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克诚第一次唱“反调”,是1927年12月反对“暴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黄克诚回到湖南省永兴县,开始秘密组织农民武装起义。蒋介石的大屠杀早就使一些革命者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在一次特别支部大会上,黄克诚传达了湘南特委提出的暴动口号,与会人员一听就像点着了火药桶,要求立即行动。黄克诚说:“暴动的事,我赞成,但时机还不成熟,缺乏群众基础,等组建起工农武装队伍后暴动也不迟。”他的同窗好友马上指责他:“胆小鬼,就你怕死,我看你是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他人纷纷加入群起而攻之的行列,这是黄克诚第一次作为右倾机会主义者遭到批判。  相似文献   

2.
黄克诚第一次唱"反调",是1927年12月反对"暴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黄克诚回到湖南省永兴县,开始秘密组织农民武装起义。蒋介石的大屠杀早就使一些革命者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在一次特别支部大会上,黄克诚传达了湘南特委提出的暴动口号,与会人员一听就  相似文献   

3.
总裁的便笺     
杰克·韦尔奇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在股市上造就了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而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一业绩,重要秘诀之一就是注重做好思想工作,善于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他最喜欢使用便笺与员工交流,每当他从文具夹中拿起黑色圆珠笔,很快就会有便笺通过传真传给雇员,而原件两天后会邮寄到雇员手中。有一位头一次见韦尔奇的经理,在汇报工作时因紧张过度而发抖,他直言告诉总裁:“我非常紧张,妻子警告我,如果我通不过这次考验,她会把我赶出家门。”这一天结束后,韦尔奇在飞机上请人给那位经理家送去一打玫瑰花…  相似文献   

4.
武健华 《党政论坛》2009,(14):32-32
毛泽东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允许在规章制度之外,乱花人民一分钱,如有发现,必亲自出面严加制止。 1950年9月20曰,毛泽东为制止在韶山为他建造房屋,曾亲笔致信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黄克诚、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他在信中说:克诚、首道同志,据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现正在我的家乡为我建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乡。如果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是为至要。  相似文献   

5.
汇报工作体现“汇”和“报”的统一。所谓“汇”,就是要将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关键是条理要清楚;所谓“报”就是要通过适当的形式表述出来,关链是观点要鲜明。汇报工作有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往低处走走     
我有一亲戚,位居某名牌大学校长,但他的朋友有很多是平民百姓。对工作,他是一位好领导,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空闲的时候,他更愿和朋友在一起,谈谈诗画,聊天打牌,打牌输了,一样钻桌子,一样贴纸条,他常说的口头禅:“人生本来就短暂,没有必要成天把自己包装起来”,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家里,教授、老师可以随便在冰箱寻找自己需要的饮料和啤酒,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用担心校长大人给自己穿“小鞋”。  相似文献   

7.
资中筠 《各界》2008,(12):75-76
我的印象,廖公大多数时候都是嘻嘻哈哈,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找点题目开玩笑.下级向他汇报工作.他也常常没正经话,而且常给人起绰号,不叫名字.例如有一位姓梁的男同事,他就学着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腔调,叫他"粱兄",从不叫名字.开会时他似乎在笔记本上记录,实际是在画人物漫画,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几笔勾勒,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8.
正1938年秋,杨成武率领八路军独立一师为抗击日寇来到河北省的易水河畔,在易县妇救会工作的赵志珍随易县工作队队长向兼任军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汇报工作。赵志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给杨成武留下深刻印象。他后来又多次看过赵志珍演的话剧,听过她唱的救亡曲歌,领略了她多才多艺的一面。几经思索,他给赵志珍写了封表达爱慕之情的信。他写道:  相似文献   

9.
江姗 《各界》2011,(8):91-93
他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对亡妻的极度痴情让首相丘吉尔也感动得向他敬礼;他总是戴一顶坦克贝雷帽混在士兵当中;他喜欢跟部队官兵打赌,一次竟赢了美军一架轰炸机包括全部机组人员的支配权;他统帅盟军,成功实现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他为自己的士兵泪流满面;他在冷战时期率先两次访华,非要送刘少奇主席一包香烟……他就是二战时期盟军名将蒙哥马利元帅。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给包建中写信,预言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农业革命将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或最迟在下世纪的三十年代之前在中国发起。包建中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兼职研究员。20多年前他就开始注意到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它和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大农业的新理论。大农业的理论就是把人类盯在传统农业上的眼光挪开,寻找新的资源。包建中将这种新资源解释为“白色农业”(微生物资源)和“蓝色农业”(海洋生物资源),将它们和传统的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11.
“平均数”是个很重要的数。农民年度 收入要看“平均数”,市民生活水 平也要看“平均数”。在人们的印 象中,“平均数”上去了,就说明这里的速度“发展快”;“平均数”上不去,就说明这里的工作“没做好”。所以,不少的地方领导,在汇报工作或介绍 经验时,都很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平均数”,并经常 有人为“平均数”的大幅增长而自豪。 然而,“平均数”能代表“大多数”吗?有一 个笑话,说有个农民到县城赶集,花两元钱买 了一张彩票,不想拆开一看,竟中了个头奖,获 奖金20万元。当天晚上,村长就来祝贺,并对 他说:“你可是给…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老寿星院士、至今仍在工作着的一百零二岁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有一个奉行终生的座右铭:“学问要看胜似我的生活要看不如我的。”我们知道,大多数老科学家都生活简朴,不慕奢华,而贝老则尤其如此。踏进贝时璋的家里,觉得从房子、家具、电器到他的日常工作、生活用品都不合他的身份,一切都显得过于简朴,甚至于简陋,可是他却习以为常。特别典型的是他长年拎的一只公文,包寿命已超过半个世纪了,式样陈旧。还打过补丁,但他包里放的外文资料却是最新的。贝老不是没这个经济条件,相反作为一个资深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  相似文献   

13.
J.F.C.富勒在他的《战争指导》一书中言道:“战争的真正目的是和平而不是胜利”。“一个不受拥护的和平,实际上是一种压迫,一个国家,只有当他无力反抗时,才不得不接受这种和平,然而,一旦有了适当的时机,有思想的人就会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巴黎时报》记者采访了拿破仑之后,写下一篇人物通讯。其中有这么一句:“他矮矮的身材似乎变得高大起来。”  相似文献   

15.
制度的力量     
黄建如 《党政论坛》2010,(11):62-62
公司里有位美国工程师,刚来中国的那一阵子,他一看到周围地上有垃圾就拣起来,然后到处找垃圾桶。同事都劝他,说你拣这个干啥呀?他说习惯了。于是我常常感叹:美国佬的素质就是不一样。但是没过两个月,他不光不拣垃圾了,有时还和别人一样往地上乱扔垃圾。  相似文献   

16.
万德明,是一位公认的企业解困专家。一家又一家濒临倒闭的毛纺织厂经过他的手,就能在短短时间内扭亏为盈。我曾暗忖:他到底有什么妙手回春之术?前些日子,有机会与他一起出席几次座谈会,听了他的介绍,方知道原来他本人就是一位多面手,懂技术、懂管理、横财会、动手能力强,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病症,一眼就能看透,入木三分。万德明说,光有这些本领还不够,要救活一家企业,必须要有订单,要有市场,否则,天大本事也不行。他去张家口,救活两家毛纺织厂,不仅带去了十多位技术和管理骨干,而且带去了一大批订单,机器隆隆转起来。最…  相似文献   

17.
据说,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学习比尔·盖茨的活动。学习他争当世界首富吗?不。是学习他身上的“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对自己吝啬。他平均每分钟挣6596美元,折合人民币五万多元,可对自己却十分吝啬。穿的,没有一件名牌。有一次,他参加世界顶级企业家聚会,穿的套装价格还不值歌星影星们一次洗衣服的钱。他的午餐,经常是不到两美元的汉堡包就打发了.他有次赴会,助理给他订了一套豪华房间,他气得骂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干的好事”?第二个亮点,是对社会慈善。他多次到贫民窟探访,关心弱势群体冷暖,为了解决他们的医疗、教育等问题,捐出79.762…  相似文献   

18.
新铁杵磨针     
《党政论坛》2009,(4):45-45
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放着的一根铁棒,于是,突发灵感,拿了铁棒来到河边,找到了石头,开始起劲的磨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薛占魁之死     
何志铭 《各界》2011,(8):87-88
薛占魁生命的终极停留在1947年9月26日午后,地点是陕北榆林城内莲花池畔。一个多月的被俘日子中他多次绝食,身体极虚弱,奄奄一息。他被扔到西城内莲花池畔的污泥中,被众多人用石块猛砸,浑身已经血肉模糊得没有了人形。不知是哪一块炉渣石击中他头部的致命处,淌出一缕血流,身子就不再挣扎了。莲花池旁有一座用炉渣石砌起来的巨大的假山,守城的伤兵和乱民就用炉渣石凶残地打死了他。  相似文献   

20.
读传记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哪怕是坏蛋的传记也不例外。最近读了当年大汉奸陈公博的传记,就有了一点有趣的发现,那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铁了心想当汉奸。他不但顾虑重重,还劝汪精卫暂时不要与日本人来往。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他并不赞成,发“艳电”向日本示好更不赞成,但又说服不了汪精卫,因为汪精卫地位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到香港以后,他以侍奉老母为名,隐居起来,闭门不出。他早年丧父,母亲多年守寡,现在尽孝,谁也说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