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浅谈新疆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楚亚伟 《世纪桥》2010,(9):63-64
牧民定居是关系到新疆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展和边疆巩固、社会安定的大事。牧民定居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和谐、社会进步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新疆牧民定居现状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定居水平低、草原退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施贫困山区牧民搬迁定居工程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实施北部牧民搬迁定居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福海县位于新疆北部,是新疆主要畜牧业基地县之一.由于福海县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畜牧业生产经常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要改变牧民靠天养畜的现状,只有实施牧民二次高标准定居工程.近年来,福海县紧紧依托国家项目的支持,整合支农资金,加大投入,把牧民二次定居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作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主要途径,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出了成效.  相似文献   

4.
杜浩  刘凯 《党的建设》2011,(11):36-37
9月,碌曲草原云淡花香,或远或近的牦牛、羊群星星点点,沐浴着初秋的暖阳。在碌曲县玛艾镇城南牧民新村,71岁的藏族阿妈尕老玛坐在院子中央,午后斜阳洒在她满面笑容的脸上。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尕老玛夫妇告别了往日“逐水草而居”的漂泊日子,于城郊牧民定居点安了家,在方便孙子卜学的同时,也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牧民定居也是关系到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展和边疆巩固、社会安定的大事.牧民定居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和谐、社会进步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提升牧民定居水平,必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只有牧民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牧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要针对吉木萨尔县牧民定居现状出现的定居水平低、草原退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本刊在第八期上推出深度报道——民生安康,全面展示了甘孜州三大民生工程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这仅仅是我省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随着藏区富民安康工程、牧民定居行动计划、"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凉山州"三房"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加速推进和实施,甘孜、阿坝藏区的数十万牧民过上了定居和帐篷新生活,凉山州63万彝区群众告别了"三房",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居住环境极大改善,医疗卫生以及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这片神奇的土地吧。  相似文献   

7.
王宁 《实事求是》2013,(1):43-47
新疆实施的富民安居和定居兴牧"两居"工程,是促进新疆分散人口重新聚集定居的一次重要社会过程,也是突破新疆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瓶颈"的一次重要机遇。结合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同推进好这两项工作,关系到新疆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关系到农牧民脱贫致富,关系到实现新疆调结构、扩内需的动力,关系到新疆跨越发展式与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勒泰市是以牧为主的县级市,是新疆的重要牧区之一,是以哈萨克族为主的集中聚居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阿勒泰市牧区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与任务,阿勒泰市紧扣传统畜牧业的改造提升和现代畜牧业的创新发展两大主题,围绕牧民定居、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草原保护与建设及畜牧业防灾减灾、牲畜良种繁育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了现代畜牧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中,重点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畜牧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优惠政策后,牧民定居步入要务之列,怎样提高定居牧民的收入也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章重点阐述牧民定居工作所取得成绩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定居牧民创业之路等。  相似文献   

10.
新疆最大的牧民定居点——齐巴尔吉迭社区,率先突破行政区域界线,对定居牧民履行社区化治理,完成了牧民由游牧到定居的生存模式转变。在布局过程中,塔城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做到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牧区、牧民、牧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累计投资2.2亿元,完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使定居牧民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为牧民跨越发展奔小康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游牧民族定居是实现民族兴旺发达、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哈萨克族是新疆游牧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哈萨克族正在实现从游牧向定居的转变。本文以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为例,阐明兵团哈萨克牧民定居的总体现状,分析定居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牧民定居工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新疆第一个牧民定居社区化管理模式——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社区的调研,总结查找了该社区近年来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牧民定居工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博州牧区牧民定居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实事求是》2010,(2):68-70
实现游牧向定居的生活方式变革是牧业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取向。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97%的牧民实现了定居,但定居类型基本为半定居状态,其生产方式仍以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畜牧生产方式为主。要提升牧民定居水平,必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只有牧民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牧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  相似文献   

15.
“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随着牧民定居计划的深入推进,广袤草原上的牧民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现代生活所带来的方便与幸福。  相似文献   

16.
广袤的牧场上,定居房犹如散落人间的玛瑙镶嵌在碧玉中,点缀着美丽的草原。定居后的牧民,在生活的磨砺和文明进程的洗礼中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7.
今年46岁的才仁是肃北蒙古族县盐池湾乡的大能人,他带领乌兰布勒格村群众,不仅实现了家家养育棚圈化,草原围栏化,生活定居化,还在全县最先致富奔小康,赢得了许多荣誉.牧民们亲切地称他为乡村致富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起,新疆启动了以牧民定居为主的生态移民工程。随着"游牧—定居—城镇化"生活的变化,生态移民社会发生着巨大变迁。论文从生态移民社会变迁的视角,研究分析了生态移民对新环境嵌入的难易程度、存在的风险,以及加快移民嵌入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肃北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各项措施,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推进草牧业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性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速览·四川     
要闻8万多藏区牧民群众喜迁定居房为加快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改善藏区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省从今年起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8个多月以来,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优质高效地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底,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木里县共256个定居点中,已有93个完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