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何平 《东南亚》2005,(4):50-57
扶南是中国史书提到的一个东南亚古国。中国正史最早提到扶南的是《三国志》,该书卷四七吴书吴主传二记载:“[吴主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及方物”。同书卷六十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又记载:“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朝贡。权嘉其功,进拜镇南将军”。此后,《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及以后一些史书均有关于扶南的记载。对之记载稍详的有《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等。据学者研究,扶南这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扶南封建论     
扶南是柬埔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奴隶制国家,其最主要的根据就是我国《南齐书·扶南传》中的一条记载:扶南国王范蔓曾“攻略傍邑不宾之民为奴婢”。然而,没有任何史书向我们提供有关奴隶的具体数量和奴隶从事何种劳动的记录。扶南的“奴婢”,其实就是我国古代概念中那种以从事家务劳动为主的奴隶式奴婢。仅凭这一条唯一的有关掠奴的记载是不能说明扶南是奴隶社会的。如果认为扶南的“邑”是中国人用商、周时代那种“邑”的概念去  相似文献   

3.
本文译自英文刊物《东南亚研究》,新加坡大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号。作者肯尼思·阿·霍尔系图弗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比较经济历史学助理教授。文章阐述了扶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联系所谓“印度化”问题,着重论述了海上贸易对扶南发展的深刻影响,反映了西方学者扶南研究的动态和观点,可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分《扶南的起源》、《扶南霸权的扩张》、《扶南在五世纪的变化》、《结论》等四部分,篇幅较长,谨依次陆续译出。  相似文献   

4.
自发表了《扶南封建论》(载《东南亚》1987年第3期)一文后,料定会有回应。果见陈显泗同志发表有《史学问题之争首先是研究方法之争——对(扶南封建论)的答辩》(载《东南亚纵横》1995年第1期,以下简称《答辩》),马上仔细拜读了。然而,拜读之后,却感到很有些遗憾。 我的《扶南封建论》一文的副标题是“——与陈显泗同志商榷并兼论东南亚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该文是想从与陈显泗同志关于扶南社会是奴隶社会的观点进行商榷入手,说明扶南的社会性质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封建  相似文献   

5.
公元八四年来后汉朝进献的“究不事”究竟是那个国家或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继庼、赵和曼、郭振铎、方长等先生先后主张“究不事”即扶南之说。我在柬埔寨古代史的学习研究中,捡阅所能及之资料,大胆非议,冒昧撰写《再考“究不事”》一文,(见《印度支那》1988年第4期),提出“究不事”非扶南说。文成之后,似觉言语未尽。  相似文献   

6.
有机会从《东南亚》杂志上读到贺圣达同志论述早期东南亚国家社会性质的文章,不禁勾起我六年以前读较早一篇关于扶南封建论的论文时的回忆,记得那时也是很为欣喜的,因为关于扶南的社会性质,除奴隶社会说之外,终有不同意见发表了,而且以其“封建论”针锋相对。学术研究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发展的。因此,这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 我是扶南奴隶制说的主张者之一,与其他持相同意见的同行一起形成了这种学术观点。我们与扶南封建论者之所以存在不同学术观点的分歧,我以为,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研究方法的不同,对马列经典作家理论理解的差异和对具体历史问题认识分析和结论的不一样。欲展开讨论,势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柬埔寨古代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确实还存在着许多尚待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出现于公元一世纪末叶的扶南研究上,“混填”的名源就是这许多问题中的一个,笔者不揣学识浅陋,试着进行初步的讨论,以就教于诸位学界方家及各位同仁。 一、“混填”之名的出现 古代中国人曾对最早征服扶南的人有几种不同的名称记载,起初称其为“外国人”,叫“混溃”。按照中国史书的排列顺序,有关扶南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人房玄龄等人修撰的《晋书》,该书始修于贞观二十年(640),成书于贞观二十八年(648),动用了当时的几乎所有名家大笔。唐太宗李世民还亲笔撰写了史论。该书在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为扶南立传:“其王本为女子,字叶柳。时,有外国人混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90,(4)
何平同志撰写的《扶南封建论》(以下称《封建论》)一文,全面否定史学界普遍认为的“扶南奴隶制”说,引起关注,《印度支那》还摘引了其主要观点。对此,笔者却不敢苟同,故不揣浅陋,撰此拙文,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91,(4)
此前,我曾从对扶南的社会性质问题研究人手,对柬埔寨以及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古代社会与奴隶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先后撰写了几篇文章,认为柬埔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扶南的社会性质属封建社会。并认为柬埔寨及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历史上,尽管社会的发展进程并不一致,但封建制与奴隶制都是同步形成的。并且,由于封建制一开始便是在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当地村社成员进行直接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或超经济剥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在其与奴隶制因素一道对原始社会的否定过程中,可以说一开始便发展成了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所以,就社会形态而言,东南亚各国历史上也就不曾经历过一个奴隶社会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公元五世纪的转变根据传说,扶南新王朝世系被认为是起源于更加印度化的半岛国家盘盘,范师蔓在位期间这个国家已经处于扶南统治之下。在关于范师蔓征服的记载里,强调盘盘统治者是印度婆罗门的保护者,这似乎与扶南统治者的习惯很不相同。中国史籍《梁书》对扶南王位的继承作了这样的记载:“扶南人闻之(盘盘统治者),举国欣戴,迎而立焉。复改制度,用天竺  相似文献   

11.
真腊原为扶南属国,在扶南之北,六世纪以后,真腊逐渐兴盛,摆脱了扶南的控制,并于七世纪上半叶最后兼并了扶南。 关于真腊兼并扶南之事,在中国史书中以《隋书》的记载最早。《隋书·真腊传》载道:“其王姓刹利氏,名质多斯那,自其祖渐已强盛,至质多斯那,遂兼扶南而有之。死,子伊奢那先代立。”成书稍晚的《北史》也有《真腊传》,所记与《隋书》同。《旧唐书》和《新唐书》则有不同于《隋书》的记载。《新唐书·真腊传》载道:“真腊……  相似文献   

12.
扶南是柬埔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因此,探讨扶南的社会性质,不仅有助于认识柬埔寨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特点,而且对于认识整个东南亚这个具有“整体性”特征地区的早期社会性质,以及该地区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或规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对于老挝古代国家历史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堂明国是老挝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位于今老挝中、北部地区,在扶南强盛时期,曾是扶南的属国。本文试就堂明国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堂明(道明)国方位考 堂明国,首见于《三国志》卷60《吕岱传》:“(吕)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  相似文献   

14.
余定邦 《东南亚》2004,(3):48-53
陈序经教授在研究掸、泰古国的历史时发现 ,老挝、缅甸和暹罗北部的民族与我国云南边境的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 ,1 96 4年他特地到云南德宏的芒市和西双版纳地区进行考察 ,收获甚丰。在昆明 ,陈序经教授看到了李拂一从傣文翻成汉文的《泐史》和《车里宣慰世系》 ,又看到李拂一写的《车里宣慰世系考订》 ,甚为高兴。据陈序经教授说 ,到天津以后 ,“我把这三本书与《明史》等重读多次 ,觉得其中所记载的有一些是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如老挝、八百媳妇、缅甸、暹罗的史料 ,可以互相参订。同时又发现其矛盾与错…  相似文献   

15.
柬埔寨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一世纪时,当地就已建立了国家,中国史籍称之为扶南国。六世纪中叶后,逐渐为其属国真腊所取代,存在约五百年。关于“扶南”国名的来源,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扶南”系古代孟——高棉语汇bnam,即现代柬语词汇 phnom 的音译。我国有些史籍也将其译为“夫南”或“跋南”。  相似文献   

16.
英国、暹罗的学者认为泰族发源于中国南方 ,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 ,忽必烈平定大理引起泰族大量南迁。陈序经教授是我国最先质疑和反对英、暹学者上述论调的学者之一 ,在我国泰族研究学术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出版的《泰族起源问题研究》一书中提到 ,最先反对“南诏是泰族国家说”的我国学者是凌纯声(1938年12月发表《唐代云南的乌蛮与白蛮考》)、方国瑜(1939年12月发表《南诏是否泰族国家》)和许云樵(1947年发表《南诏非泰族故国考》)①。笔者认为 ,最先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还有一位著名学者 ,他就是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的陈序经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一、早期印度化的国家:扶南和室利佛逝根据中国史籍的记载,公元一世纪,在现在的柬埔寨建立了扶南王国。中国的史书说,有一个印度婆罗门王子名叫桥陈如(据我国史籍所载,应为混填。——译者),从南方经由海道来到扶南,和当地的女王柳叶结婚。婚前,他先征服了女王的子民。扶南最早的历史记载是武干(Vocanh)的碑铭。该碑铭是一篇佛教的、用梵文和一种南印度的文字书写的文告,这块碑文所属的时代是三世纪前半叶。大约就在这个时候,扶南派  相似文献   

18.
骠王朝时期的缅甸对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骠国和吉蔑国的交往 中国人把古代吉蔑国理解为扶南,有学者认为早在公元一世纪时,扶南国就已在湄公河下游建立。据《梁书》记载,扶南王混盘况90岁晏驾时,由二太子盘盘继位,盘盘即位后把国事全交给大将军范蔓处理。《梁书》继续说,盘盘即位三年后驾崩,国人便一致推举大将军范蔓为国君。有学者估计范蔓统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205年至225年。  相似文献   

19.
扶南,是柬埔寨最古老的王国,也是东南亚最早兴起的最强盛的国家。它存在了六百余年,不仅对柬埔寨本国以后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当时东南亚的强国,在促进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就其兴起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论述,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扶南”这名称,源出于我国史籍。清代曾钊所编的《岭南遗书》,书中所搜集的东汉初章帝时(公元76—88年)广东南海人杨孚的《异物志》,便已提到“扶南”:  相似文献   

20.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陈彬藩先生是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茶文化专家,当我采访他时,见到他家挂有两幅墨宝。一幅是方毅同志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时书写赠送给陈先生的。“美酒干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另一幅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3岁时在台湾看到陈先生所著《茶经新篇》、《古今茶话》、《茶叶王子》三本书后,欣然挥毫题诗“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品茗色味香”赠送给陈先生的。我也是个茶文化爱好者,触景生惰。围绕茶字这个主题与陈彬藩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