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洛克与卢梭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两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两人在主权理论上存在一些分歧。洛克基于经验主义的基础提出议会主权理论,主张间接民主,追求自由;卢梭在理性主义的感召下,基于公意提出人民主权理论,主张直接民主,追求平等。两者的理论都给后世以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政治法律思想史中,社会契约理论源远流长。自伊壁鸠鲁开始,从格劳修斯到霍布斯,从洛克到卢梭,再到康德,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为逻辑起点,演绎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宪法至上等理论。这些理论提倡主权在民,在公法领域还探寻了宪政问题,进而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立宪政制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深度发掘及有鉴别地吸收运用必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美国宪法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宪政思想中一脉相承的人民主权观念和限权政府模式。人民主权思想自中世纪后便与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密切结合,并以自然权利作为基础。对美国宪法影响最大的人民主权论者是洛克。其思想成为美国宪法设定价值目标的理论依据;限权政府思想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为外在的限制,即高级法思想,一为内在的限制,即分权与制衡思想。高级法思想即西方古老的自然法思想,中世纪与英国的普通法上的个人权利结合,洛克将其与人民主权论合而为一。分权与制衡思想产生于古代混合政体思想,后演化为均衡政制,并最终由阶级分权转化为纯粹的职能分权。对美国宪法影响最大的分权与制衡论者是孟德斯鸠。限权政府思想是美国宪政模式赖以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卢梭是一位对欧关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总结完善的社会契约理论,他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人民有权享有真正的平等与自由的主张,至今仍是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立法者在卢梭政治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其政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关涉卢梭政治思想的解读,更关涉人民主权原则与民主制度之建构。但与此相悖的是,卢梭的立法者理论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讨论。通过经典文本的解读,可从三个方面阐释卢梭的立法者理论:一是立法者与人民主权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但它使人民主权原则成为可能,弥补了人民集体理性能力的匮乏与公民个体理性能力的不足;二是依据立法技艺的差异,立法者可区分为古代立法者与现代立法者,古代立法者运用宗教和语言艺术实现人民的教化;三是现代立法者在个体理性与科学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公共舆论引导人的激情与自尊心,实现人民教化。立法者不仅不与平等和民主原则相违背,反而强化了人民主权原则,为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增加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民民主思想与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存在着继承和超越的双重逻辑。一方面,卢梭对马克思的影响毋庸置疑:通过对社会不平等起源的历史考察,卢梭建立了人民主权的政治思想,马克思则正是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私有制背后的哲学根源;另一方面,通过对卢梭人民主权论的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对卢梭政治思想的超越,从人民民主的哲学基础、现实依据、实现途径等方面作出了崭新论断。  相似文献   

7.
从思想理论历史演进的角度 ,国家主权理论经历了古典主权理论与否定或限制主权理论两个阶段。 (关于古典主权理论 ,笔者将另行著文 ,代表人物有布丹、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卢梭。)否定或限制主权学说 ,主张国际社会 ,在处理国家间关系 ,国家间交往中 ,限制或否定国家的主权。这期间涌现出许多代表性学者如狄骥、凯尔森、马里旦等。他们的思想对我们理解这时的主权理论有较大帮助 ,因而做如下探讨与述评。一、狄骥的主权理论L·狄骥 (LeonDuguit 185 9- 192 8) ,法国公法学家 ,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创始人。社会连带关系是狄骥整个理论的核…  相似文献   

8.
自然权利理论作为洛克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推演起点在洛克的政治大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厘清"自然状态—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法治"这样一条脉络,可以清晰而逻辑地回答洛克自然权利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关怀。同时,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洛克自然权利的第一要素。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表征了人类社会权利理念的勃兴,而从自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到法律权利的进化则为法治秩序弥散机制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现代法治理论诠释洛克的自然权利概念并厘清洛克的自然权利言说,能够为国家法治治理开辟一条更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自然权利理论作为洛克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推演起点在洛克的政治大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厘清“自然状态—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法治”这样一条脉络,可以清晰而逻辑地回答洛克自然权利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关怀.同时,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洛克自然权利的第一要素.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表征了人类社会权利理念的勃兴,而从自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到法律权利的进化则为法治秩序弥散机制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现代法治理论诠释洛克的自然权利概念并厘清洛克的自然权利言说,能够为国家法治治理开辟一条更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权力有限论是现代政治民主观念在法律上的延伸,是现代民主理论和宪政理论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宪政民主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是以人民主权论为一般理论、以分类分权和权力与权利均衡为具体法律操作技术的权力相对主义观念。权力按国家职能分工配置,权力受限制是其根本内涵。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于履行好岗位职责和促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家秩序的正当性是根据公民个体的理性能力和他们之间的协议来考量的。卢梭不仅主张人民主权是正当统治的最后基础,而且假定人民意志的存在或者普遍的情绪和行动凌驾于个人的情绪和行动之上。在卢梭哲学中,再没有哪个方面,像他的人民主权概念框架这样,受到了如此不同的解释和持久的关注。卢梭理解力上的窘境源自其铁板钉钉的平等、齐一和和谐的“人民”概念。卢梭从人民作为政治(哲学)概念向文学(文字学)概念转换,将政治的关怀与文化的关怀联系起来,人民成了强烈情绪化的对象,它被说成是一个感情的共同体,用这种话语来抵挡政治现代性,其当代意义还需持久消化。  相似文献   

12.
吴爱萍 《理论前沿》2008,(17):23-25
从康梁到孙中山,清末民初的宪政转型均告失败,清末民初的宪政发展陷入历史的困境。清末民初的宪政困境在理念上表现为对近代西方宪政认识的偏差和对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误读;在实践上则表现为清末民初宪政之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传统民主理论在强调“多数人统治”的正当性时没有摆脱统治理论的影响,造成了人民主权说与多数人统治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人民主权说的制度化。现代民主观应当是“社会自治观”,即所有的个体都在社会共同体中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中,对社会共同体的政治决策产生一定意义上的意志影响作用。这种社会自治观实际上是现代宪政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4.
康德对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继承是多维的:道德思想,自由思想,社会契约,平等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等都可以在康德政治自由思想中找到卢梭的身影,康德在继承卢梭的政治自由思想的同时,又实现了对其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5.
“公意”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民主权观产生的逻辑前提。由“公意”概念含混引起的争论与分歧,以及卢梭人民主权理论自身的矛盾和缺陷,使得人民主权有导向专制民主的可能与危险。专制民主的实质是政治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国家权力不受限制和约束,以人治代替法治。历史的教训给我们以启示:成熟的法治是民主健康运行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西耶斯的制宪思想是其吸收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政治理论即自然权利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基础上的综合性产物。国民唯一拥有制宪权、国民意志至高无上、国民不受制于宪法是西耶斯制宪思想的核心内容。西耶斯的制宪思想有力冲击了旧世界的不平等,但也有可能造成宪政秩序权威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理论的先驱人物,其政治哲学的主要论点是要辩护人民积极抵抗一个不合法的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洛克采取的方式是诉诸与"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概念,而"自然权利"中的自由权则是其展开论述的基点.从洛克对自由权的描述,可以窥见洛克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8.
信访源流     
我国的信访制度既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从古代的直诉制度转化而来。信访思想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滥觞于巴黎公社时期的监督制度,列宁将其初步制度化,毛泽东在吸纳列宁信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使信访制度逐步演化到今日之样态。人民主权学说则是其合法性理论基础。因而信访就是作为主权者的人民实现其监督国家机关权利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孙中山的人民监督思想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权力的归属及人民与政府官吏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人民为一国之主,官吏不过为人民之仆,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确立了人民监督的理论前提;二是设计了人民监督的理想模式,主张用人民的四个“政权”(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来管理政府的五个“治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以实现“政府的动作随时受人民指挥”。  相似文献   

20.
税收法定原理是现代法治国家税法以及宪法所追求的基本原则之一,税收法定原理在很大程度上规制国家征税权,是现代宪政的表现形式之一。税收法定原理在我国的缺失,严重阻碍我国税收法治的进程。构建我们国家税收法定原理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日程。法治理论、人权保障、人民主权、民主政治以及权力制约原则等宪政基本理论为税收法定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