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失地农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保障法律建设的重要内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立法滞后且较为原则,失地农民未获得平等社会保障权利,农村土地产权、土地征用以及法定安置途径方面立法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不全面的问题。应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医疗保障法律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就业和社会服务保障制度及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保障法律建设的重要内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立法滞后且较为原则,失地农民未获得平等社会保障权利,农村土地产权、土地征用以及法定安置途径方面立法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不全面的问题。应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医疗保障法律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就业和社会服务保障制度及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伴随着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综合性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反映。解决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不仅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现行有关征地管理及补偿的政策,而且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如何处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在国内外都有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化征用了大量的土地,出现了大量的"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他们面临生活、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多方面的困难。本文以可持续生计为视角,从资本的角度入手,以芜湖市失地农民为个案,从可持续生计的经济、物质、人力、自然和社会资本五种资本入手,具体分析了芜湖市弋江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充实失地农民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夯实物质资本,完善社会资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石家庄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但是,在当今"万事法先行"的法制社会,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和保护,所以,有必要从法律角度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包括提高立法层次,明确立法主体,统一法律标准,建立法律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被征地农民逐渐增多,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显。河北省石家庄市为配合"三年大变样"工程的顺利开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制度本身的缺陷。为此,建议在养老保障标准、经费来源、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基金监管等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后补偿机制的构建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保证其市民角色的实现。后补偿机制是针对目前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措施的缺陷、不足而提出,并与之形成良好衔接的一种新机制探索。  相似文献   

8.
农民对土地的基本财产权利的缺失和城市发展对土地的依赖造成当今农民土地权益缺失;法理上农民失地就是生存发展权、人格尊严权、土地财产权及社会保障权的缺失;要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就要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补偿长效机制、居住安置机制、失地农民的利益分享机制、就业扶持机制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项目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解决该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全面分析项目失地农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项目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领域的整体研究状况及发展动态,在对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做简单文献回顾后,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时间序列、学科和期刊分布、高产作者和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和研究缺陷等几个方面对CNKI数据库中失地农民研究领域近15年的学术论文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研究发现,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基本成型,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社会融入、就业、市民化、城市化、土地征收与补偿安置等问题成为我国失地农民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在完善法律制度、关注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可持续生计问题及政府权能问题等方面仍有扩展的空间,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汹涌而来、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因素的出现,传统的"社区养老"、"养儿防老"等模式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已难以为继,如何实现我国农村老人的老有所养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依法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制度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三类人群":失地农民、农民工、农业劳动者,这"三类人群"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有约束。破解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是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在肯定土地流转制度有效的前提下,借鉴经济学中对弹性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制度下社会保障涉及的三大人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弹性和供需缺口,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设计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和谐三角"。  相似文献   

13.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以省为单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然后,从经济发达地区起步,在全新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并以大病统筹为重点,建立不同类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还应把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赋予了公安机关更大责任和更重任务."和谐公安"理念的提出正是回应现实需求与公安发展规律的优先选择,体现了新时期人民公安工作的重要特征.为此,公安系统必须以维护社会和自身的和谐为工作的目的和宗旨,从进一步提高"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和切实改进公安队伍的结构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和谐的公安队伍和公安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土地保障功能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民的保障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要建立着眼于中国现实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魏玲 《外交评论》2006,56(1):44-50
多边主义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制度形式。达成实质性的多边合作不仅涉及到权力结构、战略互动模式和制度形式等因素,更需要共同利益和集体身份。东北亚地区面临严重的传统安全和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建立合作安全型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迫在眉睫。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基础建设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治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增多。违法犯罪手段更新换代、类型多样化,多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特殊群体违法犯罪升级与恶化。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因素激发了并助燃着农村固有的及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从战略高度转变思想理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多方参与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长效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集体消费单位--社区的兴起,公共安全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和个别化,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使公共安全市场形成并有所发展,对这一市场的制度安排面临着对不同治理结构的选择,同时也是传统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公共安全市场的制度安排应当是政府集中控制提供更多的间接服务,由市场中的企业提供多样化、个别化的直接服务,公众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运行模式.新型社会公共安全模式特别是在社区治安和犯罪预防方面突出体现公共安全市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集体消费单位——社区的兴起,公共安全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和个别化,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使公共安全市场形成并有所发展。对这一市场的制度安排面临着对不同治理结构的选择,同时也是对传统公共安全管理体制进行的制度变迁。公共安全市场的制度安排应当是政府的集中控制提供更多的间接服务,市场中的企业提供多样化、个别化的直接服务,公众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土农民群体”正在形成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失土农民面临着“生(存)无所靠,老无所养”的困境,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面对失土农民面临的困境,只有通过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方式,变“一次性补偿”为“永久性受益”;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土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通过就业安置,以城镇下岗职工的模式把失土农民纳入再就业工程范畴等解决失土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失土农民“失土不失业,失土不失利,失土不失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