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自友  高春娣 《学理论》2014,(11):219-2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学风状况,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维度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发展性思维,拓展辅导员发展性工作视角,打造三育人发展性平台的优良学风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6)
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与时俱进地做好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研究,利用、管理好网络,让它为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服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以阐述学风建设内涵开始,进而分析了网络时代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原因——网瘾的形成原因,最终提出了网络时代推进学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学风是高校文化底蕴、教学质量的体现,它不仅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高校学风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大学生学风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陈鹏 《学理论》2010,(22):284-285
学风建设不仅是高校教育发展的灵魂,也是高校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结合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的学风现状,并就当前如何努力加强学风建设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磊  王璐  孙旭卓  赵乾 《学理论》2013,(29):251-252
以天津城建大学学风现状为调查内容,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学风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探寻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举措如下: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建立健全学风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丰富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客观分析认识艺术院校学生学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注重个性发展,深入实际,科学引导,拓宽途径,努力促进艺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取得真正实效。  相似文献   

7.
于志杰 《学理论》2014,(6):105-106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日益灵活,学生的群体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的学风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学风建设中持续发挥着积极推动、不断引领的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内容.分析了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思想教育、制度管理、专业思想教育以及关注学业后进生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9.
任婵媛  张春明 《学理论》2015,(2):217-218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分析,提出完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等工作的路径选择: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以传统为基础,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学风;创新和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6)
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小集体单位,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其教育功能日渐凸现。学风是高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结合实际工作,论述对学习型寝室内涵、功能及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的研究;提出湖南农业大学如何建设学习型寝室的措施;分析学习型寝室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向阳 《学理论》2014,(32):223-224,252
高校生涯、职涯、学涯规划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从学生的学风角度看,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从主体内在契合性和学习主动性上看,"三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三涯规划"教育既是引领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可以把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12.
关青  赵金梅 《学理论》2015,(3):214-215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学风建设中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丰富正面典型发挥强化功能的载体建设,形成群体示范效应,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严谨的学习态度、创新的学习能力和崇高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3.
舒长江 《学理论》2012,(13):168-169
高校育人,党建为魂。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要充分意识到良好学风的形成,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0)
高校学风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反映学生总体质量和学习面貌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风总体较好,但与此同时,浮躁治学、抄袭剽窃、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学习风气亟待优化。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认为学风的重要性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并以"学风贵导,育才于微"为核心理念,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654321"学生工作模式,促进学风、院风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3)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党支部作为凝聚学生的基层组织,有着充分的组织优势,是促进学生学风建设的有效堡垒。在充分调查了解高校党建与学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从氛围营造,途径拓展,成果彰显的角度构建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耦合机制,彰显学风建设的内外实效。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7)
培育优良学风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具有与学风建设内涵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培养优良学风重要着力点。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载体和途径,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学习风气,规范和强化学生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依托,创建良好的高校学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滨 《学理论》2010,(5):134-135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领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高校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学风问题。因此,高校如何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依托,创建良好的学风,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就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学生良好的全面素质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有赖于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也就是通常讲的良好的育人氛围。大学生违纪是影响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学生违纪败坏了高校校风和学风,影响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尽管违纪学生是少数人,但不可低估其负面影响。本文根据笔者对93—97年某校学生违纪状况追踪调查,拟就学生违纪现象和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越来越具普遍现象。不管是知名学府,还是一般的专科学校,都不得不为大学生的考试作弊大感不妙,痛心疾首,更有些莫可奈何。 (二)国家教委每年明令再三,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未见多大的收敛。连续七年,针对学校的考试舞弊风,国家教委要么发传真,要么开电话会,下指示,打招呼,希望各高校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正考风,严加管理,可考试作弊仍然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20.
王恩喜  朱长旭  崔莹  廉爽 《学理论》2014,(6):107-108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更是大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的主旋律,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深刻洞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现状的基础上,探究解决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缺失的教育对策,意在扭转我院和我校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