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犯罪预防的可行性从经济犯罪产生的条件来看首先经济犯罪总是依附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在经济运行之中,同时又破坏着既有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犯罪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运行中出现许多空隙、漏洞,给经济犯罪以可乘之机; 其次我国法律转轨滞后于经济的转轨,市场经济行为超前与经济犯罪立法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法律法规存在许多漏洞和盲区;再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些都是滋生经济犯罪的直接诱因,也为我们开展经济犯罪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预防经济犯罪的法律对策包括立法对策与司法对策。立法与司法,是法律制度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国家预防和抗制犯罪的基本手段。 (一)经济立法与司法对策。 经济犯罪是以违反经济法规为构成前提的,离开了经济法规就无法说明某种经济活动何以构成犯罪,在空白罪状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说明经济犯罪与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犯罪的被害预防张滋生一、经济犯罪被害的特殊性经济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发生在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制度的行为和现象。其犯罪目的是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因此经济犯罪被害就具有以下特殊性:1.犯罪行为模糊,往往在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使国家的经济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国际和国内的种种原因,伴随而来的是经济犯罪大量增长,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实践证明,不把经济犯罪发展的势头压下去,不消除滋生经济犯罪的土壤与条件,  相似文献   

5.
关于经济犯罪及其预防的思考张滋生一、经济犯罪发生于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犯罪的术语是187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与遏制犯罪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由英国学者希尔首先提出的.1932年德国学者林德曼又从刑法角度阐述了经济犯罪的概念,1939年美国学者苏遮兰从...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文化与经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6,21(3):5-14
犯罪是文化的产物,特定的犯罪类型必然与特定的文化形态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犯罪是市场文化的产物。转型期的市场文化为经济犯罪的诱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具体讲,市场文化观念的负效应是滋生经济犯罪的温床,市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是诱发经济犯罪的动因,市场文化建设中的不良倾向是诱发经济犯罪的重要条件。因此,提升市场文化,从各个方面加强市场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控制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7.
第一,完善经济刑事立法和法律解释,规范经济活动,这是经济犯罪法律预防的根本性内容。进一步完善经济刑事法律,使之更实用、更合理,更能有力地防治经济犯罪,减少和消除犯罪分子所能利用的立法空隙。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由于我国尚未适应复杂的对外经济环境,涉外经济贸易法律体系尚未健全,与WTO的法律原则尚未完全接轨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可能会面临经济秩序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犯罪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变得更加复杂化。加入WTO后经济犯罪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务必积极寻求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对某一类高发型经济犯罪进行总括的法律术语。涉众型经济犯罪有案件高发,金额巨大,受害人员众多,作案方式趋向职业化,危害日趋严重,对社会稳定形成潜在威胁等特点。本文从作案手段,民众防范意识,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法律滞后以及执法打击面临诸多的制约等方面对涉众型犯罪滋生和蔓延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济违法是发生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违反经济法律、经济法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达到应受惩罚程度的行为。经济犯罪则是依照刑事法律实施了严重违反其他经济法律、经济法规具有刑事可罚性的行为。经济犯罪的案件往往很复杂,既有政策和时间的界限,也有其自身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所以研究经济犯罪,必须了解和把握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必须注意研究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法律的影响,从而准确区分一般的经济违法行为与经济犯罪,即准确界定经济犯罪与非罪。经济违法与经济犯罪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为人违反有关经济法规的行为,笼统…  相似文献   

11.
经济犯罪的法律预防,是指国家凭籍其拥有的立法、执法等权利,通过采用一系列法律特征明显的社会性措施,强化法律的预防犯罪能力,铲除经济犯罪的法律原因,达到有效防治经济犯罪之目的一种刑事政策和社会防卫谋划。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政策实施和经济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现有的法律、法规又相对滞后于现实,前瞻性不足,给经济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也决定经济犯罪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很活跃,打击和预防的任务依然很繁重。本文着重对汕头经济特区经济犯罪的特点和存在原因进行剖析,作出一般推测和预见,提出预防和综合治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天津某制品厂坐落于西青区玉门路.多年来该厂作为重点国有企业,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天津某制品厂的经济有所滑坡,到2007年初已经陷入面临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的艰难困境。鉴于此,该厂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将该厂的五个车间分离出去,成立五个独立的法人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本以为此举能够摆脱企业的经济窘境,没想到正是这种举措为经济犯罪滋生提供了土壤。在该厂发生的三起经济犯罪案件中,表面看似孤立,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5)
经济违法犯罪的预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此,笔者提出一些预防对策以供参考。第一、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立法上协调宪善。除完善和健全《经济合同法》外,尽快制定《禁止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经营法》、《产品销售法》、《产品责任法》、《维护消费者利益法》、《公司法》、《个体户经营管理条例》、《市场贸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各项经济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在完善上述立法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经济犯罪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必要考虑制定《经济刑法》,明确规定经济犯罪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都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影响,但两者性质不同.在司法实践中,民刑交叉的问题的常使法律工作者倍感头疼,为了更加高效合理的办案,首先,应该明确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和区别.既要避免把单纯的经济纠纷当成经济犯罪来处理,同时,也应该防止对已构成经济犯罪的行为却仅追究其民事责任而导致纵罪.本文通过精彻的详细的对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定义、特征、案例等等的逐一分析和比较,以及对经济纠纷与犯罪的交叉案件剖析,最终得出完善办法与预防策略,从而减少经济领域的犯罪.  相似文献   

16.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通常是指涉及不特定群体的经济犯罪案件,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合同诈骗、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犯罪案件,呈现被害人数多、涉案金额大等特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滋生于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实体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7.
刘华 《法学》2003,(11)
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犯罪形势,经济政策,经济利益平衡需求,重大个案影响,社会文化,决策人的观念,理论学说,国际公约等。我国目前在经济犯罪刑事政策上主要存在问题有:刑罚处罚过于苛严,重刑罚手段、轻非刑罚手段,重罪后处罚、轻罪前预防。建议严密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法网,扩大经济犯罪轻罪范围,重视经济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经济犯罪?这是我们研究探讨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惩罚以及预防等问题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而又具体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我国法律目前尚未明确规定,法学界认识也不尽统一。因此,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揭示经济犯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研究经济犯罪,建立我国经济犯罪体系,区分罪与非罪及罪与罪之间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峰 《犯罪研究》2006,(6):16-27
经济犯罪因其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动摇社会经济基础,各国刑法历来都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犯罪形式。为了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我们必须首先对当前经济犯罪的形态与危害作深入地研究,通过对经济犯罪的法律形态、结构形态以及经济犯罪的根本危害、衍生危害的分析,来讨论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犯罪危害的对策,进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严重经济犯罪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利益危害严重的犯罪,必须予以杜绝或减少到最小限度。为达此目的,最重要的是采取惩办和防范两手。严重经济犯罪是一种贪利的犯罪,只有运用法律武器严予惩处,使犯罪分子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在经济上得不到半点便宜,才能使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不敢以身试法;同时还必须铲除滋长经济犯罪的土壤和温床,堵塞经济管理的漏洞,克服有关领导上的失职行为和官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从严抓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