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21世纪企业所生存的环境中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性。在危机来临时,中国多数企业领导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台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河南台商也不例外。然而,以王广亚、王任生、王永庆为代表的台商却带领企业在危机中逆流而上,积极应对,化危机为机遇,实现了金融危机中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我们姑且把这三位王姓台商在河南发展壮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杰成 《今日浙江》2009,(13):38-39
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总能在危机中、变革中抓到机遇,完成企业的升华和蜕变。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无疑就是其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山东人大工作》2009,(5):57-57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某些企业遭遇困境背景下,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大了企业运行成本,应该缓行;有人甚至认为应该修改该法。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危机和劳动合同法没有关系,劳动合同法不会因危机而修改。信春鹰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最大冲击在于,原来那些出口导向的企业由于失去外部市场,经营出现了困难。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对海南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如何?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近期开展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对海南近九成中小型工业企业产生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来料加工类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然而可喜的是九成以上企业在危机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困境中奋力前行,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到危机中不裁员。但金融危机也造成企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旺、销售渠道变窄、产品价格下降、订单减少、资金短缺等困境。  相似文献   

6.
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 面对危机,各路企业都八仙过海般使出各种看家本领应对挑战。裁员、减薪、放无薪长假成为危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从目的和出发点上讲,无论企业采纳何种举措、采取何种行为,本都是无可厚非之举。毕竟,企业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期望能够通过这些举措,改善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安然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交流》2006,(4):38-38
1、中国企业全面危机时代已经到来。首先,企业的整体能力明显不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国外企业整体100分的话,中国企业整体只能有60-70分,无论是在人员、研发、技术还是产品、资金、品牌等方面都整体上存在很大差距。能力上的不足而带来的危机马上就要来临了。其次,中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虽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跨国企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危机,但这些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我们国内的企业要强得多。再次,  相似文献   

8.
牟卫民 《传承》2011,(16):54-55
现代的危机管理是在企业危机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政府管理中也至关重要。在危机管理中,危机沟通居于核心地位。在危机发生的种类、规模、频率和影响持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危机管理与危机沟通的任务日趋艰巨而  相似文献   

9.
徐小军 《传承》2011,(6):54-55
现代的危机管理是在企业危机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政府管理中也至关重要。在危机管理中,危机沟通居于核心地位。在危机发生的种类、规模、频率和影响持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危机管理与危机沟通的任务日趋艰巨而  相似文献   

10.
武立娟 《小康》2013,(5):24
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企业危机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宏观大环境的突然变化(如国家标准、行业问题的暴露)以及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生产运营,为达到客户的要求引发的一系列危害企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经济交往活动将日益多样复杂,交易主体也将逐步超千多元化,而且企业面临的交易风险大大增加,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加上深层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因而客观上就给不规范的交易行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所以有必要对企业交易风险产生的危机及原因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一、交易风险产生的危机种类企业在交易中出现了不能按时履约,或者企业在交易中出现了其他违法行为,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危害性后果;不管这些交易风险是来自企业自身,还是由于企业…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公共危机治理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拥有着不可忽视的能量。政府与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诉求是两者互动的基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是企业在公共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保障。政府与企业需要转变观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鼓励企业发展应急产业、公私合作完善优势资源互补、协助进行危机前建设、加强合作应对危机能力建设,才能构建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治理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危机教育与信心教育是矛盾的,困难企业只能进行危机教育,不能开展信心教育,否则职工难以分流,信心教育只能在“发展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妍 《人民政坛》2009,(4):32-33
外贸出口增幅下降明显、企业订单减少、经营业绩下滑、行业利润普遍下降……作为外向度较高的泉州,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难以独善其身。企业稳则经济暖。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分赴全市走访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大代表,了解实况,听取建议,温暖了企业家的心,坚定了战胜危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湖南省非公有制企业面临严峻考验。湖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坚定信心,应对危机,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16.
王平 《群众》2012,(1):73-74
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种种迹象显示,温州已成为实体经济“空心化”和民间金融“高利贷化”的重灾区。为防止危机蔓延带来巨大负效应,江苏应从自身的视角对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的最大推手、深层原因和防范危机的对策等进行多维度的透视。  相似文献   

17.
金融风暴让不少企业措手不及。从国外到国内,从世界知名的跨国巨头到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力求自保。不少企业采取降薪、裁员以节省开支。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实施降薪、裁员等自救措施时,并没有注意员工的心理维护,这很有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群体性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往往导致持续性的减少产量、不断发生争吵行为、工作质量下降、服务品质变差、工作漫不经心、逃避或脱离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杨栩  ;黄亮华 《求索》2008,(9):32-34
企业管理团队集体离职是企业危机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集体离职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安全、员工士气、企业形象等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本文依据社会学和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的集体行动成因相关理论,探究了集体离职危机的形成机理,并结合集体离职的共同意识形成和离职动员结构,提出了企业管理团队集体离职危机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09,(4):F0003-F0003
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是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总资产600亿元.下辖37个全资和控股企业。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挑战,努力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在机遇中寻找胜机。按照“好中求快、变大为强”的战略方向,坚持“三大主业”——科学发展能源基础产业、创新完善现代金融业、积极推进不动产业;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会因为某些非常规因素而形成企业危机。对于企业危机来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基于案例分析统计得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的类型,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防范应该做到实时侦测、适时响应,构建危机管理的实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