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改进后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2004-2008年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的各消费项目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有递减趋势,而其中的低收入、中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逐年递增;在消费项目上,城镇居民对交通和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最大,对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并且需求收入弹性都大于1,呈逐年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素素 《求索》2011,(4):39-41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AHP)的数学语言及数学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动态视角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描述,并结合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居民高质量消费的标准,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内需疲软难题,研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有利于为我国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文章通过使用1980-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和人均养老保险支出等数据,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养老保险支出每增加1%,消费就会增加0.5%,说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增加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可以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城镇居民分为七个收入阶层,并将收入细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深入分析了收入结构对各个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最低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倾向反而越高,但由于受低收入影响而制约服务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整体来看财产收入对服务消费影响最大;不同收入结构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影响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收入是所有收入中对中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影响最大的类型,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影响比较大,而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能显著增加对于高收入和最高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家庭规模、教育和职业也对服务消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许力飞 《理论月刊》2014,(4):143-147
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消费两部分,在能源消费的计算中,间接消费的部分要远远大于直接消费的部分,在当今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研究分析城镇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的时空特征及趋势,对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0年~2011年为样本期,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是,促使间接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有居民消费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城乡消费比例变化和中间生产技术变化,而起到抑制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唯有以直接能源消耗系数大幅下降为标志的节能技术进步。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的方式和产业结构对城镇居民生活至关重要,还需要引导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的消费方式向更加低碳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家庭资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Q检验方法按照家庭净资产将城镇居民分为三个资产群体,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建立消费模型,比较不同类别资产对各资产群体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仍是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且随着家庭资产的增加,收入弹性下降而资产弹性上升。因此,政府应该以提高收入水平为主,加速资产积累为辅,刺激消费需求。分不同资产类别进行研究发现,固定资产(主要是住房资产)所占比重较高且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政府在防止房地产行业泡沫的同时也必须引导固定资产保值预期,否则可能会对消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长金人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将努力优化投资消费结构,扩大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金人庆部长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理顺资源、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把投资收益转化为消费收益;重视研究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同时调节高收入人群;加强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等工作,进一步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使大家敢于消费。“十一五”期间的中国财政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由注重财政资金投资拉动,转变为着力启动…  相似文献   

8.
段玉 《求索》2011,(11):45-47
本文通过引入分位数回归思想,构建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与普通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比较了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化量对消费变化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只是社会的平均化水平,不能反映出各种消费阶层的消费倾向;不论是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处于低水平消费或高水平消费的消费者,当其收入增加时,消费的增加幅度要大于中等水平的消费者;无论是在哪个消费水平下,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要高于农村居民,而且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都要高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刚 《前沿》2003,(4):26-28
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热点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本文从城镇居民收入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广东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呈现如下特点: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倾向下降,储蓄意愿增加;消费结构不甚合理;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娱乐文化成为消费热点,食品、衣着、家庭设备耐用品的支出比重总体呈下降走势。为此,要有效地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应采取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全省居民消费购买力;培育消费热点;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雪峰  于铭 《前沿》2009,(5):111-114
目前,教育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被日益关注。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改变人们的人力资本状况来改变人们的收入分配状况。本文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为此提供实证研究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教育影响居民收入状况的理论基础,接着论述了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模型,然后对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进行了计量分析,本文最后时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回归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去年,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在政府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的推动下,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信心增强,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收入大幅增长,突破万元大关2001年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提高职工工资的政策,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9,(3):16-19
2009年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4.7分,比上年度72.8分增加1.9分。其中,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指数分别为64.5、74.0、67.2、88.6、72.3分,比上年分别增加2.2、1.8、1.9、2.2、1.2分。  相似文献   

14.
王宏 《长白学刊》2000,(4):70-72
与农村市场相比较,城镇居民的收入变动和收入预期对需求量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要扩大消费,有必要从收入变化来看未来城镇的消费增长点,具体分析城镇居民的收入现状、消费需求特点,未来的消费增长点,以及怎样调节城镇居民的收入、积极培养消费增长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晓红 《中国发展》2011,11(3):46-52
该文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需要社会救济,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08,(7):48-51
2008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腾讯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衡量中国消费小康指数。经过对超过30000人的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2.8分,比上年度72分增加0.8分。其中,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指数分别为62.3、72.2、65.3、86.4、71.1分,比上年分别增加1.2、0.3、1.5、0.2、0.9分。  相似文献   

17.
中等收入阶层扩大与消费需求增长的社会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完善,明显地形成了高、中、低收入阶层,不同的收入阶层有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数量不断增加的中等收入阶层是我国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呈现的特征与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相比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就要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近20年中国能源消耗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赟 《中国发展》2011,11(3):15-21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重要物质基础。该文对近20年中国能源消费情况描述分析表明: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缓慢,万元GDP能耗不断下降,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持续上升。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计量影响能源消费最主要的三个变量是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该文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能源节能,大力开发绿色能源和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个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前,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的专家分析了今后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七大需求增长点。一是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和农民负担的减轻,将大幅度提高农民整体收入。目前能尽快见效的有两个方面:1.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来改善场面民消费环境。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居民教育、医疗保健、文化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近几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每年增加60多万人,按每人支出2万元计算,一年可扩大需求120多亿元,这还不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医疗保健方面,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88元,比上年增加25.1%;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  相似文献   

20.
《松州》2017,(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赤峰市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抽样调查,2012-2016年,赤峰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989元,提高到2016年的27336元,增加8347元,增长44.0%,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消费全方位上档升级。一、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大幅提高十八大期间,赤峰市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