲜活在西宁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17.
史春风 《前线》2013,(6):10-11
2012年以来,“中国梦”成为举国上下一致追捧的热词。一个民族没有梦想,不能仰望星空,这个民族注定没有前途,然而,光有梦想,不能脚踏实地,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的梦想也只能是空想。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强国富民之路,我们必须要拓展和走好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李捷 《前线》2013,(6):14-16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出并系统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念,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这对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时刻,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开创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时所追求的“井冈梦”,探讨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今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张雪嫣 《世纪桥》2014,(1):50-51
“中国梦”的提出为我们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了积极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研究,分析当前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的环境因素,解构“美国梦”的价值观及消极影响,建构“中国梦”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诉求,从而实现对“中国梦”思想内涵、价值基础和国际影响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3,(9):22-22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国家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归根到底”四个字很有意蕴,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这一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