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都江堰立足"生态为本、文化为魂",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为目标,将城市发展总体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组织中心,强调生态、文化、旅游三个特色要素。"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余秋雨题写的词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都江堰文化与生态资源的特点与魅力。作为成都"西控"区域核心区,都江堰市承担着成都平原主要水源涵养  相似文献   

2.
张秋红 《人民论坛》2010,(10):106-107
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桂林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色食品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桂林市可以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特色食品产业,进而推动桂林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桂林革命史迹》一书年内出版桂林不仅是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名城,而且是历史文化名城。过去,我们宣传旅游名城方面多,宣传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少。而在宣传历史文化名城中,又是宣传古文化多,宣传革命历史文化少。以致使游客和市民只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而不知在秀美的...  相似文献   

4.
开封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封旅游业得到了迅速长效的发展。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开封市探索出一条将文化、商业、旅游融为一体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炜 《八桂侨刊》2005,(3):34-37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然而在历史文化旅游日益备受关注和青睐的今天,桂林日前较为单一的山水旅游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多方需求。我们应大力挖掘桂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明清时期桂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桂林真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的山水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5,(24)
建水县是红河州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项桂冠的古城。近年来,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2004年州政府旅游产业建设现场办公会已把建水定位为红河州旅游龙头城市,确立了“古城古典化,新区特色化”的原则和“发挥名优城优势,突出古城特色,展示中原边地文化,构建国际旅游城市,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在州委、州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乘着有利时机,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名城保护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最终解决“三农”问…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以其优美的山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而名扬四海,誉满天下,年均到桂林旅游观光者逾千万,其中境外游客达百万,是国家旅游局向世界推荐的“京西沪桂”中国四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新世纪,面对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名城优势,发展名城侨务,这是桂林市侨办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佘曙初 《前沿》2013,(3):199-200
旅游目的地不仅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场域,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交往的重要场域。义乌作为国际商贸名城,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商人聚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语言和文字作为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推广规范的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义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开发与规范推广语言文字工作相结合,对于提高义乌旅游目的地层次和文化内涵,提高义乌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推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和国际商贸名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期间,儋州将通过打造海南西部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海南西部旅游中心城市等举措,逐步打造海南新兴旅游度假目的地。近年来,儋州紧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机遇,以建设西部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全力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旅游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旅游业成为儋州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要做足、做大、做好发展都市旅游这一鸿篇巨制,真正使重庆成为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就必须把整个城市都作为旅游产品来考虑、规划、开发和经营,以城市景观为龙头,以山城夜景为重点,以生态自然资源为支撑,以文化积淀为基调,加大旅游产品综合配套体系的开发力度,花大力气开拓都市专项旅游市场,促进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化,着力塑“山水都市旅游”形象、“休闲都市旅游”形象、“绿色都市旅游”形象、“文化都市旅游”形象,形成都市旅游产品配套体系,塑造融山城、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体形象,把重庆都市旅游做成对海内外游客有强大吸引  相似文献   

11.
The hinterland city of Qufu has made its name as a valu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stination,not least for being th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相似文献   

12.
文化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3.
李长友 《桂海论丛》2010,25(2):95-99
桂林作为世界山水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中选择以最小的环境成本代价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产业路径尤为重要。文化经济污染小、能耗低、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是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的新兴产业,最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文化立市",就是把文化作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有导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资源,把它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动力,使现代的文化智力与传统的人文要素转化为桂林人民带来许多实惠的物质资产。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县与最佳人文居住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宏 《桂海论丛》2005,21(4):89-91
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现代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稀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它是旅游景点的文脉和文化源头。富于文化内涵的建筑和人居环境,会大大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人文居住环境建设要承传和升华历史文化,展示民族风貌、追求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作为文化支撑,对城市精神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问题探讨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典型历史文化名城和王朝古都西安为例,从自然背景、文化景观、社会心理、城市经济特征以及与相关历史文化名城比较等方面分析了西安景观文脉,从物质、制度、文化、节事活动、居民参与五个方面探讨了西安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培育问题,以期为西安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其它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竞争力提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吴明生 《桂海论丛》2013,(4):96-101
打造"双百亿"出版传媒集团是当下各省(自治区、市)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打造广西"双百亿"出版传媒集团的可行性、优势和困难,提出政府应统筹规划积极支持打造广西"双百亿"出版传媒集团;接通出版发行产业链;将集团上市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规划之中;以重大项目的培育与实施,支撑和推动大型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北京建立广西出版中心;打造一支过硬出版传媒队伍;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及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scenic mountain city of Suifenh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known within China for its abundance of snow. Shrouded in white five months out of theyear, the city boasts the Suifenhe National Forest Park Ski Area, a summer skiing and tourist destination. But situated only 210 kilometers away isVladivostok; growing cultural and economic ties  相似文献   

18.
努力创建文化名城,既是"大大连"建设的目标之一,又是实现"大大连"建设目标的重要推动力.大连市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文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但是,综观文化建设的全局,与外地文化建设先进城市与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科学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这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出发,具体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对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从中引发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在寅总统,安倍晋三首相:欢迎你们来到成都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都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不仅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是中国西南地区创新和开放重镇。《三国演义》里蜀国的精彩故事、旅居成都多年的唐代“诗圣”杜甫在韩、日为人熟知,韩、日两国僧侣也曾在这里留下求法修行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