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登辉早年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冲突形成了权威人格的滥觞;后来的皈依宗教和进入政治生涯,则进一步诱发和加强了其权威人格。在此种人格的支配下,李登辉在蒋经国时代服从权威体制和蒋经国;继任后则要求别人服从其权威意志,其自我也膨胀为“圣徒”的形象。而这与台湾民众在政治转型中“本土化”和民粹主义两种风潮相作用,形成了台湾的新强人政治,政事依然由李登辉“独自裁决”。  相似文献   

2.
如今,海峡两岸的关系愈来愈趋向缓和。反观历史,笔者不禁忆起蒋介石在世时的两岸“禁锏”政策和蒋经国时代一度施行的两岸“三不”方针。这其中值得人们追思的,莫过于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期间,发生在香港的同民党获释战俘张铁石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3.
若从1905年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前身)的成立算起,国民党已历经百年风雨,堪称政党史上的“百年老店”。从孙中山的“艰苦创业”到蒋介石的“仓惶败逃”,再到蒋经国的“大胆改革”、李登辉的“全盘背叛”——如今的国民党已进入马英九时代。种种迹象表明,它由威权政党转型为竞争型民主政党,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车轮刚刚驶入2000年,台湾的“总统”选战随之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1月对日,台湾的五个“总统”候选人正式登台亮相,被台湾媒体称之为“泼粪大战”的“总统”竞选正式鸣锣开台。无党派独立“总统”参选人来楚瑜,曾一度当选呼声最高。后支持率直线下跌,但经过一番与“政府”明争暗斗、相互吓唬之后,才稍稍稳住了阵脚。宋楚瑜的父亲宋达是黄埔第五期毕业生,与蒋经国关系十分密切。正是得益于此,宋楚瑜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曾是蒋经国身边的红人之一。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登上“总统宝座”,宋楚瑜很快又成了李登辉的贴身谋士…  相似文献   

5.
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做法,用“和平统一”取代过去的“武力解放台湾”的口号。这些石破天惊的举措震撼了全球。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蒋经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在变,潮流在变,环境也在变”,便在台湾推动民主改革的同时,决定对两岸不再实行封闭政策,然后将交流的大门轻轻开启。  相似文献   

6.
1981年10月,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台湾当局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不久,叶剑英接见应邀由香港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的原蒋经国机要秘书沈诚。沈诚到京前专程去台湾请示蒋经国,  相似文献   

7.
李立 《黄埔》2008,(1):46-49
1987年11月2日,蒋经国顺应历史潮流,继开放“党禁”、“报禁”之后,为“向历史作交待”,终于做出了他生前有利于两岸人民的明智之举——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  相似文献   

8.
蒋经国,蒋介石的长子,1910年生于浙江奉化。学生时代的蒋经国是一位反帝反封建的共青团员,青年时代的蒋经国,在苏联留学、工作长达13年,聆听过斯大林和高尔基等苏共老党员的教导,是一位经受了各种考验的共产党员。幼时的蒋经国十分聪颖,12岁到上海,考取了万竹小学四年  相似文献   

9.
试论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瑞添 《桂海论丛》2001,17(3):62-64
台湾政党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蒋介石逃台后对国民党的“改造” ,蒋介石继续保持蒋家王朝的梦想 ;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小蒋”、“政治革新”的做法及其局限性 ;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及对台湾政治局势的危害 ;民进党上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今后台湾政局必然陷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在80年代,中产阶级崛起,党外势力壮大,大陆籍官僚势力老化凋落;在岛外,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日益孤立,中共和平统一政策得到热烈反响.在这一形势下,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的政治、经济、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都发生了国民党退据台湾以来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台湾进入了转型期.政治格局转型1986年3月,蒋经国说:“时代在变,局势在变,潮流在变.”在国民党十三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解除报禁、开放党禁等六项政治革新措施.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结束了长达38年的蒋家王朝强人统治时代.李登辉继任“总统”、国民党主席权位后,继续推动“政治革新”,在1988—1989年先后制定“动员勘乱时期集会游行法”、“人民团体组织法”、“第一届资深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等政策措施,扩大台湾社会的政治参与,推动国民党政权的权力  相似文献   

11.
记忆     
8月5日,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8月7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人民礼堂举行;8月20日,蒋经国在沪“打虎”;8月,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  相似文献   

12.
杨毅周 《台声》2000,(5):8-9
2000年3月18日 ,台湾“大选”落幕 ,国民党候选人惨败 ,民进党上了台 ,从而宣告国民党在台湾统治55年的结束。3月24日 ,李登辉在民众的一片叫骂中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从而结束了为期12年的所谓“李登辉时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台湾社会的民主化趋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浪潮势不可挡。在内外压力下 ,蒋经国于1987年被迫解除戒严 ,开放党禁 ,同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于是 ,两岸交流迅速增加 ,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进入转型期。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 ,李登辉作为接班人接任台湾“总统” ;同年7月 ,李登辉接…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润往来     
1988年1月13日,刚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蒋经国先生在台北病逝。第二天,当时才30岁出头的杨祖瑶记着友人“出大事,要小心”的提醒,带着首个有“合法”手续的老兵探亲团返乡了。  相似文献   

14.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发布“总统令”,宣布台湾地区自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解除戒严。这是国民党赴台38年来首次对台岛解除戒严。  相似文献   

15.
李立 《两岸关系》2003,(3):42-46
贾亦斌曾经是蒋经国的好友,得力助手。后来顺应历史潮流,毅然率“太子军”起义,与蒋经国彻底决裂。蒋经国发誓要将贾亦斌捉拿归案,以解心头之恨。1950年,将经国又派特务跟踪至香港,追杀贾亦斌……待硝烟淡去,一切恩怨随风而去。80年代后期,蒋经国想要对历史有所交待,遂派人与贾亦斌联系,以探两岸接触与对话之路,进而达成两岸最终统一。遗憾的是蒋经国去世……本刊将陆续刊登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贾亦斌口述他与蒋经国从好友到决裂再复交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自蒋经国去世以后,国民党由权威主义独裁统治时代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派系运作成为国民党权力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所谓的“起立派”与“票选派”之争;“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争;“官邸派”与“郝家班”之争等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向俯首听命于党中央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也派系纷起,并以集团的势能向党中央的权威发起挑战。派系斗争掀起的政治波澜,不仅冲击着台湾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在后蒋经国时代,经过国民党十二全的首次较量,国民党内的各种政治力量开始重组。十三全后,国民党内已构成了两大最主要的派系,即事实上存在的“二李体制”。但是,由于李登辉把当时并不构成对他威胁的李焕和蒋纬国视为潜在的敌人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19.
<正> 蒋介石统治中国22年,退踞台湾后,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继主宰台湾38年,他们集党、政、军、经大权于一身,世称“蒋家王朝”,蒋家当是“第一家族”。蒋氏父子去世后,作为政治人物淡出政治舞台,事有必然。但耐人寻味的是,蒋经国逝世迄今仅10年,蒋氏身后零仃与凄凉,蒋家权势衰败之迅速,当年为蒋经国提掖、现仍掌权的大佬,大多对蒋家从尊崇到冷遇直至歧视,真有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人间之叹。  相似文献   

20.
迟来的正义     
郑太男 《台声》2013,(8):52-53
早年台湾社会普遍流行跨海通婚,但到了清朝明文规定禁止携眷来台,从大陆唐山漂洋过海来台的男子只得与本地平埔人女子通婚,所以台湾民间有俗语:“有唐山公,没唐山妈。”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蒋经国开放赴大陆探亲以来,跨海通婚的状态有了一些变化,“台湾公”开始娶“大陆妹”,而这些通过通婚来台的“大陆妹”身份变成了大陆配偶,成为台湾当代的“唐山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