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月  何亚慧 《学理论》2014,(11):228-229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团体辅导的方法对大连理工大学的35名大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研究的实验设计,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罗森博格自尊量表进行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各项目、总分和自尊水平的得分差异。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差异显著,强迫和敌对水平明显降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自尊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组心理健康状态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2.
胡琦石  步达 《学理论》2013,(18):84-85,97
通过对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了解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心理健康维护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了依据和新思路,为树立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艳萍 《学理论》2010,(22):83-84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强烈的自卑和失落心理、严重的焦虑情绪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找出引起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对策,帮助他们摆脱心理贫困,走向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4.
许存 《学理论》2012,(19):240-24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校工作者高度重视。论文强调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培育者,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论文认为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扎实做好特困学生的关爱工作;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5.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说明,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应扬弃"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摒弃"灌输填鸭"教学模式,践行"双边互动";并围绕自我修养、心理贫困、感恩情怀和健全人格等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6.
王利平 《学理论》2011,(17):47-48
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体质学生,引发其心理健康的压力源有健康问题、传统观念等多因素。对肥胖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树立信心;行为疗法;团体辅导;联合体育教师及学校力量。  相似文献   

7.
周宏菊  何振 《学理论》2013,(30):233-235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属于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承受着"物质贫困",在心理上笼罩着阴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以此为初衷,针对高职院校近年来相关的工作经验,从校园文化角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出相关的分析,为促进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改革收费制度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脱贫。高校辅导员,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和扩大贫困大学生固有的积极精神力量,塑造贫困大学生积极健全的人格,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0)
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如何解决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各高校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分析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以及成因,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侯沛伟 《学理论》2012,(30):231-23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大学生将面临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因此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可以轻看的。以下内容通过游泳这一项目活动中的实践与体会的总结,通过研究得出,游泳训练要注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应从少年时期抓起,为他们今后的运动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建议。文章根据一系列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着重研究探讨了在游泳训练过程中怎样促进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分析,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监控机制和体育干预机制十分必要,其有助于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2.
孟祥瑞 《学理论》2013,(11):83-84
大学时期是学生各个方面逐渐成熟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身负学习重任,而且还面临着诸如恋爱、就业等压力,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很有可能会给学生到来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与学生个人的成长密切相关之外,还关系着民族素质,直接影响着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有二: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加强团体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学理论》2010,(11):218-219
本文概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指出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心理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努力改善和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杀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因素如学习压力、情感挫折、人际关系问题和就业压力等方面,也有主观原因,包括大学生本身的生理因素、存在的认知偏差、不良的性格因素以及耐挫能力低等因素.在探讨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都有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中出现的心理贫困问题是目前颇受关注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认知的偏差,加之心理需求的严重缺失,进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关注贫困生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师生互动”引导“三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一个不容忽视、也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教育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即生活贫困生、学习困难生、思想困惑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担的省级教学研究课题《关于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心理状态与对策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而展开研究的。对“三困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的结果表明:“三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应重点放在: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后,用定性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得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生长环境,外因主要有环境变化和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有:1.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2.重视校园文化活动。3.建立咨询机构和专业咨询队伍。4.建议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呵护、过高期望、过多打骂、过于放纵。5.重视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6.注重心理抚慰和压力释放。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2)
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除了帮助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更应该从心理上帮助他们脱贫。通过相关案例,并结合自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应该如何帮助贫困生从心理上脱贫:一是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三是加强自立自强和就业教育;四是持久地关注、及时地鼓励和帮助;五是学习上的帮助提高;六是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王海龙 《学理论》2012,(32):281-283
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对贫困大学生教育的迫切需要。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三是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五是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六是培养贫困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七是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