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2,(4):17-17
近日,北京市新闻办发起的“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上线,成为全国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的正式上线还是掀起波澜,这个名为“上海发布”的微博,上线首日的粉丝数超过14万人。至此,中国4个直辖市的新闻办已齐聚微博平台,“微博问政”渐入主流。不过,同时也要看到,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政务沟通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政务机构微博中,微博信息发布数在100条以下的情况占60%,而发布数量在500条以上的只占8%。  相似文献   

2.
5月22日,在新一届上海市委常委与中外媒体见面会上,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进行了"微直播"。在几天前的党代会开幕式上,"上海发布"也进行了直播。开通政务微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公开信息、沟通民意、回应舆论、解决问题,上海市要求大事件微直播的做法,对其他地方党委、政府如何加强和创新网络问政,具有借鉴意义。"上海发布"不同于传统媒体报道,它以简短的篇幅,把党代会报告摘要播发,更  相似文献   

3.
《政府法制》2012,(6):14-14
2011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刊登的《“微博问政”不是终点》一文指出:“一些地方的官方微博内容空洞,用语官腔,对于民众提问多以事不关己敷衍塞责,对于民众建议也常没了下文。”笔者认为这句话说明了“微博问政”要有恤民味道,不能仅停留于“说学逗唱”,只有恤民不倦,善政不止,为民众排忧解难不怠,才能消除“微博问政”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12,(8):12-14
微博问政的发展是官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它要求政府工作方式实现一次重大转变,要求从等事情向主动找事情、解决事情转变,这也是在网络化环境下对新的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有必要利用微博问政的契机,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化的水平,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在新的形势下以新思维解决新问题。我国微博用户已达2亿,年增长高达208.9%,这使得"微博问政"成为网络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仅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官员实名微博有1300多个,代表政府机构的微博有2000余家。  相似文献   

5.
胡行华  王博 《法制与社会》2013,(24):275-276
国内关于依法推进"微博问政"具体路径的实证分析和论证的总体上不多,而依法推进"微博问政",既是促进"微博问政"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助力政府在汹涌澎湃的微博舆情面前自我减压的必由之路。深化"微博问政"法律规制的研究,应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从而提出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的依法应对"微博问政"的相关理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政法快讯     
政法类微博影响力报告发布公安排名在首位《政法类微博影响力报告》4月11日发布,政法舆情的部门热度分布排名依次为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微博问政的意识和力度与此成正比,专家提示不能把开微博当作赶潮流走秀。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2,(8):7-9
政务微博在微博中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政务微博已成为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推动社会服务创新的新方式。正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所表示的那样,政务微博可以"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手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要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微博"。在未来,如何利用微博更好地贴近民生、服务社会,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成为各级政府机构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回应新技术、新事物带来的挑战,微博问政的兴起及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考察微博问政的实例,可以将其分为七大类型。微博问政更新了公众参与的话语体系,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但也存有很多缺陷。微博问政逐渐成为法治发展在官方路径和民间路径之外的第三种路径,但其促进法治发展的进程中却存在很多困境。规范化微博问政不仅能够表征民主,也能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实现控制公权力的目标,成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网络时代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赵岩 《法庭内外》2014,(2):63-63
正2013年12月12日,"微政道——2013新浪政法微博年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北京法院网官方微博"@京法网事"荣获2013年度全国政法机构微博影响力飞跃奖、全国政法微博十佳应用奖、全国十大法院微博等3项大奖。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官方微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评全国十大法院微博。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应用·服务·共建",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全国27个省份的政法微博代表、专家以及媒体共同出席讨论。论坛上,新浪网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同发布了《2013年新浪政法微博报告》,并发布了政法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与会代表就新媒体时代政法部门的社会沟通能力、微博如何助力法治中国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出现为群众提供了新的问政渠道,也为政府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作为检察机关,应当重视微博在群众工作中的作用,善用检察微博、用好检察微博,走出一条符合检察实际和微博特点的"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1.
张荣光 《法制与社会》2012,(14):182-183
微博问政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一种新方式,是政府转变工作理念、公众主动参与政治、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创新模式。基于SWOT模型分析法,阐释我国微博问政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有效发展微博问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强势,微博问政已经成为民众表达心声、政府倾听民意的重要窗口。很多政府机构在网上开通政务微博,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集民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亲切地称之为政府"围脖"。各级人大作为权力和民意机关,更应该集优推新,率先垂范,充分利用电子政务,促进民主发展,积极加入织"围脖"的大军中,努力开创人大"微博问政"的新风尚。为畅通社情民意架设"新桥梁"。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公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1,(21):13-13
《中青年》2011年7月5日刊登禾刀的文章:据统计,目前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中.逾半以上公安机关开设了官方微博。截至3月底,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中国政府机构包括官员已增至3000余个,并呈快速增长中,其中不乏高层和高级官员。作为互联网技术进步的结晶,已与手机实现即时互联的微博,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社交平台。不过,政府机构或官员开设微博,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融合了网络社交媒体和公共管理官方媒体的双重特性,使用便捷、管理简单、影响广泛、信息权威,能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不足,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新利器。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公共服务职能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服务功能破碎”和“服务流程混乱”等问题,对政府公共服务流程重构、政务微博理论模型和政务微博模型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面向政府公共服务的政务微博框架。  相似文献   

15.
姚博 《法律与生活》2013,(21):57-57
商品房太贵,限价房排队。买不起商品房,又没有资格买限价房或者租廉租房,作为中低收入家庭,在房子这个问题上该怎么办?2013年9月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官方微博“安居北京”上发布了一个消息:《北京市自住型商品住房管理办法》经反复讨论并征求有关意见,目前已基本成熟,有望近期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2014,(8):55-55
正新闻影像2014年3月18日中午,《中国娱乐报道》节目的一剂猛料炸响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某光头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后经媒体证实,这名光头歌手是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走红的李代沫。当天下午4点43分,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微博称:2014年3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会同北京朝阳分局一举打掉一个吸贩毒团伙,共抓获8名嫌疑人。当天晚上,警方在位于北京市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仝志辉  刘俊卿 《公共行政评论》2013,(3):101-126,168,169
在当前对中国政策参与的研究中,网络对政策参与的影响渐受重视。文章结合中国的经验和已有研究,根据议程的提出者和制度化程度提出网络参与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三种模式:外压模式(网络偶发事件模式)、动员模式(专题型网络问政)和上书模式(留言板型网络问政)。上述模式中的留言版型网络问政的制度化水平较高,蕴含着政府和民众在政策参与上的地位的进一步平等化,显现出现有中国制度条件下网络影响政策参与的基本途径。研究对广东省惠州市网络问政平台的网民留言和政府政策输出的分析,发现网民留言对政府政策输出的影响在数量上逐渐增加,但也表现出制度化之下的一个悖论:民众提出初步议题转化为政策的比例在增加,同时,回应内容相关性在持续下降。这可能预示着留言版型网络参与下的政策参与和政府回应存在"选择性回应"。"选择性回应"符合以往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的解释,预示中国的制度环境仍然是影响政策输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条"武汉某部门因天气热,延长公务员休息时间"的微博把武汉市的公务员们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份《关于调整夏季作息时间的通知》显示,"根据区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从7月2日至8月31日,江岸区政府机关下午工作时间由14:30~17:30调至15:00~17:30,如9月份持续高温,再酌情延长。"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4,(21):22-22
正"禁止使用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最近,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的《关于"非转基因产品"广告的审查要求通知》中如此要求。"我要告诉这些保安,他们不可以随便打人。"——河北燕郊东方御景小区业主多次与物业保安发生冲突,遭保安殴  相似文献   

20.
冯荣荣  杨燕 《法制与社会》2012,(10):195-196
政务微博信息发布便捷、即时性强、互动性强、信息受众面广、信息公共权威性强等自身固有的特性,在为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和优化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政府应该以政务微博兴起为契机,扬长弃短,努力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