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中,翻译人员的作用是协助司法机关对外国及无国籍人、少数民族和聋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及证人进行讯(询)问,以查清案件事实。然而,由于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阙如或不完备,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并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2.
寻丽琴 《法制与社会》2010,(10):276-276,296
唐律“化外人相犯”条是中国封建法律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规定。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化外人”即外国人。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所称的“化外人”是指少数民族。通过深入分析,笔者指出:“化外人”包括外国人和部分少数民族。“化外人相犯”条不仅适用于处理外国人在大唐境内的犯罪,是唐代处理涉外案件的原则,也适用于与唐朝关系比较疏远的少数民族,是当时少数民族适用法律的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3.
王荣波  杨明  郭进 《法制与社会》2013,(29):137-138
做好涉检信访工作,既是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也是检察机关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涉检信访案件数量和处理难度都呈上升趋势,在此,本文就检察机关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涉检信访案件预防和化解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涉检信访工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回避是刑事讼诉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及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遇有与本人有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其他关系时,不承办该案有关工作的制度。回避制度的确立和存在,其意义在于防止办案人员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利于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也有利于司法人员避开嫌疑,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翻译人员是诉讼参与人之一。在刑事诉讼中,翻译人员可以起到协助司法机关提高办案效率,查清案件事实,维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作用。刑事诉讼法及有关的司法解释对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较少,比如对哪些案件...  相似文献   

6.
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是各民族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但目前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此只有原则性规定,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需要聘请翻译人员的案件范围,聘请翻译人员的程序及对翻译人员的监督进行规定,从而构建刑事诉讼中民族语言翻译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渐显露,这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地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渠道,成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案件,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就律师参与涉法涉诉案件处理作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重庆域乡统筹推进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大量新型“涉农”案件涌现,同时“涉农”案件的特殊性造成“涉农”当事人的利益难以通过申诉途径获得及时有效的保护。为解决此矛盾,检察机关应当从积极应对农村法治需求,为城乡统筹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以及时性、便民性、司法和谐性为特征,从适用范围、办理机构(涉农专案组)、人员(涉农联络员)、案内案外处理机制等方面构建较为系统的“涉农”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检察机制,开辟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和机制上完善涉检信访工作,构建和谐信访新格局是当前涉检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健全事前预防机制,从源头上治理涉检上访问题一是提高案件质量,完善案件质量考评监督机制。建立案件质量考评体系和质量监督机制,将因工作瑕疵引发涉检信访纳入案件质量的考评范围,强化办案人员从源头防止涉检信访发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办理了一些聋哑人犯罪的案件,有机会接触聋哑人犯,对他们的特点有了某些粗浅认识。现结合具体案件,从聋哑人的生理缺陷和心理特点,谈谈对聋哑人犯罪的处刑可以轻于正常人甚至免除刑罚的原因,以及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产生和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因而引起了涉法上访或群体性进京上访案件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笔者通过近两年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工作的实际,深该剖析涉法上访原因,就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或减少涉法涉诉案件的发生,构建长效处理机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法律所规定的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以及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或其他特殊关系的人,不包括辩护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但是,有的同志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辩护人也应回避。其主要理由是:1.如果审判人员或检察人员的近亲属,或有其他利害关系的人作为辩护人,出庭为该审判人员或检察人员所承办的案件的被告人进行辩护时,就非常有可能对承办该案的审判人员或检察人员施加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诉法、民诉法对审判人员审理案件都规定了回避制度,但从刑诉法,民诉法所规定的情形及司法实践来看,回避只适用于合议庭成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但是,当案件是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时候,由于合议庭对审判委员会的讨论决定只能服从,回避制度如只针对合议庭成员和其他人员,而不适用于审判委员会,就显得  相似文献   

14.
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诉讼参与活动对确保案件的正确处理,促进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现行的法律条款没有明确规定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诉讼参与活动受法律保护,在实际工作中,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往往因受不良因素的干地,而使其诉讼参与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人而影响整个诉讼活动。在此,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立法,明确规定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诉讼参与活动受法律保护。在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与证人一样,都是经司法机关的通知而参与诉讼活动的,他们都依法执行指定的具体任务和享有不同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5.
浅议建立律师执业回避制度金松提起"回避",人们会直接想到它是我国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同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及其他人员不得参与本案检察、侦查、审判等活动。回避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笔...  相似文献   

16.
涉外海事审判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一九八四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设立海事法院以来,我国海事法院受理了一大批涉外(包括涉、港、澳、台、下同)海事海商案件,当事人涉及亚、欧、非、南北美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些案件双方当事人都是外国人。海事法院在审理涉外案件中,严格坚持国际私法的原则,依法办案,在适用法律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实践,维护了我国的海事司法管辖权,保护了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就海事法院审理涉外海事海商案  相似文献   

17.
一、回避制度之法律价值 (一)回避之概念及分类 审判回避制度是指与承办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审判人员或与审判有关的其他人员(包括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下同),退出或避开对该案件的审理等活动的诉讼制度。审判回避一般分为三种,即自行回避、申请回避、职权回避。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受理案件后,预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司法机关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发现约三成的案件系境内外勾结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这种“境内外勾结.境外订单,境内生产”为特点的跨国知识产权犯罪中.真正主犯和最大受益者——外籍人员基本未受追诉。要增强打击外国人犯罪的战略意识,建立外国人犯罪案件专办制度,赋予基层公安、检察机关对外国人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建立完善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国际司法交流与协助。制定聘请翻译的实施细则等.多方面加强防范和治理。  相似文献   

19.
涉法信访,顾名思义,就是涉及有关法律关系调整、法律责任承担的信访。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涉法信访已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人民群众的上访.60%以上涉及到法律问题,特别是一些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下岗安置、人员分流、环境污染等群体性信访案件,涉及面广,牵涉人员多,处理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影响社会稳定。但当前对于涉法信访的处置并不尽如人意.依法规范信访程序,改革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使之纳入法制化轨道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智勇 《法庭内外》2006,(9):33-35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团伙盗窃案件。案件被告人均为聋哑人,且多系未成年人。本案特殊之处在于案件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