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邀为三五文化宝典系列丛书之一的《情系将军》作序,我把这本书的书稿反复的看了几遍,这里面有一些我熟悉的老首长、老战友,人物多是熟悉的。人物的熟悉还莫过于这些照片所反映的一件件已经过去的事,看到这本书稿,又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  相似文献   

2.
1942年1月,张爱萍将军与当时在新四军军部当巡视员的李又兰在华东局党委扩大会上邂逅相识,一个是儒将,一个是才女,不觉互生爱慕情.半个月会议结束,各奔东西,张将军在两个月内给李又兰写了12封信,射出丘比特之箭.不久,张爱萍所在师移防军部附近,戎马空忽,两人频频约会了. 一天上午,他们相约到河畔骑马.冷不防,张将军对李又兰的坐骑抽打了一鞭,银龙马四蹄生风,李又兰一惊之后立即兴奋起来,伏身马背,疾奔向前,张爱萍则纵马紧迫.待赶上并行时,张爱萍侧身向李深情地说:"我在追赶幸福!"李又兰答:"你应该得到幸  相似文献   

3.
初春时节,一个为革命操劳了半个世纪的将军——广州部队副司令员欧致富,向党组织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离休申请报告。他在报告中这样写道: “邓副主席指出,精简整编,这是一场革命。这话我越学越感到语重心长,意义深远。干部‘老化’,这的确是地方和军队都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拿我来说吧,一九二九年参加革命,从战士到当部队的副司令员,风风雨雨几十年,身上的‘零件’磨损得差不多了,说不定哪一天,眼一闭,腿一伸,就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可是,革命不能停,必须有大批德才兼备的年青人来接班。一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很着急。……  相似文献   

4.
将军的丰碑     
这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土缅怀新四军著名将领彭雪枫的散文。在作者笔下,彭雪枫将军英明睿智,虎将雄风,壮志未酬,英勇殉国。当年,彭雪枫将军体恤群众生活艰难,宁可要求部队忍饥挨饿,决不向群众派款。群众两次自动凑钱采石,要给将军立碑,将军却策马而去,坚持不受。但是人民没有忘记将军。将军殉国一年,军民为将军修建了陵园,继而为他树立了殉国碑。作者满怀激情地写道,人世间,唯有这样的碑,才是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5.
中央军委委员迟浩田上将最近在总参谋部号召广大指战员“远学雷锋,近学孙毅。” 新春正月,我特意登门访问孙毅将军,请他谈谈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向雷锋同志学习。 谈到学雷锋,86岁的孙将军感慨颇多。他说,现在一提向雷锋同志学习,有人便认为这是青少年的事,好象毛泽东同志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是专门对青年人讲的。其实,雷锋是一代人的楷模,我们每一个人,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 孙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多年来,他带头讲雷锋,学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今天,人们不会忘记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壮烈牺牲的左权将军。左权将军牺牲时年仅三十六岁。周恩来同志评价左权将军:他之牺牲,证明他无愧于他所信仰  相似文献   

7.
身为大将的黄克诚将军待人随和。红军时期,他是红二师政委。一天,几位团长米向他汇报工作。在汇报工作前,他们在黄克诚房里闹腾起来,解包袱,翻箱子,吵吵闹闹。忽然有一人喊:“这里有一条烟。”大家听了,就你一包、我一包地抢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中,有一位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将军。他就是我军唯一的外籍将军洪水。洪水,原名武元博,早年追随胡志明去法国,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胡志明作为共产国际东方部代表来到广州,他号召国内以及旅居国外的越南爱国青年到广州来。洪水响应号召,放弃了优裕的家庭生活,于1925年初到达广州。他和黄文欢、范文同等一起参加了胡志明主办的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并参加了胡志明的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越南共产党的前身),成为早期的越南共产党人之一。经蔡畅介绍…  相似文献   

9.
何立波 《侨园》2004,(5):31-3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的行列里,有一位传奇的外籍将军,他就是1955年被授衔的陆军少将洪水。洪水不但是建国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一位外籍将军,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位“两国将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的少将。  相似文献   

10.
《各界》2010,(9):F0003-F0003
此词上阕聊聊数语,约略叙述了李广的事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罢官闲居时,“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开篇至“无言”数句即写此事。这里特别突出“故将军”一语,以之居篇首,表现了作者对霸陵尉势利人的愤慨。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4,(18):48-48
“夏加尔是谁?如今,一些中国收藏家常到纽约、伦敦和巴黎购买西方大师的画作。许多中国收藏家只关心一件事:要大腕儿的作品,比如莫奈、塞尚及毕加索等。除此之外,对他们而言,西方艺术家仍是个谜。夏加尔就是这个谜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将军补课     
王玮珍,原新疆军区副政委(正军职),少将军衔。1940年出生于山西省一个农民家庭。1958年参军入伍。2000年12月,王玮珍将军接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的退休命令后,解甲归田.回到故乡原平市南阳村务农。与许许多多退休人员一样,王玮珍将军退休前,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思考退了休该干什么,最后他选择了回老家当农民,下田耕地,种草养羊,圆儿时的“农民梦”。他说自己回乡务农,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追求是后一段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哈瓦那专电提起邵黄将军,无论在古巴政界、军界或在普通民众之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已长达十六七年之久,所以人们都习惯于尊称他为邵黄将军。邵黄将军的父母双亲均是中国人,父姓邵、母姓黄,祖籍广东增城。邵黄将军于1938年9月4日出生在古巴中部马坦萨斯省洛斯  相似文献   

14.
郭红敏 《侨园》2012,(10):11-13
从放牛娃到将军 广阳镇是方城县的一个山区小镇,在广阳街上有一条“将军大道”,这是为纪念开国将军栗在山而命名的. 1916年,栗在山出生于方城县广阳镇栗贾庄村,因为家庭贫困,他从小给地主家放牛.17岁那年,栗在山在家乡参加了革命.1935年,19岁的栗在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共河南省工委秘密交通工作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一本书,让韩兢成名天下。这本书叫《隐形将军》,2008年出版即脱销,现已两次再版。韩兢在这本书里写的,是他的父亲韩练成。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所坐北朝南的平房,客厅中三面墙上挂着许多字画,有李锋书赠的“老当益壮”;也有黄镇敬献的国画,上面题词:“铁骨钢筋美玉颜,不怕狂风冰雪寒”;还有……。笔力遒劲的书法,淡雅的色彩,使屋里平添了几分生气。看我们打量屋子,老红军孙毅的夫人田秀涓告诉记者:这些字、画大多是孙毅将军的战友、学生送的,也有他自己写的。他结交面广,除了战友,还有许多学生。  相似文献   

17.
邵炎 《瞭望》1989,(20)
佩剑将军——张克侠。旧中国的将军——新中国的部长。大智大勇的佩剑将军——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处境,形成了他一生八十四载富有浓  相似文献   

18.
正开国上将韩先楚和林彪是湖北黄冈老乡,又是其老部下,双方交情不错。林彪如日中天的时候,派人到福建为林立果挑选女友。如若换做一般人,唯恐找不到这般讨好上司的良机,将军却特地召见来人,告诉他:"给子女选对象,托人帮帮忙是可以的,为何还要千里迢迢派专人来办理,像什么样子?这事要传出去,影响该有多坏!"并请转林彪,他对这种做法很有意见。有一次,他在北京出差,特  相似文献   

19.
徐海东将军遇见老战友都要一问政治上犯错误没有?二问经济上多吃多占没有?三问生活上和老婆闹离婚没有?这“三问”,既是老将军真诚的心里话,又表明了他对老战友乃至全体干部的殷切期望。虽寥寥数语,却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很受启迪。现在,大多数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够立身持正,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经得住“三问”的检验。但也确  相似文献   

20.
唐剑锋 《民主》2010,(2):56-56
作风建设,件件都是小事,件件都是实事,件件都是具体事。要赢得群众称赞,得把每一件小事、每一件实事、每一件具体事,都做好,都做到好上加好。只是"一股子"劲儿,没有"细水长流"的敬业精神,作风建设成果就会毁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