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最后防线,立案审查制仍具有其可操作性.目前.立案审查制存在立案审查的审查范围过宽、诉讼时效的审查过细等缺陷,但与立案登记制相比更适合我国国情.法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立案审查制,降低起诉条件,完善审查行为,防止提高起诉的门槛,相对宽松地适用弹性规定,并明文规定对当事人的救济条款,以及对法院的惩罚条款,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最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明确我国将实行立案登记制,这是司法改革的一大重要进步,有利于解决实践中"立案难"的困境,保障当事人诉权,促进实质正义的实现。我国司法的现状决定了目前所实行的并不是"纯粹的立案登记制",法院仍需先对原告的起诉做形式上的审查。这就需要重构起诉状,对案前审查和案后审查做一个内容上的严格区分,使得立案登记制能够顺利开展,同时配套完善的审前准备程序以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其中涉及不少对诉讼程序的改革,民事立案制度也由审查制改为登记制.立案作为诉讼系属开始的第一个环节,对整个民事诉讼具有重大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立案难的困境,立案审查制度饱受争议.随着诉权理论、程序正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行立案登记制度已是势在必行.立案制度改革后,立案庭功能的重新定位.也对审前程序的重新构建提出了要求.同时,立案制度的顺利改革,登记制度的功效发挥,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4.
立案审查程序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环节。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的起诉后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对当事人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以核实是否符合法定的受理条件。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要件,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予以立案受理,否则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我国目前《行政诉讼法》及若干司法解释并未对行政诉讼的立案程序作详细的规定;实践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也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也不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学者们以2007年修订民事诉讼法为契机,对立案登记制和立案审查制争论得非常激烈,但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采纳立案登记制。需要从学理上辨析清楚立案登记制和立案审查制的本质,从司法政策和司法实践方面印证学理上的辨析。  相似文献   

6.
“起诉难”是目前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导致“起诉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法院立案审查的角度,分析了立案审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立案审查应以形式审查为原则,立案审查的范围应以起诉成立的条件为限,并探讨了法院在立案审查活动中的职责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案数量虽有明显增加,但法院平均收案量很低,在环境案件总量中占比几乎可忽略不计,法院对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仍需实质审查,并非起诉即能受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受法律严格限定。现状反映出的是,环境公益诉讼立案仍然不易。在立案制度层面,造成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的原因包括立案条件高阶化设定、实体审查前置、原告资格限制等,可以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立案标准的改造,将部分诉讼要件从立案条件中剥离,立案审查以形式审查为主、宽松实体审查为辅,对原告主体资格范围扩张,寻求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的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实行违法犯罪的二元追诉机制,违法行为由行政机关制裁,犯罪行为才进入司法程序。这种违法犯罪二元模式本身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而其配套措施——立案程序并没有缓解这种缺陷,反而从条件和手段上放大了这种缺陷.使得实践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目前的刑法体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增强立案的输入功能,加强立案监督,设立犯罪消息登记制度,在书面审查基础上进行初查。初查可以采取适当的调查措施,但需向检察机关备案.采取强制手段必须报检察机关批准、法院备案。  相似文献   

9.
立案程序是连接司法与社会的窗口,是纠纷进入诉讼的必经程序,我国现行立案程序的工作内容表现为两次审查:受理起诉材料时的形式审查和受理起诉材料后的实体审查。简化立案程序、将立案程序的功能合理定位为启动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完善之路,实行登记立案制度是保障公民裁判请求权和当事人诉权、解决群众告状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企业登记审查的机关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登记申请进行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我国目前的企业登记审查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的申请采取实质审查制,但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对企业登记事项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同时,因实质审查失误导致的民事责任的承担也难以落实。因此,应改革现行的企业行政登记审查制度,由实质审查制过渡到折中审查制,并确立法院的行政登记最终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立案审查程序是行政诉讼继续进行下去的必经程序,也事关对行政主体"权力"的控制和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障.但是,现行法律规定的模糊,给法院在立案审查过程中留下了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这种自由裁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案正义、弥补法律空缺,但是其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事立案制度应该具有确认诉权、保障诉权行使和案件分流的功能。我国实行立案审查制,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但在权力本位的立法之下,当事人不能参与立案审查程序,两便原则被演绎为审判利益取代诉权成为是否立案的决定性标准。立案制度出现功能梗阻。重构立案审查制的核心在于维护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立案程序中应该建立对于审判权的诉权和检察权的双重制约机制,并通过立法鼓励、规范立案调解的适用,实现程序分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立案登记的实施规范了立案人员的操作程序,使民事案件更容易进入司法程序。但法律规定的起诉要件涵括了大量实体诉讼要件,加上司法为民的理念、立案部门的职能定位、审前程序的缺失、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作用的有限等使民事立案登记扭曲"生长"。因此,应将民事与行政案件在立案登记中区别开来,在民事诉讼中实施降低起诉条件、加强审判管理、独立并落实审前程序、设置诉前强制调解程序等措施落实立案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7.
诉的利益判断关乎当事人诉权保障等私益与防止滥诉等公益之间的平衡.诉的利益因诉权学说的不同立场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存在本案要件与诉讼要件之争.由民事诉讼审理的阶段化构造及诉的利益本质属性出发,可以推演出诉的利益应当属于关涉诉之合法性的诉讼要件.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将诉的利益错误定位为起诉要件,由此引发了侵害当事人诉权等一系列问题.现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对当事人诉权保障及滥诉防止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将诉的利益定位为诉讼要件,并且基于制度功能与评判标准的双重考量完善其裁判方式,进而为立案登记制的转型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关于民事诉讼正当当事人的性质存在"程序/实体"的争论,据此形成了"程序性质+起诉阶段""实体性质+实体审理阶段"的制度/程序构造。通过对实体概念与程序概念的关系分析,正当当事人在性质上并不存在"程序/实体"的绝对对立,其性质界定与其所承担的程序机能紧密相关。正当当事人的性质因诉权机能从"起诉→判决"的转变发生了从起诉要件到诉讼要件的转变,导致"当事人"与"正当当事人"概念的"分离",形成了"当事人+起诉阶段""正当当事人+审理阶段"的程序构造,降低了起诉"门槛",实现了诉权保障的功能。立案登记制下,应当将正当当事人的审查后移至审理阶段,将当事人概念置于起诉阶段。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立案难的问题一直是行政诉讼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立案制度本身包含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受案时间等因素。在现行诉讼制度之下,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是“利害关系人”,部分行政案件难以进入正常的审判程序,利害关系人的解释是关键,也是导致行政诉讼救济不力困境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原告上海齐爱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请求撤销沪规土资复(驳)字(2012)第058号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一案引入,分析行政诉讼利害关系人范围扩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若干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诉讼中的立案难、行政诉讼和解与行政审判白皮书等若干现象,映射行政诉讼运行中存在权力博弈与妥协、法律规避与界限、政策考量的基本机制。从我国转型社会法治的特殊性、法院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司法政策的导入方面阐释,可以对行政诉讼性质的双重性、行政诉讼方式的多样化和行政法治路径的多元化等进行理性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