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本乾 《人民论坛》2011,(9):194-195
党报所处的经济环境、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客观上需要其进行新一轮改革。建立既满足宣传要求,又符合产业发展的我国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传媒的国际竞争力,将是我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又一重要战略。"文化讲坛"作为新一轮改革中党报对外传播模式创新的尝试,对我国对外传播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报所处的经济环境、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客观上需要其进行新一轮改革。建立既满足宣传要求,又符合产业发展的我国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传媒的国际竞争力,将是我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又一重要战略。文化讲坛作为新一轮改革中党报对外传播模式创新的尝试,对我国对外传播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扩张主义一直是美国核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文化扩张则作为美国实践对外扩张主义的主要切入口,成为美国对外进行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战略手段。通过对外输出"娱乐化"文化产品,美国在推销美国式民主、争取民意人心方面收获巨大。面对美国的文化扩张,我们要理性地对待,并努力从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入手来抵制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媒体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对内重视维护和弘扬我国的优秀本土文化,对外主打"文化牌",巧用"娱乐化"文化产品,积极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和文明。  相似文献   

4.
周丽 《理论月刊》2023,(8):103-109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是将中国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现象与内涵是其旅游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呈现,是对内连接中华文明古今对话,对外建构国家形象、文明互鉴的传播主体。传统村落旅游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它是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形象的根源,在国家层面进行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至关重要。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整合差异化资源,建构村落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多元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村落品牌。  相似文献   

5.
王巍 《中国发展》2018,(3):66-69
信息传播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不可避免受到文化势能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文化变量,地域认同会对信息传播产生扭曲作用。通过对"四川邻水保路运动"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地域认同建构了群体身份和利益观念,塑造了群体的信息加工模式,促使群体对信息生成、编码、加工、释译和传递过程产生扭曲。探究地域认同与信息传播的关系,将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文化所实现的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文化现代化是犯罪不断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因为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发生的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冲突等对犯罪都有很强的诱发作用。我们要扼制犯罪发生,必须加强文化传播的立法和管理,积极构筑畸形文化消费防线,提高文化融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商品包装的文化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同质化时代 ,商品包装的文化传播功能日益突显。一方面 ,通过传播商品中的文化附加值 ,企业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商品价值实现增值 ;另一方面 ,通过传播民族文化 ,融汇世界文化 ,商品包装还积极地参与社会的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 ,实现文化增殖。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阐述了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对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因素是品牌、尤其是消费品行业品牌驱动的重要力量,品牌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是以我国传统文化强势输出为先导。通过对韩国现代化过程中本国文化输出和国际性品牌的树立经验的分析,本文认为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认同与传播,是打造国际性品牌的有效路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是我国企业通过传统文化输出、打造国际品牌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自1976年诞生以来,"模因论"历时近40年成长为文化传播研究中最具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文化自觉意识的苏醒让传统儒学以华夏精神内核的姿态,成为我国对外文化的主导强势模因。纵观儒学西播的历史,其文化模因在不断变换的传播元素中逐渐实现自我进化。模因的传播形态、适应策略与传播元素在经历了早期的同化复制形态后逐渐显现出异化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风俗习惯差异是红色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三大障碍。对此,我们应优化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彰显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试论网络舆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红 《前沿》2008,(4):167-170
网络舆情有多种传播途径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网络舆情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传播不仅影响着文化的表层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深深触动了文化的深层结构——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变迁产生重大的影响。就目前来看,网络乒情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反映在文化的表层,而且正触动着文化的深层,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项光谋 《当代广西》2009,(10):40-41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应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中医药在亚洲国家的认知度相对较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与东盟同家进行民族医药义化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历史发展和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值得对外传播和推广。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被翻译为英语并对外传播。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英译不仅需要译者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而且需要译者运用一定的翻译策略来诠释文化的内涵。论文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翻译的难点,探讨了文化全球化时代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英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春 《传承》2010,(21):158-159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承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有必要以英语为媒介传承中国文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和加强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应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与红色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长秋  李霞 《湖湘论坛》2012,(5):56-59,106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基本特质。这些特质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本质规定,也是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之源,更是新时期红色文化传播的精神导向、创新动力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承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有必要以英语为媒介传承中国文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和加强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应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义亭 《前沿》2011,(20):148-150
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意义: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有助于国家硬实力的提升。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现状令人不尽如人意。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对策:一是整合河南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二是搭建对外传播的立体结构传播模式;三是建文化产业发展专家库、文化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建立一套文化对外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外宣翻译的目的和跨文化传播特征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一定程度上也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路径。要达成文化传播目的,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需要综合应用受众策略、选择策略、淡化策略等多种策略,结合侗族文化对相关策略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实践已成为制约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桎梏,中国应当成为以学术自主为准则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陈世华的新作《流行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但是这一研究进路的先锋实践,同时创造性地以传播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流行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整合,是“以中国作为方法”并跨越理论藩篱的前沿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