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改革开放、全球非法移民浪潮等的背景下,偷渡犯罪滋生,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妨害了国(边)境管理秩序,给国(边)境地区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是妨害国(边)境管理罪中最严重的一种犯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是指非法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当前,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的犯罪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和严重化,偷越(偷渡)国(边)境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为了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偷渡)国(边)境(以下简称偷越国(边)境)的犯罪分子,制止偷越国(边)境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出入境管理秩序,1994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对我国刑法中的妨害出入境管理秩序的犯罪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不仅对原有的偷越国(边)境罪、组织、运送他人偷  相似文献   

3.
当前妨害国(边)境管理执法司法实践中,骗取国(边)境检查机关核准类型偷越国(边)境犯罪行为的认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中“组织”行为本质特征的理解,以及骗取出境证件罪与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的界分等仍是疑难问题。持证人员骗取核准出入国(边)境的行为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当被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犯罪。组织偷越国(边)境行为的本质在于整合犯罪链条,而非聚合偷越人员。有偿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面签培训等服务,帮助申领人骗取入境签证并提供给申领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出售入境证件,原因在于证件原本是国家机关制发给申领人的,帮助骗证的人将申领人自己的证件交付给申领人并收取费用,本质上不是出售行为。  相似文献   

4.
97新刑法修订中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名的设置在罪名的补充和在刑罚的力度上都有所加强。然而,对于三罪之间的关系没有能够作出立法上的厘定。廓清三者之间的界限,在办案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审理偷(私)渡案件的法律运用及立法建议刘才光,陈庆才,洪青沪1.关于偷越国(边)境与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定性问题。我国刑法第176条规定,“违反出入国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刑法第177条规定...  相似文献   

6.
偷渡是指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属于非法移民现象。目前,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偷渡多发区。著名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讲过:“如果不懂犯罪发生的文化,我们也不会懂得犯罪。”偷渡文化是一种以偷渡为中心,包括由偷渡活动连带形成的价值观、信仰、风俗、行为、习惯等内容的文化。一种行为是不是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不同的文化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妨害国(边)境管理罪这个类罪范畴内,包含了八个具体罪名,其中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骗取出境证件罪等七个罪名的犯罪既遂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较为统一,但是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作为其中之一,其既遂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缺乏一个统一的法律依据,很有可能导致不同地区适用法律的不同,从而影响准确量刑,甚至导致腐败现象出现,危害相应主体的权利,损害社会主义法治权威。为此,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观点下探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既遂标准,为立法活动和司法实践提供法理支撑就显得尤为必要,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立法的完善,进而为司法实践操作提供统一的法律依据和具体的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8.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组织"包括集团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和单独犯罪,协助"组织"包括但不限于首要分子指挥下实施的拉拢、引诱、介绍;持用骗领的出入境证件而出入境属于"偷越",但要予以适当限定。本罪侵害的直接客体是我国的出入境许可制度,以被组织人通过实际国(边)界线或者边防检查为既遂标准。视不同情形,本罪与其他妨害出入境管理秩序犯罪分别形成牵连、吸收或者想象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针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提出来的新的战略思想和新的执政理念。公安边防部队是国家部署在边境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担负着出入国(边)境管理、边境治安管理、打击毒品和枪支犯罪、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人事天地》2011,(9):7-7
在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国外专家广西行”系列活动的基础上,2011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外国专家局、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了“2011年国(境)外专家广西柳州行”活动。活动邀请和组织了28位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瑞典、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专家到柳州市各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项目合作,并在柳州饭店举办了国(境)外专家柳州行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被组织、运送人是公安边防部门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案件时获取证据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的陈(供)述对收集核实证据,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具有重要作用。要紧紧围绕其陈(供)述的被组织、运送的全过程以及时间先后、地点变化、行动路线、犯罪嫌疑人的特征等收集证据,收集的证据要有系统性、可查性和可证性。要为被组织、运送人营造如实陈(供)述的氛围,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严禁诱供、逼供。  相似文献   

12.
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及其法律适用刘志远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1994年3月5日通过了《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了“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  相似文献   

13.
《人事天地》2009,(14):F0002-F0002
为进一步加强出国(境)培训管理,规范培训秩序,防止中介机构转手倒卖出国(境)培训团组,国家外目专家局于2009年5月13-15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2009年度出国(境)培训团组项目对接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康、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孙照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厅长肖化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聚居区治安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缘聚型和混居型两种聚居方式,并产生了侵财型违法犯罪高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间差异悬殊的冲突、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活动增多、易形成黑恶势力等治安问题。而城市空间改造、加强社区管理、充分发挥警察的防控作用、及时打击违法犯罪并做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是解决流动人口治安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如何维护国(边)境的出入境管理秩序,预防和减少偷渡案件的发生值得各国执法者深思。我国公安机关应结合出入境管理工作,分析新形势下偷渡活动的基本状况和主要手法,探究新型偷渡犯罪的发展动向和规律,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偷越国(边)境案件近年呈逐渐递增之趋势.出于其他目的骗取出境证件的,可根据不同情况构成偷越国(边)境罪的停止形态或者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拉拢、引诱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可分别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偷越国(边)境罪的教唆犯;介绍他人偷越国(边)境的,成立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偷越国(边)境罪的想象竞合犯;同时实施了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骗取出境证件或者偷越国(边)境行为的,应当从一重处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三非"外国人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仅京、沪、穗等国际化大都市受到"三非"外国人问题的困扰,位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深受其害。"三非"外国人破坏国(边)境管理秩序,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城市形象等严重影响了德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对湖南省双峰县调查分析,当前农村犯罪动向有:(一)农村犯罪团伙有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演变发展的趋势;(二)农民犯罪有向跳跃式犯罪手段发展的趋势;(三)农村地方恶势力违法犯罪有向群体性发展的趋势;(四)农村种毒、贩毒。吸毒违法犯罪活动有上升蔓延的趋势;(五)农村非法宗教、邪教违法犯罪有向谋求政治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涉案财物的概念 涉案财物。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以查封、扣押、冻结、扣留、调取、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追缴、收缴等方式提取或者固定的与案件有关、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品和文件。其范围包括:(一)违法犯罪所得及其孳息:(二)用于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三)其他可以证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情节轻重的物品和文件。  相似文献   

20.
偷越国(边)境犯罪的司法适用疑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偷越国(边)境犯罪随着发案数的增加,在认定上难度也相应增大。文章结合案例,对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骗取出境证件罪客观方面的界定、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既遂标准、偷越国(边)境罪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关系、偷越国(边)境罪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关系等疑难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自己的倾向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