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台湾地区的政权组织形式几经演变,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政体形式。它虽然在外观上具有半总统制的某些特征,但在实质上却已倾向于总统制,然而又与典型的总统制有所不同。台湾现行政体形式仍处于尚未定型的演化状态之中,其未来发展走向很可能是总统制。  相似文献   

2.
三权分立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构的基本原则。尽管各个资产阶级国家由于历史条件、传统习惯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差异,形成了在具体的政体形式和政权结构上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不论是采用内阁制,还是采用总统制,资产阶级总是标榜着三权分立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资产阶级把国家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18):59-59
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自由主义而言的,是对自由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主张照搬西方的经济模式,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主张实行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和所谓的直接选举制度;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人企图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引导到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道路上去,主张多党制、总统制、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等,甚至公然反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分权制衡理论是近代的一种政治思潮,它主张把整个国家权力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权力,并使之相互制约。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始于古希腊的混合政体思想。从柏拉图到马基雅维利,他们都想通过建立一种混合政体,把不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政体,孙中山提出了“五权宪法”的基本设想,并在不同时期作了多次的阐述与论证。增设“考试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孙中山主张单独设置考试院,强调考试乃官员选任的必经程序,实行与选举、委任相配合的考选方式。这一思想,既离不开孙中山对西方政体的体察与审视,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认知的结果,同时也与其本人对于中西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根本上说,“考试权”的设置有利于孙中山主张的三民主义的达成,是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晋军 《唯实》2013,(3):92-94
从奈温到苏貌,再到丹瑞,军政府执掌缅甸国家政权将近半世纪之久。但近几年情况有所变化,经由民众选举产生的政府掌握了国家权力,缅甸政体发生变更,被称为“军人统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信息荟萃     
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不主张争论民企“原罪”针对近日各方关注的民营企业家“原罪”话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2006年12月27日表示,中央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绝不改变,她主张不争论,用实践和历史来回答。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讨论中,服务提供模式始终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人主张将公共服务机构市场化进行到底,政府依法监管和购买;有人则主张政府直接举办,并加强政府对提供机构的直接约束和控制。两种主张都只关注到政府与服务提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是西方古典政体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政体分类模型虽然在概念上制造了一些麻烦,但由于逻辑严密、标准清晰而影响深远,奠定了此后西方政体分析的框架.在理想政体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最优良政体”与“实践可行的政体”;从政体原则上看,共和政体混合了自由与财富这两种原则,并部分地包含了德性原则;从混合的目标看,共和政体体现了对公正与友爱的追求;从混合的途径和方式看,共和政体包括了政治制度与社会阶级两个方面的混合,后者使得共和政体趋向于一种中间政体,亦即中产阶级的统治.亚里士多德关于混合政体的论述揭示了他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双重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政党的演变俄罗斯的政党发源于19世纪。1816年俄国进步的贵族军官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12年俄法战争的影响下,成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秘密革命团体“救国协会”。1821年俄国又成立了“北方协会”和“南方协会”。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民众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中共政权为他们设计的政治行为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模式等,民众也逐渐脱离了旧权威的势力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和中共政权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共逐步实现了对根据地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人们将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称之为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政治早已是一种国际现象。开博客,或网上聊天,是当今各国政要向公众传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主张,塑造个人形象,与民众增加互  相似文献   

14.
后发国家在政体选择方面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大多数国家在威权与民主之间多次反复,人民备尝政体崩溃或治理失败的痛苦。无论在威权时期还是民主时期,后发国家建立的都是只包含单一政体元素的简单政体。简单政体是不稳定的,简单的威权政体或者民主政体都隐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后发国家要有效防控政治发展风险,需要超越威权政体与民主政体这种简单二分法,建立权威与民主有机结合的现代混合政体。现代混合政体兼容权威与民主两种政体元素,这使其既能够保持稳定而强大的政府,保护主权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消除政治极端化的隐患,避免政治转型付出巨大代价,为公共治理、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秩序,防止国家治理陷入困境;又能够使政府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促使政府改善民生,保障民权,开展选举训练,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大部制改革与中央政府行政组织制度中央政府组织制度分为五种类型:以英国为典型的内阁制政府、以美国为典型的总统制政府、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制政府、瑞士的委员会制政府和中国的人民做主制政府。  相似文献   

16.
从内在视角出发、重视对制度的选择、运用实践理性是政体科学的特征,当代中国需要发展政体科学.在政体科学视野下探讨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体一个正式的组成部分,并讨论了如何改善党的领导问题.当代中国政体最严重的缺点是忽视制度作为发现的程序,因此需要引进联邦主义和普通法司法.  相似文献   

17.
李兴耕 《党史博采》2005,(5):101-105
“统一俄罗斯“党是当今俄罗斯的最大政党,但是,它的内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论.除了以该党主席格雷兹洛夫为首的坚持中派主义的主流派以外,党内还出现了主张自由主义的右翼和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左翼.这些分歧和争论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最近以来,它的内部分歧和争论有激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局面,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力图维护党的团结.在2007年第五届杜马选举和2008年总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统一俄罗斯“党内的两翼是否能够长期共存于一个党内,或者将导致组织上的分裂,现在很难预料.  相似文献   

18.
论多头政体     
罗伯特·达尔的多头政体理论在民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多头政体理论的精髓是允许冲突的存在,但这种冲突是规则框架内的冲突,支持规则冲突的是政治主体的相互宽容和信任。多头政体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竞争性、包容性和规则性,其形成不仅涉及政治层面,亦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而且涉及到亚文化层面,亚文化层面甚至有时起到关键性作用。多头政体脱胎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无法解决这个制度中权利与功利、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平等、一致性与多样性、集中与分散等冲突。尽管达尔对多头政体充满了希望,但多头政体模式在理论上存在实质性缺陷,因此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认识是不是正确,要用实践来检验。——这是许多同志都承认的。但是,这样的争论是常见的:双方都以为自己的主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都可以举出事实来证明这一点,而结论却不相同。这样的争论,并不只是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遇到,其实在科学史上,在人类认识史上,充满了这样的争论。可以说,人类的认  相似文献   

20.
清同光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在国防部署上曾有过一次"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认为东南沿海千里海防是国防重点,主张弃新疆,专注海防。塞防派以左宗棠为首,主张塞防、海防并重,强调新疆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坚决要求收复新疆。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国防前线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有限的财力如何分配;争论的焦点则是收复新疆还是放弃新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领土观念的深层传承并对国防领土观念的近代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